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 历年粮食总产量 |
|
|
|
年份 |
粮食作物 |
大麦(吨) |
早稻(吨) |
晚稻(吨) |
蕃薯(吨) |
|
总产量(万吨) |
公顷产量(公斤) |
|
1950 |
6.50 |
1740 |
1945 |
24950 |
21135 |
11040 |
|
1951 |
6.99 |
1785 |
1515 |
20780 |
19670 |
22615 |
|
1952 |
9.57 |
2370 |
1825 |
27260 |
25515 |
36930 |
|
1953 |
7.85 |
1920 |
3030 |
24715 |
10645 |
34385 |
|
1954 |
9.64 |
2070 |
4155 |
25870 |
22520 |
36685 |
|
1955 |
9.30 |
2055 |
3995 |
29510 |
23870 |
28610 |
|
1956 |
10.39 |
2295 |
5450 |
34235 |
19325 |
38850 |
|
1957 |
10.50 |
2400 |
4955 |
34975 |
22885 |
36090 |
|
1958 |
10.51 |
2835 |
6710 |
42020 |
18710 |
33925 |
|
1959 |
11.69 |
3225 |
5700 |
33395 |
34200 |
38740 |
|
1960 |
9.81 |
2790 |
5375 |
36210 |
22225 |
30170 |
|
1961 |
7.59 |
2250 |
4940 |
33745 |
12765 |
20305 |
|
1962 |
11.06 |
2700 |
5575 |
32145 |
26925 |
42615 |
|
1963 |
9.66 |
2385 |
4175 |
35445 |
14900 |
38820 |
|
1964 |
12.06 |
3135 |
5445 |
46580 |
24920 |
38700 |
|
1965 |
11.97 |
3225 |
6175 |
50870 |
22260 |
35840 |
|
1966 |
14.79 |
3960 |
6490 |
60795 |
31875 |
44565 |
|
1967 |
10.52 |
3000 |
7560 |
62080 |
11900 |
20315 |
|
1968 |
12.67 |
3510 |
9000 |
45285 |
25970 |
40025 |
|
1969 |
13.50 |
3630 |
6725 |
47185 |
34275 |
42955 |
|
1970 |
14.20 |
3945 |
5365 |
56800 |
33970 |
42030 |
|
1971 |
13.39 |
3690 |
8660 |
56940 |
22615 |
39235 |
|
1972 |
16.89 |
4500 |
9300 |
65760 |
35005 |
52375 |
|
1973 |
18.17 |
4455 |
9210 |
69285 |
45135 |
51790 |
|
1974 |
17.47 |
4185 |
13675 |
69755 |
34405 |
47220 |
|
1975 |
15.48 |
3705 |
7805 |
62745 |
37655 |
38895 |
|
1976 |
16.40 |
3855 |
9735 |
65605 |
37490 |
41770 |
|
1977 |
15.88 |
3660 |
7030 |
59565 |
37345 |
46750 |
|
1978 |
17.38 |
4170 |
11960 |
67660 |
48640 |
44300 |
|
1979 |
15.91 |
3870 |
12350 |
74265 |
33155 |
29325 |
|
1980 |
16.57 |
4215 |
9100 |
68420 |
43630 |
35765 |
|
1981 |
13.81 |
3675 |
6130 |
71310 |
27535 |
24730 |
|
1982 |
17.30 |
4545 |
8180 |
71440 |
52890 |
28880 |
|
1983 |
13.05 |
3375 |
7985 |
58910 |
29165 |
24440 |
|
1984 |
18.01 |
4680 |
8170 |
73775 |
56930 |
28100 |
|
1985 |
17.35 |
4650 |
11134 |
69954 |
53349 |
25055 |
|
1986 |
15.07 |
4395 |
8662 |
65177 |
45081 |
18959 |
|
1987 |
15.34 |
4425 |
8758 |
59482 |
49126 |
23667 |
|
1988 |
15.10 |
4515 |
6138 |
63001 |
52358 |
18163 |
|
1989 |
15.19 |
4650 |
1640 |
60245 |
56106 |
21761 |
|
1990 |
16.37 |
4740 |
2995 |
64336 |
58665 |
22957 |
|
1991 |
16.94 |
4905 |
2255 |
65074 |
64519 |
22676 |
|
1992 |
15.21 |
4681 |
1682 |
63166 |
55119 |
18503 |
|
1993 |
13.94 |
4849 |
586 |
47988 |
60542 |
16738 |
|
1994 |
14.57 |
5031 |
657 |
54914 |
63862 |
13937 |
|
1995 |
14.52 |
4761 |
421 |
49781 |
63902 |
14984 |
|
1996 |
14.45 |
4858 |
535 |
57676 |
53399 |
13679 |
|
1997 |
13.22 |
4673 |
381 |
50376 |
48639 |
14318 |
|
1998 |
12.41 |
4873 |
183 |
31042 |
61862 |
13519 |
|
1999 |
12.31 |
4876 |
293 |
26417 |
62492 |
14378 |
|
2000 |
8.84 |
4363 |
239 |
8134 |
47596 |
12843 |
|
2001 |
7.55 |
4907 |
150 |
3506 |
49140 |
11142 |
|
|
由于改革开放要纪念三十年,所以有些媒体把前三十年说得一塌糊涂,以便在纵向对比的时候,更能突出后三十年。而前三十年挨饿,后三十年富得不知道怎么吃怎么玩了,就是媒体通常牢叨个没完没了的事儿。
应该说历史的对比,也就是以史为鉴,是能够知道得失的,所以我一直想知道中国的粮食产量历年的变化,于是闲着没事,就在网上随便填了个“粮食产量 年鉴”,结果就搜到了这么一张表。这张表是舟山历年的粮食产量汇总。至于舟山到底是一个市亦或一个县或者一个乡,就不得而知了,而这张表中的数字,却能解开中国的温饱之迷!
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到,舟山这个地方的粮食的变化在整个计划经济时代,到了七十年代初期,就已经达到了顶峰,特别1973年的18.17万吨成为了历史的最高点。但到1991年后,在就是“有一个老人在祖国的南方画了个圈”后,也是废弃了计划经济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舟山这个地方的粮食是逐年下跌,而到了2001年,7.55万吨的产量就跌回到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那一年!
还有几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让右派们痛心疾首的社会主义改造,从56年开始,57年,都比55年增长了1万吨,就是大跃进的58年,也就是砸锅卖铁吃大锅饭的那一年,粮食的产量仍然没有受到影响,而是创造了当时的历史纪录10.51万!到了59年更是上了一层了楼,舟山这个地方并没有受到三面红旗的影响,而是更加的跃进,粮食产量达到了11.69万吨!
60年,61年这两年,明显的产量下降,是自然灾害还是人祸不得而知,但是如果说是人祸,难道比58和59的大跃进大炼钢铁这样的所谓“极左”还更加人祸吗?如果“极左”没有影响到58年和59年的粮食产量的话,那么,还有什么人祸更比“左祸”更厉害呢,竟然使得60年61年连续两年减产?当然,我也注意到,从59提4月开始,刘少奇开始任国家主席,从毛泽东那里接手新中国的第一线工作,同时也开始了邓小平的总书记生涯。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舟山这个地方的粮食就开始了一路上升,甚至右派们一再污蔑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舟山人在粮食生产上竟然创造了他们历史的最高峰:18.17万吨!
从该表中你还可以看到,被右派们吹得神乎其神的“联产承包”在开始的几年内,79,80,81,82,83这几年内产量非但没有增长,相反却下降了,就是最好的84年也还是比73年的产量要低!
这里有一个事实,就是78年以前,虽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变好,就我亲身感觉而言,确然有种饥饿感存在。
粮食产量不低,吃得却没有改革开放后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但,记忆中有些事件,似乎向人们再叙说着什么。
● “在向苏联还债时,他们总是挑选又大又红的苹果”。小孩子对苹果的记忆真是太深刻了,苹果,在那个时代是迎来送往的最好礼品之一。
● 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苏联的粮食产生了危机,这个时候,他的一个高参说了一句令人喷饭的话:“都怪斯大林,他只储存了二十年的预备粮”!
● 从文革走过来的人可能都记得这样的一个口号,经常是用白灰刷在墙上的:“深挖洞,广积粮,备战血荒为人民”。文革时期“广积粮”的粮都跑哪去了?
● 七十年代末赵紫阳在四川工作时曾接到中南海的一个电话,让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多发工资。但赵很为难,因为没钱,而对方说:“这是个政治任务”。这使人想起了一个民谣:“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一般来说,要吃粮,当然是要找农民,农民生产粮食嘛,你找紫阳和成里有什么用?可是,如果粮仓里有储备粮的话,你当然要找当官的是不?
至于宣传的神乎其神的“联产承包”,在这舟山的这张历年产量表面前,难道不是被跌得粉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