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也为孟连的人民内部矛盾伤心一回
感同身受:也为孟连的人民内部矛盾伤心一回
云南孟连的人民内部矛盾集中表现,令云南省委副书记十分伤心。政府工作组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化,县乡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到了如此地步,也确实有他伤心的理由。但仅仅伤心还远远不够,而要思考伤心的根源究竟何在。
个人恐怕很难进行深入思考。由于对世界的看法、对大局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价值的看法把握不好,深入思考问题的根源,很可能谬之千里,说得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的帖子,也难免会被咔嚓,干脆还是先放放,陪着云南省委书记,一块儿伤心一回。
孟连的事情,大家都在伤心,伤心的原因明摆着,都清楚不过,不必再说了。个人在伤心之际,也有不少联想。为了暂且不冒砸饭碗的市场风险,也就回味一点既不碍事也很久远并且亲眼所见的伤心之事,聊供主事者们分析之用,以便探究伤心者对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伤心之处。
一件伤心事儿,同样也在农村,跟孟连情况略有相似。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致是1977年前后,家乡兴办起了竹篮编制厂和紫菜加工厂一类的乡镇企业,启动资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最初的实收资本),无疑是乡村集体积累。这类企业大约红火了十多年,因乡村干部爱实惠、企业领导很专权、财务管理不规范,慢慢地不支了。后来承包了,再后来改制了。改制时一评估,好家伙,资不抵债,只好实行“白给”的私有化。还好,整个过程总算平稳,不过埋下一点意见。
另一件伤心事儿,就要说到城里了。农村承包后过了一段好日子,让城里人心热。大约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有企业优化组合,少部分有点偷奸耍滑小毛病的,结果没人要了,就被组合出去。组合出去没法安置,单位就让他们去搞多元经营,说白了就是每人给一块周转资金,从事与主业有联系的某种业务,称作创收。结果基本上全都先富了,不过个人从企业预支那部分周转金,往往因为“业务亏损”成了肉包子打狗。而优化组合到主业内的职工,心里总是不平,也慢慢丢了心劲儿。
当然也有伤心事,纯粹作为观众而伤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某个春节前,一家人去农贸市场采购年货。市场内有家商场正在扩建,一群人乱纷纷地从工地拥了出来,其中有位满脸是血地戴着手铐押了出来,跟着出来的一群人,忿忿不平,因为包工头没给开工资,到了年关回不去,据说追着要钱反倒挨了打。
............
我想,这类都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不同表现,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情问题。就个人的一点感受而言,当然也会有些伤心。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