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失声并非自出租车罢运始--和谐社会需要对抗之二
谁都知道,我们不缺工会主席,但我们缺工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工会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工会把广大的工人阶级组织在自己周围,工会代表中国的工人阶级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向反动势力展开了积极的、坚决的斗争。工会的历史是辉煌的,工会对中国革命胜利的贡献巨大的。当然工会的重要作用仍然是代表工人向企业老板对抗,保护工人利益,与企业老板侵犯工人利益的行为作最坚决的斗争。工会是作为弱势的工人与作为强势的老板之间利益冲突的调节器,如果失去了这个功能,工会将不成其为工会。中国革命时期的御用工会、黄色工会,就是因为不具备调节器的功能所以没有被视为真正的工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性质发生了彻底改变,工人阶级成了领导阶级,实行计划经济,企业是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私营企业基本可以忽略,厂长与工人之间没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冲突,厂长无论想什么办法也不能合法地拿走本应属于工人的东西。在这种条件下,工会除了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发点福利及正常培训教育外,其作为冲突调节器的作用已经基本丧失,所以工会越来越不被重视。而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工人与厂长的矛盾也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工会来调节,通过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通常可能解决工人与厂长之间的所有矛盾。所以工会的失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地方工会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而工会主席这一职位倒是还保留着。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之后,形势又发生了改观。不仅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而且一些国有企业也逐步搭乘了私营企业生产、管理、分配的车子。由于监管的缺位,一些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的现象也不断出现。工人与老板之间有了明显的经济利益冲突。工人拿的少,老板就能多拿这种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出现的现象,不可避免的在社会主义的大地上也出现了。不说私营企业,就是国有企业高管六千万的年薪,就很难说不是代表国家行使了出资人的收益权。行政影响正在从市场中迅速减弱,仅靠法律手段来调解工人与老板之间的利益纠纷也明显是不够的。企业运作的内幕,工人并不清楚,赚了多少钱也不清楚,老板说啥就是啥。工人与老板之间的矛盾产生了,并且明显有激化的趋势。一些机关或机关的代理人,也参与到某些垄断行业中来,从这个行业工人们所作出的贡献中分走了一大勺羹,这更加激化了工人与老板的矛盾。工人之间形不成有效的组织,工人的声音显然缺乏力度。作为工人利益代表的工会因为长年没有运作而已经没有代表工人发出声音的能力。当工人们呼唤工会的时候,苦笑的甚至已经没有工会,而只有工会主席。
工会主席早就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没了人,成了光杆司令。工会主席一般也不是由工人选出来的,而是本级领导,或是行政领导或是企业领导为了给某位同志安排职位而又没有其他职位可供安排时,安排为工会主席的。这样的工会主席能够代表工人吗?建国之初的几十年,不代表工人也没关系,因为根本用不着他,但现在不行了。就算工会主席铁了心地为工人说话,但就一个光杆司令,也不可能把工人有效地组织起来。散兵游勇一般的工人如何向老板表达意见呢?表达不好要滚蛋。所以工人如果想有效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并不被伤害的话,除了采取比较极端的形式,没有其他途径可以选择。而采用比较极端的形式表达意见,要么影响正常生产,要么引起不稳定,甚至是社会动荡。接二连三的出租车罢运事件,就是例证。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工人与老板之间的矛盾,除了重新建立起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工会组织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存在的矛盾必须解决,否则只能使其积累发酵激化最后以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方式爆发。
工会失声不是今天的事,工会发声也不会是明天的事。形势要求工会再次承担起重任。建立起切实代表工人利益的有效的工会组织,让工会主席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是必须的。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工会能够再次挺立在时代发展的风头浪尖,再次代表工人发出时代的强音,期望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工会能够组织领导工人再创昔日辉煌,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真正发挥强大作用的主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