陈永贵的政治挂帅里包含有企业家精神
陈永贵的政治挂帅里包含有企业家精神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题记:在毛泽东时代出了很多英雄,人们往往把他们和政治挂上钩。的确毛泽东是比较讲究政治挂帅,这难道错了?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政治的含义,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是政治挂帅的。如果一个政治家不政治挂帅,他的政治主张怎么让人知道,又何谈施行他的政治主张呢?有些人无非是想说经济挂帅比政治挂帅好,其实这样说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挂帅,这种观点不就是一种政治吗?所以,问题不在于政治挂帅,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政治挂帅,以及怎样用政治去挂帅。
那么,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毛泽东时代的最著名的农民英雄陈永贵,看看他的政治挂帅是些什么内容,看看那些内容是否是空洞的!只要认真研究一下陈永贵的创业经历,就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挂帅里面就包含着我们今天极其需要的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陈永贵用心感悟毛泽东,成为毛泽东文化的知音。
一、回顾大寨精神提炼的历史过程。
我们知道,陈永贵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寨的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大寨人民创造了奇迹,打动了毛泽东周恩来,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陈永贵在1975年成为共和国的副总理。
历史上最早概括大寨精神的是中共晋中地委。1962年,中共晋中地委就号召全区农业系统学习大寨,将大寨经验总结为:“干部参加生产和领导生产相结合,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相结合,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运用八字宪法,高速度地发展农业生产。”这一概括侧重于生产方面,既不够深刻,也不够全面,但基本上体现了大寨精神最核心的内容。
1963年,大寨人战胜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实现了“三不要、三不少”的誓言。同年11月,中共山西省委号召全省人民向大寨人学习,亦将大寨精神概括为:“藐视困难、敢于革命的英雄气概;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以国为怀、顾全大局的高尚风格。”这一概括,使大寨精神初见雏型,但仍不全面,它忽略了大寨人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宝贵经验。
不久,省委书记陶鲁笳又在此基础上把大寨经验概括提炼为“一条红线、五个要点”。一条红线是:“以毛泽东思想指导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五个要点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爱憎分明、一心向党的坚定立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藐视困难、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以国为怀、助人为乐的高尚风格。”陶书记的总结相对于省委的概括无疑是更全面更完整了。
1964年1月,陈永贵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了介绍大寨经验的报告,引起了轰动。 3月28日 ,毛泽东南巡途中,在河北省邯郸车站的专列上听取了陶鲁笳关于大寨事迹的汇报,并对大寨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此后,在南巡的讲话中,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农业要想搞上去,主要依靠大寨精神。
当时,周恩来正在主持起草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他决意把大寨精神写入报告。为了把情况核实清楚,1964年4月下旬,周恩来特意派当时的农业部长廖鲁言带工作组到大寨实地调查。
经过20多天的深入考察,廖鲁言给党中央、国务院呈送了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充分肯定了大寨的业绩。并在陶书记总结的一条红线、五个要点的基础上,把大寨精神具体归纳为6条,即:1.革命思想和雄心壮志;2.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3.干部大公无私,以身作则,依靠贫下中农;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5.改造人的工作;6.共产主义风格高,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这6条全面、系统、完整地概括了大寨的经验,为周恩来总理提炼、归纳大寨精神奠定了基础。
周恩来读了调查报告后,又在廖鲁言的协助下,对大寨的经验作了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剖析,尔后,用准确凝炼、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大寨精神概括为三句话,即:“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并将它庄重地写入了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
二、陈永贵完全可以说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
40多年过去了,大寨经历了几多风雨、几多坎坷,但周恩来手书的“大寨精神”仍庄严地悬挂在大寨展览室,铭刻在大寨人心中。陈永贵和他的创业团队干出来的大寨精神,影响了一个时代。今后,这种精神还会依然影响中国。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大寨精神里面有我们干企业特别需要的创造勇气和创新精神,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企业家精神。是的,陈永贵身上确实有企业家精神,只不过当年没有这个名词而已。
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而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转到政府或社会组织工作非常普遍,也不断提出和实施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造政府服务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
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显著的精神特征就和其他群体特征区别开来,人们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并以此标尺可以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在西方国家,人们把创新当作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在中国就要注意一个前提,那就是自主创新,因为西方有自主的传统,人们人们认为自主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文化里面自主的成分不多,所以毛泽东的政治挂帅就特别强调“独立自主”这一条,而陈永贵正是这样一个“独立自主”的创业者,创新者。
1963年夏,大寨大队遭遇特大洪水,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了大寨大队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大批社员房屋被冲毁,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无家可归。尤其严重的是,陈永贵带领大寨农民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才修好的梯田,全部被洪水冲垮,庄稼和土壤全部被大水冲走。山西省委决定从国库中调出一批救济粮和救济物资,从地方财政上再拨一部分救济款,扶持大寨大队。但出乎意料的是,当这些救济物资正要发下去之时,陈永贵和大寨党支部作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决定,即:不要国家救济粮,不要国家救济款,不要国家救济物资;当年社员口粮不少,社员收入不少,上交国家的统购粮不少。
当时,山西省委和晋中地委很多干部不相信大寨大队能做到“三不要,三不少”,有的干部认为陈永贵和大寨大队党支部是吹牛皮。但是,陈永贵和大寨大队党支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1963年下半年,大寨大队的社员在陈永贵的带领下,以极高的干劲,抢修梯田,重建房屋,抢种庄稼,经过几个月的苦干,大寨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1963年当年粮食产量不但没少,反而比上年增产,平均亩产达到700多斤,总产量达到了20多万斤,不仅社员的口粮充足,还上交给国家12万斤。被大水冲毁的房屋重建后,比原来的更好。这确实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如果把大寨大队比作一个企业,把他们通过农田基本建设搞出的举世闻名的层层梯田比作他们自己生产的设备,而把农作物当作他们的产品,那么大寨和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就比较接近了,而陈永贵无疑就是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家了!
陈永贵的精神气质的确很像企业家,一般企业家就不一定有很高学历,他的个人悟性强,似乎天生就是个领袖人物,富有冒险精神,而自身敬业、勤奋、合作、执着的习惯常常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效仿,进而带领身边的人去干一番事业来,陈永贵不就是这样的人吗?他带领大寨人“三战狼窝掌”,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大寨文化,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三、陈永贵为社会主义的村落企业家树立了榜样。
陈永贵的意义绝不止于过去那个年代,他是毛泽东文化的感悟者,是毛泽东周恩来的知音,他学历不高,但是他是读懂了毛泽东的思想的,他也悟透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信仰和理想,所以他才成为一个自觉的革命者,一位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创业者,几十年过之后,我们发现陈永贵领着他的创业团队搞得那一套,竟然在大寨村的企业里,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工作,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 |
郭凤莲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的村落企业家 |
大寨现在的领头人郭凤莲,就是当年的铁姑娘队长,1980年4月,郭凤莲被免去大寨党支部书记职务,调到晋中果树研究所任副所长,后又在昔阳县公路段任职。1991年当大寨出现萧条是,郭凤莲又被请了回来,她被任命为中共昔阳县委常委,挂职回大寨担任党支部书记。1992年当选为昔阳县政府副县长。1994年兼任山西省妇联副主席。1994年改任昔阳县委副书记。从那至今她带领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进行了“二次创业”,让大寨村集体经济得到了世人瞩目的发展。
郭凤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在她的领导下,大寨利用煤业起家后再发展农业产品加工,现已发展成11家企业,涉及杂粮加工、猪牛养殖、奶业发展、秸秆加工等10多个行业。以"大寨牌"冠名的农副产品有30多种,每年实现利税4000多万元。全村总产值由此实现三级跳,由1992年的327万到1997年的4796万直至2002年达到1个亿。这一起一落后,郭凤莲和大寨再次站在聚光灯下,展现出大寨人的新风貌。
如今全村又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病有报。也就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免费上学,考入大学的村里每年发放奖学金;村民全部实行集体发放养老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五十五岁以上的妇女和六十岁以上的男人都能领到养老金。大寨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具有内在活力的。
2006年3月2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在陈永贵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中,讲过一段充满感情,又意味深长的话,她说:“时间在飞速逾越,不觉二十年过去了,二十年来大寨人无时不在怀念我们的老书记陈永贵同志,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铭刻在大寨人的心中,历史真像梦幻一样,一幕幕演绎着人生长河震撼人心的故事。陈永贵同志的故事充满着艰辛、汗水和心酸。他是矗立在虎头山顶上的巨人,他的业绩曾使这片无声的净土发出震撼的声音,他是一位罕有的无私奉献者,一心为公,为老百姓谋利益的人,他为大寨积聚了永久的财富,他赢得了代代大寨人以及中国乃至世界人士的关注和尊敬。是他改变了大寨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他早期创建太行山区新农村的典范;是他创造了中国农业历史的奇迹;是他早期受到了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同。历史忘不了陈永贵,人民忘不了陈永贵,大寨人永远忘不了陈永贵。当我们看到今天的变化,当我们享受今日幸福的时候,更感悟到陈永贵的功绩。大寨前辈的功绩,是非常了不起的,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所得,没有他们的辛苦不会换来今日的幸福。山上、山下、田间、村落,他们的汗水播洒在大寨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大寨发展的基石。”
接着她代表大寨人发自肺腑地表达了他们的志向和决心:
“我们要牢记老书记的教诲: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学习先进单位的好经验,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喊破了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打铁先得本身硬,革命先革自己命;干部、干部,要先干一步,不先干一步就不能当干部;要想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后一代;大寨田是辛苦田,没有辛苦哪有甜……同志们想一想,这些豪言壮语出自我们一位朴实农民带头人之口,他曾激励了大寨几代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陈永贵一生俭朴,助人为乐。作为大寨人,我们都应该知道他的一切,把他的光辉品德、崇高精神、无私奉献和高尚风格记下来,告诉我们的儿孙后代继承下去,这是一份无价之宝,这是一笔宝贵财富。我们永远为这块无声的土地上曾经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农民代表而骄傲自豪。我们要向他一样,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的事业、热爱大寨。我们要沿着他的脚印一点一点地做,一步一步地走,扎扎实实地做,稳稳重重地走,把大寨的事做好。
他倡导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改革开放离不开这种精神,我们要以陈永贵同志为榜样,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迎接时代挑战,带领大寨人,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大寨而奋斗。”
陈永贵的政治挂帅空洞吗?那整个就是一套企业文化,有思想意识,有形资产(人造田)和无形资产(大寨品牌)一应俱全,更不用说那深深在人们心中扎下根的创业精神了,这样的文化经过50多年的洗礼,必将进一步焕发出新的活力来!
陈永贵和他领头创造的大寨文化是不朽的!
参考文献:【原创】 毛泽东对公的诚导致神[2008-04-12 09:5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9418637DA5.html
【原创】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从企业家角度感悟意志的乐观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0762137DAD.html
【原创】 毛泽东的创业文化:基业常青的内因 李克勤(jixuie)[2008-03-14 10:1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626BE67DAD.html
【置顶】 一个红旗渠值多少GDP?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9D6EF8FDA5.html
毛泽东的水利文化:科学发展的珍贵资源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50C287DAD.html
欢迎交流: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