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敬领导一碗粥

火烧 2008-11-2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以‘敬领导一碗粥’为题,结合温州红日亭施粥摊的暖心故事,讲述免费粥的公益行动,体现民间捐助与社会关怀,突出救命粥与良心之粥的对比。

敬领导一碗粥

作者:滚滚素最胖滴  日期: 2008年11月28日 

   

1、粥有很多种

老舍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叫小康之粥。

白领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滋补展览会。”这叫小资之粥。

权贵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生物展览会。”这叫禽兽之粥。

宏非说:“穷人食粥为求生,富人食粥为养生。”

老乡说:“这不是粥,这叫撩命汤。”

   

2、良心之粥

据说,这个冬天很冷,很漫长。

温州的“红日亭施粥摊”已拉起长龙。

僧多粥少,众口嗷嗷。

不是养生之粥,是救命之粥。

粥,良心之粥,是民间捐的。

   

3、四万亿之粥

据说,这个冬天很冷,很漫长。

北京的“发改委施粥摊”已拉起长龙。

官多粥少,群雌粥粥。

是救命之粥?还是养生之粥?

粥,四万亿之粥,是谁捐的?

   

4、饭碗们

奥巴马说:“饭碗最大。”

唐太宗说:“以工代碗。”

百晓生说:“全球饭碗指数是个零和博弈。”

发改委说:“各省的饭碗能否给个准数啊?”

武二爷说:“三碗不过岗。”

   

5、皇帝们

晋惠帝说:“百姓饥馑中,何不食肉糜?”

他是好皇帝,至少晓得“谁喊救命”。

   

李显龙说:“公务员减薪酬,从我做起。”

他是好皇帝,至少晓得“谁该减肥”。

   

宋太祖说:“插筷子不倒,裹毛巾不渗。”

他是好皇帝,至少晓得“同粥共济”。

   

雍正爷说:“克扣赈济,尔等不要命了?”

他是好皇帝,至少晓得“家贼难防”。

   

6、敬领导一碗粥

这碗粥是一定要敬,

不敬他会喝得更多。

   

让领导先喝,

让领导先走。

降降血糖,降降血脂;领导专又红,身体须保重。

   

喝了这碗养生之粥,

但请放过求生之粥。

   

水能煮粥,亦能覆舟。

   

   

敬领导一碗粥

http://www.bullog.cn/blogs/gungun/archives/227361.aspx

 

【原文】温州出现民众捐助的“施粥摊”,喝粥免费!  

   

这是网友"酒食例不取直"在温州看到的和谐一幕:在温州华盖山的山脚下,一个名叫“红日亭施粥摊”的摊档正在给穷人施粥。   

   

  “施粥摊”的全名叫“紅日亭施粥摊”,去的时候,那里正排着一条长龙。好奇心趋使下我走了过去。许多从衣着、年龄和气质上就能看出并不富裕的民众正安静的排队领受免费的大米粥。亭子其实是一顶帐篷,里面有一些桌椅,可供年老体弱的人坐着吃,更多的人坐在外面。那里正好有几棵大树,也成了吃免费粥的人休息的地方。每个领受大米粥的人都可以拿到一幅同样免费提供的碗筷,为了卫生的考虑,铁腕用可以盛食物的塑料袋包裹。在亭子的一角,甚至還有免费的小菜提供。种类是酱瓜、黃豆、榨菜等等。用一个个小碟子盛着,供人自由领取。   

   

  在那亭子的一侧,有一个“捐献名单”。原来这里并不是什么官方背景,而是一些有善心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爱心点……河蟹啊!这种爱心“施粥摊”应该有更多的人加入啊~社会上太多贫苦的人需要救济。这个网友还说了,尤其是在他看到一些明显是拾荒者和清苦的外來民工模样的人端着冒着热气的粥蹲坐在四周吃的時候,他感动了。   

   

  中国社会现在最不好的现象之一,就是贫富的对立,可为什么在温州,这样的对立被某种形式的爱心和善举化解和消弱了呢?   

http://bbs.news.163.com/bbs/photo/107178803.html   

 

贫困的人端着冒热气的粥蹲坐在四周吃
 

温州红日亭施粥前排着一条长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