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麻木缘何成了国人的一道“风景”
第十九篇:麻木缘何成了国人的一道“风景”
2007年1月10日《海南日报》刊登一则新闻:轻生男子被看客起哄激怒从9楼跳下身亡。“也许他本来并不想跳下来,是围观者的起哄和嘲笑激怒了他!”目睹这不幸一幕全过程的一位市民伤感而气愤地说。他说,该男子挪移到窗户外面之后,一直都用手扶着窗框,但围观人群中不时有人起哄和发笑,个别人还大声喊着:“要跳就快点跳……”正是听到这些喊声后,该男子才愤怒地跳了下来。
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更是可贵的。因为哄客的原因,男子死了。在这个现代社会里,也许他不会以这种方式死去,也许他的生命还会延续下去,但他确实是被这个社会的一些人-哄客们送上了不归路的,被那一双双无形之手送上不归路的。哄客不知何时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一道“风景”,真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哄客,看客的一种,也即起哄瞎嚷嚷的围观者。可以说,这样的人社会上很多,随处可见。随便一件小事,便能聚集很多看热闹的人。近代之中国,从鲁迅先生笔下的吃沾着血馒头的到如今的哄客,其实骨子里都是一样的麻木不仁,唯一不同的可能是社会环境。若不是亲眼目睹这一切,原以为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只是为了文学艺术加工的需要而虚构的,但现实再一次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某些国人的麻木心态,为何能延续至今?无独有偶,电视报道的某公交司机因要求上车的交一元票钱,竟被2个人殴打,而同车的28位公民却无一人出来制止,那殴打司机的2人下车后竟不依不饶,用砖头将公交车玻璃打碎后骂骂咧咧扬长而去。28人竟不抵2人啊!我们社会的正义公平哪去了?雷锋精神哪去了?人人都想事不关己,说不定哪一天就关到你头上,这不是很显然的嘛!有人为此撰文《是否该有部“禁止围观跳楼法” ?》,作者的本意是很好的——为禁止看客干扰解救轻声者而立法,但我认为这只是治表,若在一个良心人性泯灭如此的国度里,各种法规制度其真实作用又有几何呢?人们的良知才是急需治疗的根本所在,社会基本公共道德丧失必然会出现这一切的不和谐音符。麻木心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大忌,就像汽车的零部件生了锈一样,隐患无穷。对“杀人”的看客不能止于谴责,而应看到看客麻木的心态所反映出来的制度肌理的暗伤。改革,让我们生活好起来的时候,我们的百姓却病了——一种特殊的“富贵”病,这不能不说是改革带来的副产品吧。在追求和谐的社会里,这新年的“礼物”不可不收阿——反思。一个人病了,还好救;可一个社会若病了,该怎样救呢?就我国的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曾写过《师道不存乃当今中国一切社会丑恶现像的根源》,该文笔者的观点可能过多地把这些社会问题归咎于师道不存,现在想来是有些不妥。可能国人更需要被人管着、被制度管着才能更像个人,也许这话有些过激,但问题的实质就在这。也许有些人是因为看到某些不公平的存在而导致他对不公平背后所暗示的潜规则趋之若鹜?也许麻木心态是更高的追求?也许看别人痛苦是看客们自淫的乐趣?
麻木为何能成为新时代国人的标签?我想反思的应该是每个人。为了一点切身利益就可以赤身裸体,什莫道德约束都丢掉?物质欲望的强烈追求在成为某些国人的价值观时,也就标志着其道德丧失的开始。也许,我们该从制度上规范,但一切都认为是制度产生的病根,而自身没了干系,是不是一种推托责任的说辞呢?当我们一点点抛弃中国文化传统的时候,也就成了我们为脱而脱、为秀而秀的借口,在这点上,我们不也是麻木的吗?当麻木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占据了我们那脆弱的灵魂的时候,看客们还在为之欢呼“要跳就快点跳……”,岂不悲哀到了极点?还有人把一些人跳楼说成是“跳楼秀”,当我们对别人生命如此漠视的同时,我们就快感十足了吗?国人频繁上演的跳楼事件,也许是一种对生的无奈,也许是对整个社会无声的控诉,也许是对那些麻木至极的看客的鞭挞,在麻木中死去也许是一些人永久的目标。麻木的心灵何时能够解脱,真是一件关乎整个民族能否快速发展的大事,真的不能轻视之。有人说一味地道德谴责是抽象主义的,一味地依赖道德重建是理想主义的,抑或是制度可以拯救麻木的灵魂,也许真的只是一种借口?但不管怎样,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麻木的机体,看到了他们从鲁迅的笔下一直走到现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许作看客的这些人中,有你的熟人,有你的朋友,有你的同学,等等,你对此还能说这样的事件离你太远吗?麻木也许会像传染病一样,腐蚀着社会每个人的机体,而我们可能还认为这是正常的。麻木成了国人的一道“风景”而不知时,可能也就到了国家民族崩溃的边缘了。一个麻木的民族是看不懂正义良知的,麻木是社会道德堕落的一种综合反映。
我们穷点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麻木与空虚。让麻木远离我们吧,让正义良知回归吧。但愿麻木的人不是很多。
2007年0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