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儒家的民本思想也是为了忠君的忠君思想

火烧 2008-08-12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揭露儒家民本思想本质仍是忠君,强调孔子论语中忠君思想贯穿始终,批判孝顺教育培养奴才,指出儒家思想服务于封建统治,强调民为贵实为皇恩,呼吁反思儒家思想对民众的影响。

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为了忠君还是为了忠民?我这一问就把儒家的民本思想揭穿了画皮。儒家有忠君思想,根本就没说过忠民。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论语八佾第三,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就是民本,民本的目的是臣事君以忠,孔子说的非常明白。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在这里也说明白了从小教育孩子孝顺父母就是为了忠君不犯上作乱。可见,忠君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思想,其他思想都是为忠君思想服务的。

吹儒大师就会用篡改字义吹捧儒家思想,封建社会的民都是君王的臣民,儒家从来没说过君王要忠民。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为什么不说畏民?现代吹儒大师把孔子说的天命解释成自然规律,真无耻!孔子懂得什么是自然规律?在吹儒大师的嘴里孔子又变成了自然科学家了。

儒家的民本思想也是为了忠君的忠君思想,说民为贵只是欺骗民说那是君王对民的皇恩,民应该用忠君来感恩。

中国封建社会的剥削阶级用两种方法统治劳动人民,一种是暴力强迫,一种是用儒家的骗民思想把民从小在家里就培养训练成为奴才性,从小就把人训练的只懂得顺从不知道反抗,这种奴才型的人对君王也不敢反抗,这就是孝顺思想的最终目的。

儒家的孝顺思想就是培养奴才的思想,从出生就开始欠恩于父母,说什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为什么不说是孩子的出生让父母们当了父母,不生孩子谁能当父母?是孩子们出生到世上让大人们成为的父母,孩子的出生给父母们带来了最真实的快乐幸福,父母们应该对孩子们感恩才是正确的。说什么养育之恩,说什么生养的劳累,孩子们给父母们带来的快乐幸福怎么不敢对孩子们说明啊?孩子们传承了父母们的生命怎么不敢说明啊?孩子们给父母们带来了希望和养老的保障怎么不敢对孩子们说明啊?孩子们用无私无求的来到世上给父母们带来了那么多好处,父母们还隐瞒不说,还不对孩子们感恩,还反过来说自己对孩子有恩,这是欺负孩子不会讲道理,这才是最不人道的。对父母现代人更可笑,让孩子看母亲生孩子的痛苦过程,为什么不说孩子在出生的时候也是非常痛苦的?

儒家思想教育人们生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欠恩报恩,父母们生养孩子就是为了有孩子孝顺自己,给自己养老送终,这是儒家的自私思想。

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是传承,传承生命,传承精神,传承文化,传承思想。传承生命是自然的法则,自然法则是最真最高的道德,生养孩子是遵守自然法则最高道德,生养孩子不是对孩子施舍恩情索取报恩。生养孩子就是实现了人的生命价值,如果你的生命没有获得传承,你的精神没有获得传承,你就是一个白活一辈子的毫无价值的人。一个人活了一生,人的这一生延续了前辈生命并且自己创造了生命,有人延续了你的生命。继承了文化并创造了文化,有人学习继承了你创造的文化。继承了思想并创造了思想,有人继承传承了你的思想。你的精神被很多人继承发扬。这就是人活着的最高价值。人的任何物质性的东西都会死亡消失,只有文化、思想、精神还有可以遗传的生命可以永远传播下去。

所以说,是后代孩子们传承了父母们的生命和精神,这是自然法则的最高道德,儒家说父母生养儿女是对儿女的恩情就是违反自然法则的最高道德。儒家的孝顺思想是最不道德的垃圾思想。

儒家从来不研究父母跟儿女之间的感情交流方法,儒家从来不懂得父母跟儿女之间的感情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关系。儒家从来不认为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好坏是感情交流方法问题。儒家的这种思想把孝顺搞成了表演孝顺表演道德,这是最虚伪的道德。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感情交流的主动方是父母,因为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他们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意义,他们只是在跟父母交流之后才跟父母建立感情关系的,最初只能有感情关系,因为孩子不懂得道理,不会有什么理性关系。所以我们看现在那些传统文化越强的父母跟孩子的感情越不好,就是因为那些传统型父母只懂得孝顺思想,不懂得感情交流。他们活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