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北京的几个造型怪异的建筑物
浅议北京的几个造型怪异的建筑物
这几年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场、央视新大楼等几个规模巨大的建筑物,因其造型怪异、投资巨大而备受瞩目,当然更多的是非议、指责和批评。包括内行的专家,不内行的民众。内行从门道角度看出破绽,外行从常规角度看出悖逆。并因其外形特征,被人们约定俗成地分别称之为“大鸭蛋”、“水立方”、“鸟巢”和“大裤衩”。水立方和鸟巢因偏向褒义而被官方和主流媒体认同和使用,其余两个名字更多地是在民间流传。
这几个建筑的设计,均由外国人主笔。这拨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思路之开阔,创意之大胆,想象之丰富,手段之独到。尽管他们使用什么魔法让他们的奇怪设计战胜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并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设计方案中荡然无存,尚不清楚,但他们过五关斩六将,使各自设计方案成功通过研讨、论证、辩论、敲定等道道关口,并最终将纸上方案化为矗立在北京显要位置的庞然实物的事实说明,他们的气魄和能耐,并不比他们的明火执仗“火烧圆明园”的先辈们逊色。当然,作为我方也并非草率地通过他们的方案,而是参照“外来和尚会念经”的理念,兼顾名人效应,综合考虑,择优选用的。洋人设计的,更能扯上国际档次,世界水平嘛。若遇外国说三道四时,至少还多一个挡箭牌。其实,国家大剧院的最初指导思想,是要建造一座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但名气颇大的安德鲁反驳说:“我就反对你们的传统建筑文化,我要做就要割断你们中国的历史,只有割断历史我才能做出新的东西来。”于是,这位大设计师花一个星期憋出的“大鸭蛋”最终变为现实。而鸟巢的设计方案也仅用了四个星期。当然,外国人只是做了建筑的总体方案而已,真正出大力干活的诸如内部结构和布局等是打下手的中国设计人员。
建筑设计的基本的原则,简单地说,无非是实用、经济、美观、创新,等等。那么,我们不妨从这几方面对这几座建筑加以简要阐述:
实用,是指满足使用功能。从使用功能上来讲,大鸭蛋也好,鸟巢也好,水立方也好,毕竟只是演出和体育比赛的场馆,演员,运动员,观众等等,在里面呆的时间都不会太长,而且很多演出及奥运会比赛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些场馆是可以满足使用的——尽管还有些不足。而唯独那个“大裤衩”,感觉麻烦比较大,因作为主体建筑的两个塔楼均为倾斜,那么,斜面朝上一面的对外的窗子是不能打开了,否则就要接收雨水了。窗子不能开,自然通风对流则做不到,常年就职于其中的俊男靓女、明星大腕,惟有用空调调节空气了。
经济,即少花钱,多办事。这几处建筑的投资,即便官方透露的信息也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与国外同等规模的建筑相比,恐怕也是最奢华、最昂贵的。实际耗费了多少投资,一般人很难搞清楚,但盛传的央视大楼已突破百亿,也许并非空穴来风。单看用钢板焊接构件为仿造鸟巢状而耗费了42000吨钢材,动用了全国数百名最好的焊工的鸟巢;一座总建筑面积为47。3平方米、总用钢量达22万吨之巨,平均每平方耗用钢材465公斤的“大裤衩”,便可见一斑。施工难度也是影响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大鸭蛋的巨大壳体,还是鸟巢的钢结构的对接、吊装和卸载;无论是水立方充气膜结构,还是大裤衩悬臂的施工,以及大部分非垂直面的提料(正常的垂直结构用塔吊提升十分方便,而这几个建筑除水立方外垂直结构并不多),都是十分困难的,我曾听到施工单位的同志这样说过,“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说明“咱们工人有力量”外,潜台词应该是:“只要舍得花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同时我们不难体味到,洋设计师们不仅置中国传统文化于不顾,而且简直把中国当成了挖到了金山的暴发户,难道这些设计在他们本国能行得通吗?另外,主要建筑材料的寿命,建筑物的维护成本和清洁成本,都会对经济性产生影响,如水立方表面和鸟巢顶部的膜结构,设计寿命为30年,且其厚度仅为0.2——0.3毫米,易破损,清洁难度大,并需经常充气,保养,还要长年累月饱受风吹、日晒、雨淋、雪压、灯烤、鸟啄等多种侵蚀。大鸭蛋接收灰尘污垢更直接且不易下滑,清洁频率增大。
美观,这个问题似乎更加复杂一些,因为建筑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标准不像数理化那样明白清晰,一是一,二是二。正因为这样,人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评价某某建筑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精妙绝伦,美不胜收;也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把它说得丑陋无比,一无是处。然而,如果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所接受,你就是说上天去也不能叫美观。再回过头来瞧瞧我们这些主角:国家大剧院,不过一个半块鸭蛋的造型,也有说像坟包的,那更是不雅;水立方,可真是四四方方,四平八稳,像一个放大了的席梦思床垫;不过,上述俩建筑,方方正正,圆圆乎乎,毕竟类属于我国的自由市场大棚和蔬菜大棚,还不能说建筑风格不鲜明,建筑流派不正宗。众所周知,作为建筑精品的悉尼歌剧院,之所以久负盛名,魅力四射,被世人传颂、赞美,是因为她所仿照的本是一艘扬帆远行、破浪前进的帆船,而帆船的造型是美丽的,匀称的,公认的。而鸟巢之类的东西,本身是粗糙的,简陋的,不被人看好的,即便以钢架子仿造出来又能美到哪儿去呢?而作为党和国家喉舌致力于报道事实真相、关心人间冷暖、尤其弘扬社会正直、正派、正义的第一电视媒体的央视,却建造出如此扭曲、歪斜、失衡、空洞、荒诞绝伦的“大裤衩”,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当然,建筑美观还必须考虑与周围建筑风格的协调,这方面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比如大剧院,不伦不类地坐落在极具中国传统辉煌气势和代表皇家建筑特色的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人们敬仰崇拜的建筑物的旁边,不仅要多不协调有多不协调,而且简直就是对那一带建筑完美格局和优秀建筑风格的亵渎;鸟巢、水立方,也堂而皇之的占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两侧,不规矩,不对称,因而也不谐调。
创新,这几个工程都有点过了火,这也是为什么说它们怪异的原因。所谓创新,必须以经济、实用、美观为前提,而不是漫无边际的猎奇。作为这些冠以国家名义(如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等)的建筑和旨在建造北京标志性建筑而言,因其身份的重要,适当在外观上追求新颖、奇特和别具一格,无可厚非,甚至多花些钱搞些创新也未尝不可,但若背离了经济、实用和美观过远,一味追求创新还有何意义?若用黄金打造一座建筑,保证独一无二;若造一座如比萨斜塔那样完全倾斜的几十层大楼,理论上讲也能做到,可那能叫创新吗?再说那个“大裤衩”,创新倒是创了,但几乎众口一词的讥讽和谴责,的确发人深思,令人深省。“大裤衩”,这一称号,绝不是善意的调侃,而是人们掩饰不住不满,反感,埋怨。值得一提的是,更为荒唐的是两座塔楼的悬臂外伸分别为67米和75米,悬臂结构多达14层且位于建筑的最高处。如此巨大的水平悬臂结构,位于根部的最大剪切力是多少,不知道设计师、结构师们是否精确地算出来了,该不会是为加大保险系数而一味地加大钢结构的堆积吧。即便如此,对于永久性、无支撑而自重巨大的悬挑结构,其稳定性、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潜在的隐患也不能不令人担忧。
至于央视为他们即将竣工的新大楼在内部征名,尽管央视人才济济,文化高深,知识丰厚,思维敏捷,想象力、洞察力十分了得,但要想为之起一个比“大裤衩”更形象、更高雅、更贴切、更准确并为大众所认同的名字,未必容易。
从“大鸭蛋”到“大裤衩”,是北京最近几年违背规划、设计、建设基本套路的渐进过程,大有愈演愈烈、不可收拾之势,尤其“大裤衩”达到一个尖峰。然而,违背建筑常规像违背任何客观规律一样,必遭历史无情的惩罚。将来的人们会怎样评价抑或嘲笑今天的这些建筑,不得而知。
当然,既然如今木已成舟,一味地谴责其外形如何丑陋或怎样不合情理,已于事无补,就如同新生儿一样,一旦出生,再丑,再不讨人喜欢,也得呵护他,供养她。倒不如坐下来认认真真总结一下,哪些是经验,哪些是教训,或者干脆里里外外,详详细细,一笔不漏地算算究竟花了多少钱,是节省了还是浪费了。哪怕是仅在经济性方面拿出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估,告知人们,也是不错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