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今日中国妇女“参政”意识正在“淡化”的评说
我对今日中国妇女“参政”意识正在“淡化”的评说 (2006-3-8)
旧稿从发前言:在2006年3月8日,我写了篇短文《我对今日中国妇女“参政”意识正在“淡化”的评说》,发出后,点击数很低;现在是2008年10月29日,中国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又隆重召开了!——本想写首小诗表示祝贺;可是,当我看了自己两年半前写的这篇“短稿”后,诗兴突然消失!——于是,就将这短稿做些小改动,从新发出,表表自己的诚挚祝愿。
我是一个退休者,老家在中国四川省一个小县城的城外;就在我度过童年岁月的家乡,无论是县城中的妇女还是农村妇女,能够认识中国字的并不多,可以说大多数是文盲。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妇女,大多数从小就会背诵《女儿经》;即使不认识中国字的妇女,会背诵《女儿经》的,可以说是占大多数。我的母亲就是在旧中国的农村长大的,她认字极少,却能够流畅地背诵《女儿经》、《百家姓》、《三字经》;我的三个姐姐,在学习认字以前,便在长辈的引导与“督促”下学会背诵《女儿经》了。我在解放以后,进一步知道,在旧中国的农村中,妇女不认识字的现象普遍存在;据说,很多农村妇女都知道《女儿经》,有的还能够背诵。——别的原因暂且不说,就是这本《女儿经》,就成了旧中国妇女的一种“精神枷锁”;在这种状态下,旧中国的妇女普遍没有现今的“女权”意识,更没有中国妇女应该“参政”的意识与需要;那时候的中国妇女,绝大多数都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可以提出“男女平等”的要求?自己是否可以要求“参政”?——据我所知:在旧中国,封建意识对中国妇女的束缚,无疑是今日中国的年轻妇女所无法想象的!
我十三岁的时候,生活十分艰苦,在贫病中苦苦地挣扎的母亲,在解放前夕终于离开人世;1948年初,我被送到姑妈家寄养……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了!“——我有个表叔叫田宇量,是德阳县中学的英语教师,也是德阳县“地下党”负责人,那时十分兴奋,一再说:“德阳县就要天亮了,好日子就要来了!”——从他嘴里,我听到毛泽东说了这样的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50年,我十四岁,被送到成都市一家私营小工厂当学徒,每天劳动十多个小时,还要为老板家里做几个小时的“杂务”;我亲身感受到自己也“站起来了” 的时候是1951年,老板被迫同意我参加工会,同意对我实行“每天十小时工作制”,同意把我的其他“杂务”劳动一并免除,使我能够在“十小时劳动”之外,自由安排晚上的时间,使我能够到工会办的“业余学校”学习文化,使我能够参加成都市产业工会和机械工会组织的政治学习、集体读报纸和、集体讨论时事,并在由“工会干部”带领参加听“政治报告”、参加“三反运动”。
在我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与政治活动以后,才逐步知道中国共产党提倡“男女平等”,主张中国妇女具有与中国男子相同的种种权益。这时候,我才开始看到中国妇女的代表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的各级政府部门担任要职——从国家副主席、政务院部长,省、市政府,一直到区、乡政府,担任种种领导职务。从那时起,我看到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各个职能部门,新中国各级政府和它的职能部门中,一直都有中国妇女的代表担任要职。
在“文革”时期,是中国妇女“参政”意识表现得最充分和最强烈的时期,中国妇女开始表现出要求“参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国的各级“权力机构”中,都有妇女的名额与比例的“有规定”!——比如: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必须有妇女名额;“全国人大”必须有妇女担任副委员长;国务院中必需有妇女担任副总理、副部长或部长;各个省、市、县、区、公社的“革命委员会”中,必须有妇女担任要职;就连各个企业、商场的“革命委员会”中,也必须有妇女名额……
“文革”以后,中国妇女“参政”的情况,基本上保持着“文革”时期的状况,一度还有妇女担任一个省的“正职”。至今还有妇女担任“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国务院的副总理和国务委员;省市政府中也还有妇女担任副省长、副市长的“规定”。九十年代,中国政府还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参照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有关文件,结合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制定并发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2000年4月20日国务院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于5月22日正式公布实施。新制定的“两纲”,确定了这样的基本原则:
1,妇女儿童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新“两纲”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策略措施,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相一致,与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相一致,与各有关部门的事业发展规划相一致。
2.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新“两纲”既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于当前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又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与国际上有关妇女、儿童发展的目标接轨,使目标既具有现实性、可行性,又具有前瞻性、挑战性。 3.面向全国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新“两纲”的目标设置,既面向全国,代表和反映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的整体水平;又尽可能地考虑地区差异,突出西部和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儿童的发展问题。——按照新“两纲”的规定,还划定与设置了: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等6个领域。应当说:这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事实!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说:我们国家的妇女“参政”意识正在今日中国被淡化呢?——有依据吗?有理由吗?我想,还是用事实来展示中国妇女“参政”意识正在被淡化的依据与理由!
第一,如果我们能够对今日中国各个“层次”和各个“层面”的妇女进行一次认真的调查,就不难用客观存在的事实来说明:今日中国,绝大多数的妇女自身已经开始“淡化”了“妇女必须参政”的需要与要求!可以说没有多少中国妇女具有 “我要参政”的主动性愿意与要求。——这种情况,是否能够说明今日中国的妇女已经开始“淡化”自己的“妇女参政”意识与需要?是否可以用来说明:现在需要“合理”地强化中国妇女应当具有“参政”的主动性的意识与需要?
第二,如果只是在男人们容许的范围内做些“妇女应该参政”的“文字规定”,不重生视培养中国妇女具有“我要参政”和“我应当力求参政”的主动性意识与需要,就不能改变中国现时中组部“淡化”的妇女“参政”意识。我认为,中国妇女自身缺少“力争参政”的主动性意愿与需要,至少可以说明:我们中国在现时还需要加大宣传《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力度,还应当让今日中国的妇女知道自己的权益,还应当让更多的中国妇女知道必须有中国妇女参与政府决策和国家管理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体现中国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既是中国妇女发展的重要目标,又是当今世界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还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2005年8月18日,福布斯.COM为中国人提出了“中国十大杰出女性排行”:
名列第一却是“真实,自然,甜美的民歌皇后”宋祖英!
第二名是美丽优雅,卓而不群,天宠人爱,最具女人味和最孩子气面目的女影星许晴;
第三名是“锲而不舍,顽强坚毅,不畏艰难的中国一流女棋手”,甚至达到了男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的标准分,获得了国际象棋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谢军;
第四名是一位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用身影流泄出生命律动的舞神杨丽萍;
第五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尊严,进行了一场中国民间个人针对日本政府强弱悬殊的时日持久的世纪之诉。一名真正爱国的中国女人——王选;
第六是爱动感情、亲和,平实,不张扬的中央电视台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倪萍;
第七是一部部表现出深刻的人生观察,直探人性的力作;在生命的气息里创造出“思想的表情”,以及“力度表情的丰富性”,藉此表现出人生真谛的女作家铁凝;
第八是“中国经济环境的清洁师”、“敢说出皇帝根本没穿新衣的直言的孩子”,甚至被称为“真英雄”的普通的中国女性刘姝威;
第九是率真、本色的歌唱女演员那英;
第十位是20年前的“时代的先锋,青年的楷模”,“一个身体伤残但却像诗一样生存”的张海迪。
其中,没有“参政”的“杰出妇女”,没有中国妇女联合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杰出代表人物;更没有宣传“女权”和力争“女权”的杰出代表。
这仅仅是一种“现象”,还不能完全说明中国妇女的“参政意识”正在被人们有意与无意的“淡化”;只能说明中国妇女“参政”的权益,还没有被多方面重视与认可!
在今日中国的女大学生中,有没有人想当中国党政部门“一把手”?可能没有人去做调查;——为什么没有人去做这样的调查?是不是也属于没有“妇女参政意识”的一种表现?
我认为,今日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当鼓励女大学生“合理地”产生“参政”的意识与志向!
我们的社会也应当从多方面激励今日中国的新一代妇女产生出“妇女参政”的兴趣与要求!
在今日中国,不能只宣传福布斯.COM为中国人提出的“中国十大杰出女性”;应当认真地加大力度来激励今日中国新一代妇女具有“我要参政”的主动意识与主动要求!——这是改变今日中国妇女“参政”意识被“淡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们确实应当在今日中国的现实生活中,从多方面地强化妇女“参政”的“合理”主张,应当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需要,应当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