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困因解:某些人丢掉了毛泽东的那些个“老掉牙”的观点
管理困因解:某些人丢掉了毛泽东的那些个“老掉牙”的观点
常听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领导者在私下诉苦,说现在当干部难,难在:一是群众不听话;二是人心各异难统一,在管理层面上,名利有人争,而实事无人管;三是诸事相对地散乱无序,事故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诉苦之余,他们中也有人会猜说:“如今大势,大概‘用私’去管理、制衡,确是失却时代力量的……”这里有必要回顾那些——在少数知识精英看来——毛泽东的那些“老掉牙”的观点。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中的“去私利他奉公”、“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的形成,完全是适应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它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历史运动造就了无产阶级的本质,造就了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
首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一劳永逸”地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要解放全人类。它革命最彻底,目光最远大,也最大公无私。它不能谋取个人和小集团的私利。因为,非如此人类仍将维持阶级杀伐和统治。
其次,与以上一点直接联系,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每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变革,只能是引导人们──首先是这一革命的先锋队率先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深刻的思想革命,较好地达于“去私利地奉公”的境地。然后,在较长时间的社会性改造中,启发推动全体民众逐步实现思想的“克己奉公”,无私互助,进而真正建成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阶级所建立的社会──共产主义。这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常常在自己的著作中表露的观点:现代无产阶级无法凭借以往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达于解放全人类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目的。
因此,从马克思,直到毛泽东,他们的思想理论所包含的功利主义,在深沉的历史的“哲学‘玄思’”后边“简单化”了。
以他们的管理理论为例,他们认为,在利他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下,一切历史的统治理论、领导理论和管理理论都失色无光。相反,一种以全新境界、全新观念和全新方法的无产阶级领导,“简单”“轻而易举”地推动出、挖掘出和激发出人民的无比的革命和建设力量。如果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推翻了封建地主的统治,揭去了掩盖复杂阶级关系和剥削实质的“宗教热情”、“政治幻想”和“宗法关系”的面纱,使阶级关系明朗化和简单化了,──人们会看到,在资产阶级取得成功的地方,只有明白无掩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那么,在一定意义上说,无产阶革命,无产阶级的社会改造,它的理论和方法的内质,也相对“简单明朗化”。它无需任何晦涩的宗教思想作寄托,也无需用艰深的唯心主义哲学为自己开道,更不需任何剥削阶级的统治韬略和技巧,它只要求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者和代表人物,去私奉公,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如此而已,就无往而不胜。具体地说,只要联系群众,关心群众,一切为群众作想;先人后己,克己为人;冲锋陷阵,一马当先;艰苦奋斗,险事难关,率先而上……等等,就能所向披靡。
毛泽东在晚年曾谆谆告诫共产党人: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大众给的;我们代表了人民,打垮了人民的敌人,为人民带来了利益,而自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所以人民就拥护我们……
问题再明白不过了,无产阶级革命作为历史上最终把人民推上主人宝座的大革命,它的目标、方针路线,它在进行过程中的一切引领和斗争,其“主线”、“内质”、“基调”,不得偏离“为人民”、“去私奉公”的原则。并且,作为最根本的第一步:共产党人和领导者们,自己首先要忠实信奉利他主义、遵守既定原则,以形成巨大的示范力量。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实际上也常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浓笔重彩”。他在建国后所担心的,也多是这类问题。
历史告诉人们,过去凡称得上革命的社会运动,──在中国,大多是以“仁”德以“公”义,“天下公”为推动力量的, 然而,革命一成功,──由于历史条件决定,有的就走向公德仁义的反面。我们今天的革命,在现即的社会条件下,包含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已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真实”要求。那种向公的反面运动的情形,已失去了合理性。
故而,今天的真正的共产党人应当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实际的社会利益分配及社会运动的推动中,任何对“去私奉公”原则的有意遗忘、偏离和修正,都不足取;任何在“公”的栈道下走“私”,都可能“谋福得祸”。这倒不仅是以毛泽东的理论为标准的,因为历史辩证法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一点。
各级管理者们!以上认识、观点,请运用到“实践检验真理”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中去!运用到“实事求是的历史反思”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