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人生而平等’有什么不同吗?

火烧 2008-08-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探讨‘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人生而平等’的不同,分析两者在人性与权利上的差异,以及东西方文化对社会制度的影响,强调人性本善与社会制度对实现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人生而平等’有什么不同吗?》

他们的不同在于一个说了人的本性,一个说了人的权利。前者出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后者的著名来自于西方的人权宣言,它们都是人类对自身的伟大的认知,一个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一个注重争取奋斗。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人性本善,却有恶的发展,人人生而平等,却在现实中处处皆有不平等。

也可以说,这是对人性之恶和人人不相平等的否定,正是这个否定,激发了人类对完善自身、改变社会的欲望和决心。作为东西方文化中经典的名言,它们有不同的地方,却有相通的本质。人性本善,是人人生而平等、至死也应该平等的前提条件,如果人性本恶,那么人人生而平等、至死也应该平等的目标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目标。

二十世纪,东西方文化结出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资本主义是在此世纪完善和鼎盛的,故而作此说,并不是说20世纪才产生),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一个强调完善人性,一个注重保护个人私利,一个注重把人人平等的思想植入人的思想意识,通过公有制的制度实现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一个强调保护人的自私自利,通过私有制的制度实现在不平等基础上人人平等的自由王国。

这样就产生了两个理想,一个是想通过改变人来实现平等社会,这是一个深刻却艰难的征途,因为人性本善却也人性本私,一个是承认现实中的不平等却期望通过竟争来实现社会的平等,这是一个符合人性本私、易显成效的方法,但这样注定人人生而平等只能是一句空话,注定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先有了一个不平等的身份,你可以参与竟争,但竟争的环境和条件却是生的那一刻注定,你可以竟选总统,只要你自认有那个能力,你可以处于生物链的高端,只有你有那个本事,你无法过上豪富的生活,只能怪你自己。

人人平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生而平等不能解决人人平等的社会问题。很多人将公有制说成是吃大锅饭,这并不错。比如在一个家庭里,并不能因为自己的亲人残疾或没有劳动能力就不让他上桌子吃饭一样,公有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岐视、不抛弃,人人平等。私有制不存在大锅饭的问题,人人端着自己的锅吃饭,如果有个懒汉饿的不行你给了他一口饭吃,那叫慈善,而且由此派生了慈善事业这个行当。这似乎体现了人性本善的人道,但这只能是人性的人道,不是社会制度的人道,因为资本在这个行当无利可图时,慈善依靠的是自发,不是社会制度,不是本来应该如此,而是额外施舍的恩惠。

人性本善,离不开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两大要件保障,先进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促进人性善的发展和进步,发展进步的人性之善最终载着人类踏入真正人人平等的理想王国。而在一个生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期望通过竟争实现平等、实际是制造了新的不平等的社会里,真的能达到人人平等的理想吗?

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里,处于生物链高端的永远是猛兽,在一个以资本调整所有社会关系的社会里,大资本永远处于生物链的高端,谁取得了资本谁就拥有了獠牙利爪,如果拥有了獠牙利爪却不吃肉喝血就无法处于高端,所以,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平等走到这里只能却步,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喜欢西方的社会制度,哭着喊着要加入西方那个人权、自由、平等的黄金世界呢?正是那个猛兽刺激和扩大人性本私的野心,因为当你成为猛兽时,的确是可以自由的。

如果能冲上猛兽的地位,就要求一个私有制的制度,如果不能冲上猛兽的地位,就期望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这恐怕是人类目前比较普遍的心理,但真有这样一个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好事吗?

在地球上存在着国家、社会、阶级的时候,要么保持理想,挺身战斗,向那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靠拢,要么横下雄心壮志,在丛林里吃肉喝血,向那个猛兽进化,即使被吃也无怨无悔。不要期望鱼与熊掌兼得。因为我总觉的,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个鱼与熊掌兼得的幻想,因为那些新生的权贵们,正露出它们的獠牙利爪。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