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老一代体育人畅谈《奠基——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体育》

火烧 2008-08-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回顾老一辈革命家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作用,强调体育精神传承与奥运备战,展现体育发展历史与成就。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冷 溶
  冷溶说,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如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具体指导、悉心关怀下,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从毛泽东同志1952年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继续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说明我们党发展体育事业的方针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中国的体育事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饮水思源,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所作出的贡献,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正如这部片子中许多前辈们所说到的:“我们不能忘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没有他们的领导和关心,中国的体育事业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   

作为这部片子的主创单位之一,我们感到十分荣幸。我室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专门从事编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研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思想和生平的部门。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把研究历史和服务现实结合起来,通过推出多种形式的编研成果,宣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宣传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汲取智慧、经验和力量,用他们的思想、精神和风范教育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这部片子,就是我们在这方面所进行的努力。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刘鹏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奠基》在北京奥运会备战冲刺阶段首播,意义重大。它真实的、艺术的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体育事业的关怀、帮助和支持,真实的、艺术的再现了老一辈体育工作者、老一辈教练员、运动员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正是老一辈革命家站在“民族体魄强健,民族才能强盛”的历史高度、战略高度,给予中国体育的关怀、帮助和支持,才奠定了中国体育发展的基础,才给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动力。     

  刘鹏表示,中国体育有今天的辉煌,那是几代人,特别是老一代体育工作者、运动员、教练员,他们用青春和一生给今天运动员铺就的道路。所以在备战奥运会最后阶段,回顾老一辈体育工作者、运动员、教练员所作出的贡献,这对年轻一代运动员是教育、是激励、也是一份精神财富。刘鹏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体育才能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实现突破、走向辉煌。再过五十多天,我们中国体育代表团就要奔赴奥运赛场了,他们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今天的运动员,他们代表的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几代体育工作者,几代运动员、教练员,代表的是全中国人民。所以,体育总局决定,要把这部片子下发到每一支运动队,作为正在进行的“为国争光”教育活动的必上一课。    

《奠基》总撰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第二编研部主任 廖心文
  廖心文说,在历时两年多的拍摄过程中,我们采访了130多位国内外的亲历者,其中包括40多位世界冠军和世界记录创造者。他们的讲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生动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片子的内容,同时给予我们每一个创作人员深深的教育。大家说:“老一代体育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为国争光,勇于拼搏的精神,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追求,无时无刻不感动着我们,从他们身上,我们自己的心灵也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她说,我还清楚地记得,对尊敬的容高棠同志的两次采访,他不仅作了认真的准备,给我们系统地讲述了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各项决策的形成,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他珍存多年的资料和照片,亲自打电话关照有关部门为我们提供帮助。在第二次采访时,他本来答应再和我们谈一次,但不久后就传来他因病去世的噩耗。王猛、张钧汉、王传耀同志都是在接受我们采访后不久去世的。他们的去世,使得我们心里非常难过。在今天,片子成功播出后,我们更加深深地怀念这些曾经无私的帮助过我们的体育界的老前辈。  

原国家体委政法司司长 王鼎华
  王鼎华说,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完整深刻地展示了新中国体育事业奠基阶段的历史,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给体育界留下了一部传统体育的教材,意义十分重大。传统的体育精神、老一辈革命家和体育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对今天的体育事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代国家男篮队员、中国篮协原副主席 杨伯镛   

  杨伯镛表示,这部纪录片记载了中国体育的历史,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没有老一辈革命家对体育的重视,就不会有今天中国体育的辉煌。   

  “新中国体育那真是从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穷到什么程度,杨伯镛举了个例子:“当年在延安,办夏季运动会,我的领队穿着棉裤参加比赛。贺老总问他,你猜他说什么―――脱了棉裤里面就没什么了。就穷到这份上。新中国成立以后,情况慢慢好转了,但器械还是不够,杠铃12个人用一副,还是贺老总,知道了情况二话不说―――买!以后杠铃两人一副。”     

女子短跑全国冠军、全国纪录保持者姜玉民   

  新中国成立之初,几乎没有专业的运动员,为了发展中国体育,上世纪50年代,许多军人转业成为第一批体育运动员。女子短跑全国冠军、全国纪录保持者姜玉民感叹,“我就是从朝鲜战场上被调回来的。”“我们比赛的对手是欧洲的顶尖选手!但我们敢拼敢跑―――我始终记得出国前总理对我们说的话―――‘站在跑道上,你们代表的是新中国的形象,即使不能赢也要拼,赢不了也要吓他们一跳’。”当年的姜玉民们就是这么闯出去的。   

前跳水运动员、两届奥运会女子 3米 板冠军 高敏
  作为新一代的运动员,高敏对老一辈打下的坚实基础表示感谢。她说,体育界有一句话,竞技体育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攀登的事业。我们每一块金牌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是老一辈革命家、体育工作者、运动员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中国体育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天煞穆珏按:可以将这些称之为‘无法埋没的功勋’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