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决战:关于坐家里读贴赚钱的建议

火烧 2011-12-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6
文章提出通过朗读优质文章制作mp3,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并接受捐款,实现坐家里赚钱。强调利用市场规则,结合左派思想传播与劳动价值,倡导通过朗读网文赚取收入。


 
左派往往耻于谈钱,谈钱就庸俗了。我不是左派,可以谈一谈。

既然市场经济,大家都要赚钱。不妨就利用这个现实,让嗓音好又肯劳动的网友(注:任何人都行,可以不是左派,而且最好不是左派,这样可以很坦然地按照市场规则走。条件是有播音员或评书演员般的好嗓音,善于朗读)也赚点钱。

怎么赚钱?坐家里读文章赚钱。即,将好文章,如毛泽东选集、马列经典、网文,尤其是现时代的网文,在录音室里(好的麦克风、好的隔音室)以真人朗读的方式变成mp3,放到BT或电驴网上,让网民自由下载。每读一篇文章最多赚30块钱。

怎么发钱?主要靠短信。向电信申请一个服务,愿意出钱的网友只要用手机向一个特定的号码发出一条确认短信,就贡献2块钱。若乌有之乡愿意承担这样的中间服务,从而保证文章和语音质量的服务,乌有之乡可从中提取30%。当然,也可利用广告。

乌有之乡、何新网、旗帜网、强国论坛、四月网、独立网、民生网、军事论坛、民族论坛等等进步网站都有一些好文章,这些文章或围绕当时的热点写,时效性强,过时的也快,虽然过时了,文章本身可能写的特别好。或以理论性和思想性见长,虽不够时尚,但深沉、大气、尖锐、透彻、精妙,有长久的生命力。

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主流媒体百度、谷歌、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的封锁,这些文章或检索不到,或被删除,只能在小范围传播,传播不开,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上述网站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章也很快就沉底了,淹没在浩繁的信息海洋中。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这么办:(在作者许可的情况下)将文章转变成真人朗读版的MP3。如朗读质量足够好(可由乌有之乡把关),可放到网上去。

这些mp3文件可分列,每隔一段时间制作一个合集。读者为朗读者自由捐款。捐款的数量有上限,每篇文章最多接受30元捐款。为什么要设上限?我们不是要制造富翁,而是利用新型的传播手段发挥左派的影响,并尊重一个朗读者的辛勤劳动。

为什么是30块,少了,缺乏吸引力,也不能体现一个人的劳动价值。以现时的收入水平而言,日均收入200块并不过分,每天读大约10篇文章就可以了。

那位说了,如果没人捐款呢?不会,如果有人朗读,我愿意捐。比如数学、何新、美华、张宏良、孔庆东、云淡水暖、徐亮、卢麟元、薄熙来、赵磊、韩德强、大民工、司马南、道人、黎阳、雨夹雪等人的文章,只要我听着顺耳,一定会捐。

说到底,不就2块钱吗?难道左派作者这点号召力都没有吗?如果左派读者舍不得奉献这区区2块钱,左派还是赶紧熄火吧,甭想对社会进程发挥积极的影响了。

当然,这个法子主要是为了传播左派的影响,作者本人休想拿到一分钱。

核算一下,譬如我,每天只捐两块钱,一年600块,没问题。支持了20篇文章。整个互联网的左派好文章,假设每天10篇,不过3650篇,都读下来大约10万左右的费用。只要166个人每天捐2块就可以了。分摊一下,每人一年捐60,只要1660人。左派连1660人都没有吗?如果有3000人捐款呢?一年可支撑7000篇好文章。

7000篇进步人士的好文章,一旦传播开来,势必能发挥更大的影响。电视和报纸上不去,主流网站上不去,这BT、电驴、手机门户、各种点播平台能上去吧?乌有之乡可以专设一个下载链接的频道。左派目前有三个大问题,一自身团结,二联合工农,三传播,传播传播再传播。

关于传播,转帖、微博、博客也是好方式,但目前看来也有三个问题。一则左派似乎并不勤快,二则,微博和博客由于太过庞杂,关心的人不多,也就三五个人看看。除非每个人都转帖,否则跟一个人自言自语没大区别。三则,封锁严重,即使转了,很快也被删了。尽管如此,还是建议每一个左派都勤快起来。

网站本身对好文章应有打包下载的功能,这样可将文本版放到网上去。文本版的问题是移动性不强,青年喜欢听mp3,所以,音频版更好一些。一个音频工作室足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