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中国经济危矣

火烧 2011-12-0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9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危机,投资膨胀导致经济涌堵,消费能力下降影响市场,外资收益远高于国内,资源外流严重,政策劫贫济富加速危机,呼吁警惕并解决

中国经济危矣  

田忠国  

我之所以用“中国经济危矣”这个题目,是因为今天读到一篇叫“世界经济危矣”的文章引发的联想。我之所以这样联想的根本原因,其实,早在数年前,在美国刚刚发生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疯狂救市,或者说疯狂劫贫济富的时候,我就断言,当各种投资基本消化之后,更严重的经济危机必然重现。当时,我称这种现象为“投资、占有膨胀导致的经济涌堵现象”。我之所以用此温和的说法,在于当今的中国汉奸当道,不能说对资本主义机制不利的话。纵观世界,当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发动了一场劫贫济富、劫中济美的经济运动。如果说世界各国仅仅是劫贫济富的话,中国在劫贫济富的同时,还劫中济美。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经济景观。  

为此,我曾撰文呼吁中央,警惕更大的经济危机重复上演。  

或许有人说,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有足够的市场消化能力,所以,世界经济危机不足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市场大小强弱,即与人口多少有关,但更与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相关,换言之,人口多少决定基本市场大小,但不起根本性作用。起根本作用的是消费能力,也就是说,消费能力决定市场大小强弱,这是其一。其二,经济制度决定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普通民众消费能力强劲必然伴随着物质短缺。以前后三十年为例,前三十年物质短缺即与生产能力跟不上生活需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普通民众拥有基本相当而又强大的消费能力,后三十年在前三十年生产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生产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普通民众消费能力急剧下降,这才有了物质丰富的社会景观。其三,普通民众消费能力的急剧下降,普通民众只会在维持生存上下功夫,削减工业产品的消费开支。  

由此可知,中国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基础工业必然受到重大冲击。  

或许有人说,这出没大问题,因为,中国经济外资占有率达60%以上。所以,外资企业可以把生产出的东西销到国外。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事实,即,相关数据证明,外资在中国的收益率达20%以上,而中国出口所赚的钱几乎全转成了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收益率仅占1%。仅此一点,中国的资源损失率就是个天文数字。所以,从经济逻辑的角度说,这样的经济机制,必然导致中国出口商品越多,其损失就越大。  

记得几年前,美国的一家智库就分析说,中国是个越发展越贫穷的国家。  

中国之所以越发展越贫穷的根本原因,一在于资源外流机制,二在于富人和贪官污吏共同向国外转移资产,三在于中国的政策劫贫济富,加快财富外流速度。刚写到这里,我们读到了张宏良先生担心中国未来,痛心疾首的文章。文章中的数据证明,我以前和现在的判断是正确的。关键问题是中国想不想解决加速来临的灾难性后果,而不是有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想解决了,再大的灾难都可能减轻或避免,不想解决,再小的问题也会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如果从2007年我们写第一篇警告中国经济将陷入轮回危机的文章算起,到现在已经近四年了,但是,四年来,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  

一、劫贫济富;  

二、加快推行殖民经济的步伐;  

三、用房地产业加快掏空银行的步伐;  

四、强力挤占劳动大众的生存空间;  

五、连续出台财富外逃的政策。说到这个问题,我不由得想起二年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其中说,中国必将出现一个资产外逃潮。我们之所以如此判断的根本原因,从政策逻辑的角度说,一旦政策为资产外逃撕开口子,必然因为出台政策者已经做好了出逃的准备,出逃潮或快或慢,必将发生。现在看,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当然,由于本人人微言轻,即没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也没有引起左派朋友的警觉。  

张宏良先生在“风雨来临蚁上树,大船将沉鼠先逃”一文中认为,灾难性后果正在朝中华民族的头上迫来。但他同时认为,中国面临着崛起或毁灭的两种历史选择,而绝不是单方面毁灭的威胁。  

-----算本文的结束语。  

2011-12-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