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毛泽东的三大法宝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靠毛泽东的三大法宝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home.do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飞机上向欢送的延安军民挥手告别。当年伟大领袖为什么底气十足,就因为他有三大法宝啊!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那是流芳百世的大吉大德,因此需要有大智大慧,这其中毛泽东的三大法宝不可少啊!
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件主要武器,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形象比喻。法宝,来自佛学,是佛、法、僧三宝之一。“法”指引导众生如实了知事物的本质,解脱生死烦恼的佛法、教法。佛法无垢清净、希有难得、不可思议,故称为法宝。《曾一阿含经》说佛“三阿僧祗集法宝”,即佛经过三个大劫才证知此“法”。释迦牟尼成道后,经大梵天王劝请,才前往鹿野苑为五位苦行侍者“苦、集、灭、道”,三转法轮,这就是最初的“法宝”。对佛学颇有研究的毛泽东,用法宝这个词,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的绝招,恰到好处,可谓是精妙绝伦。
毫无疑问,这三件法宝,没有毛泽东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法宝的,正因为有了毛泽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才会从失败的边缘走向光明之道,继而才会有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以及党领导的统一战线。
三大法宝理论的系统提出是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根据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又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他还进一步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尤其是在毛泽东离开我们以后,面对复杂的台海局势,我们研究祖国统一大业问题,靠得住的,还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三大法宝!
目前对于统一战线的作用,基本上没有疑义,可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如果离开了党的领导,统一战线会出问题的,过去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如果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或者在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上,过多妥协退让,就容易犯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抗战时期王明搞“一切经过统一战线”,都是不能忘记的。
所以,要保证祖国统一大业,三大法宝,一个不能少。其中党的建设是核心。现在有必要重温一下历史,重温毛泽东的教诲。因为经典的东西是不受时空限制的,经典给人的是智慧上的启迪。毛泽东的三大法宝,毋庸置疑是20世纪中国的经典,具有世界意义的经典。
“三大法宝”的核心是党的建设。中国人民所以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赢得革命的胜利,基本地是依靠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因此,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的先进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十分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党又长期处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环境下,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初步回答了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遵义会议后,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确立和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党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局面。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在党的建设问题上,提出了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的正确思想,确定了“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制定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对于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在会上强调:“共产党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共产党员不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该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1939年10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撰写了发刊词,系统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提出“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在此前后,党的其他领导人也发表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演说、论著等,论述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既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延安整风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一次伟大的创举。
在党的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党和毛泽东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总之,“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党自身建设的特点和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具有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以其独创性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的建设学说。
经过长时期革命斗争的千锤百炼,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开始只有50余名党员的党,到1949年9月已成为一个拥有448万余名党员的全国范围内的群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保证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先进和最强大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的一句经典名言。
新中国成立快60年了,历史从各个层面告诫我们,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三大法宝,名不虚传,名副其实,我们只有在继承的前提下,不断发扬光大,才会做到处惊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要靠内功,是毛泽东讲的内因,只有靠内因,才能和形形色色的对手斗法。毛泽东就是有这三大法宝,并加以灵活运用,所以,尼克松和中国友好了,蒋介石在某些时候也和大陆方面颇有默契,比如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西沙之战,等等。
在统一大业问题上,公开的和暗藏的各种敌对势力,对于毛泽东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如果想通过少提毛泽东,来达到目的,那是上了洋鬼子的当,那些人必定会得寸进尺,相反,我们坚定的拿稳毛泽东的三大法宝,就像毛泽东当年那样,给它来个软硬兼施,那么,我们的事业才会有保障,才会有成功的保障。
我们只有牢牢掌握毛泽东的这三件法宝,才能保持祖国统一大业的凝聚力,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也才会有向心力,和平统一的希望才会越来越大!
还是那句老话,得人心者的天下!要得人心,没有法宝不行,所以,毛泽东的三大法宝,不可少啊!
而把党建设好,则是关键之关键。
参考文献: 【置顶】 毛泽东的法治为什么威力大?[2008-09-20 08:3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097526FDAD.html
【原创】 毛泽东搞定尼克松:斗争与和平两手硬的结果[2008-04-27 16:00]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B0C4F4FDAD.html
【原创】 毛泽东的统战理性: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2008-04-22 12:38]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A6C08EFDA5.html
【原创】 毛泽东对蒋介石的心理征服:诚的表达与表达的诚[2008-04-16 08:34]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9CEB22FDAD.html
【原创】 建议省级领导多读毛泽东以提高政治敏锐性[2008-07-11 16:3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757AFB7DA5.html
【置顶】 实事求是: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和路径[2008-09-16 18:12]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000A63FDA5.html
毛泽东的科学文化:解放思想与自主创新的典范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50B577DA5.html
“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毛泽东的科学文化(续)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BA8DE5FDA5.html
欢迎交流: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