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分裂症中的人类如何自拯?(问十)
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运动是由西方世界发动和引领的,其中尤以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为其表率,这主要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不难发现,现代化体系的大多数游戏规则都是由英国和美国制造出来的并要求世界各个国家遵循,而且也的确被许多国家所广泛接受。怪不得在美国人看来,世界上无论任何人,其内心深处其实都是美国人,即使不是,那也只是时间问题,早晚都会是的。你不得不承认,在全球的许多角落,都可瞥见人们穿着牛仔裤、T恤衫、耐克鞋,吃着肯德基鸡,饮着可口可乐,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好莱坞电影,涌入流动的迪斯尼乐园游玩。
然而,难道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甚至就是美国化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成为了现代化世界的超级大国,它的文化实力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与发达的科技基础之上的,它所倡扬的人权、民主、自由、法制等等,的确在表面上具有普世价值,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则烙有深深的美国印记。
作为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不消说在许多方面占尽风流。于是,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我们是否应向美国看齐,今天是否还能寄望于美国,荣膺大任,领袖群伦,救世于涂炭,挽狂澜于既倒?
然而美国既有的深入骨髓的资本化品格,注定其既往的一系列表现必令人失望!
20世纪后期冷战结束,美国迅速成为军事上一国独大的巨无霸,在当今世界上,只有它才能够在全球部署自己的武装力量,以致在国际事务中常常推行单边主义,毫无顾忌。作为盎格鲁-撒克逊典型的经济模式的象征,美国一向奉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资本运作的身影无处不在。不要忘记,追逐利润和剩余价值永远是资本的本性。资本的到处扩张,给全球带去的是风险和压力。
美国经常暴露出它那资本化身的本性,就像历史上的殖民战争,其背后不外是经济和社会因素在起作用一样,今天美国的国际安全政策,如发动对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战争,都与它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如国内取悦军工企业和军火商、为控制中东的石油而战等等,皆有难言之隐的动机),很难说对世界有何公正和正义可言,而且采取所谓预防性的预先跨国打击,完全破坏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美国的强权政策和黩武主义,在事实面前,一再显示了用来对付它所领导的反对恐怖主义的战斗,不仅是效果有限,而且往往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结果恐怖主义不是削弱了,而是更加壮大了。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今究竟谁是恐怖主义,有调查说,被问及的人有不少答案竟然是,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恐怖主义。
美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手法往往显得极为粗鲁、拙劣,这不能不说是与西方背景的重阳刚而轻怀柔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有一句成语“治丝益棼”,可谓是其治世绩效的贴切评价。
美国的国际形象隳坠如此,那么它的所作所为,还值得世界如影随形去效仿吗,还能委以救世于涂炭的重任吗?的确是要挂上大大的问号了。其实,世界已逐渐对美国失去信赖,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开始对美国说“不” !
今天,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绝非是简单的西方化,更不用说是美国化了。
就是在西方,许多国家也并非愿意选择以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型的经济与福利模式,因为这种张扬市场万能论的制度虽然好处是能够保持竞争力,却对拉大阶层差距无动于衷,企业主管的年收入可以达到一两千万美元,高于基层员工数百倍,在人权平等的标签下,冷漠地看待分配的不公;相应的,富有的人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贫穷的人则得不到教育。异于上述模式的国家采取的是被称为高福利的北欧型模式,注意对市场经济的控制,防止它为所欲为,工作收入与不工作而靠福利救助的差别微不足道,这些国家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虽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历史表明,后者较之于前者,社会显得更为公正和谐。
许多非西方国家在现代化道路的行进中,也多不理睬甚至抵制美国的示范。于是我们看到有俄罗斯模式、新加坡模式、印度模式、中国模式,等等。
然而,百年之内,对人类而言许多最重要资源即将枯竭,可开采年限已进入倒计时:石油45年,天然气60~100年,煤炭218年,黄金24年,铜65年,锡28年,锌40年,铝35年,磷酸盐55年。而生态环境上,同样不容乐观的是,地球早已在痛苦地尖叫。地球不期而至的狂躁暴怒的行动很可能提前降临,而人类显然还远没有做好应付的准备。
人类还深陷于自身的分裂之中,简直就是一盘散沙——文化隔阂、宗教对抗、种族歧视、阶级斗争、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战争,层出不穷,纷争不断;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等等盛行,各为其主,各为其政,各为其战,矛盾重重,难以调和。
21世纪看来是人类的大劫难,面临资源的大变局、人口的大爆炸、生态的大灾变,未来不出30年即将人人切身体验到,而不是像现在,还有懵懂之子不以为然。
危矣哉,尚深陷分裂中的人类将如何自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