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领导人和人民群众面前的问题
摆在领导人和人民群众面前的问题
国内外反华势力没有预料到,它们破坏奥运圣火传递,促“藏独”的行经,竟点燃了中国群众压抑了许多年的爱国主义怒火,首先在国外燃烧起来,表现为“反分裂,护圣火”的声势浩大的群众爱国主义运动。
这场“反分裂,护圣火”的群众爱国主义运动,极大地帮助了我国政府。可以说,我国政府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反击国外反华势力的攻击。所以“反分裂,护圣火”的爱国主义的群众运动是党和政府所需要的,受到了表彰和鼓励。
但是,群众运动是邓小平理论所反对的,是和现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实行的精英路线相对立的。因而在奥运火炬过了英法美,“藏独”捣乱火炬传递高潮已过了之后,爱国主义的群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自然成了摆在领导人和人民群众面前的问题。
帝国主义在历史上常常利用中国政府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现在,它在被中国人民斗得不知如何回应的时候,可能会故技重演,利用中国共产党现行的反对群众运动的精英路线, 通过精英影响中国政府,管住中国人民,从而造成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使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主义斗争,转变成中国国内的民主斗争,从而坐收渔人之利。
我从2008年4月17日《这不是30年来第一次爱国主义浪潮》这篇文章起,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群众爱国主义运动将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我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仅不敢突破邓小平理论,而且没有直接经历过群众运动,害怕群众运动起来不可收拾;我也知道,我的意见也不一定为党和群众所注意和认同;我也想过,这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但是我还是要说,一是尽努力。二是也许会起点作用。
从长远看,是群众创造历史,但也必须肯定英雄人物和领袖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领导者离开群众,很难办成什么重要一点的事情。群众运动没有正确领导,既不可能持久,自发的群众运动也容易产生盲目的破坏性。
我知道一些领导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对群众运动很反感,害怕,但这是不对的心理,哪有共产党员、社会主义国家干部害怕群众、反对群众运动的道理。没有群众和群众运动,会有共产党吗?共产党能够夺取一个个伟大胜利,发展壮大,成为执政党吗?怎么能够一受到人民群众的批评,就忘记共产党的根本,忘记共产党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请想一想,这次如果没有群众的爱国主义运动,奥运火炬传递会是什么样子,会有现在这样的大好形势?我希望领导人能够真正解放思想,重新回到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上来,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推动爱国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取得反霸权、反分裂斗争以及办好北京奥运会的重大顺利。
重新回到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上来,这个大转弯在思想上可能一时难以被接受,那么,我换成今年大家热衷的改革话题——民主。从民主方面来说,群众运动也是民主的一种方式。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这是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应当看到,这次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群众运动,是实际生活中产生的自发的群众性的“公民政治参与”。
这种群众性的公民政治参与,已经在反干涉,反分裂,护圣火中,显示了人民民主的巨大威力和作用,一扫那种“中国人缺少民主意识”的论调。有这么一些人,天天在嘴上讲“民主”,纸上写“民主”,但是他们所谓的“民主”,只是他们规定的“民主”。他们一遇到真正的人民民主,就害怕得不得了,大喊大叫这是“民粹主义”,嚷着“必须纳入理性的轨道”。他们认为人民群众只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反对公民政治参与。
这些人的“民主”,只是从西方国家那里抄袭来的残缺不全的“代议制”。这种“民主”就是人民群众只是每隔几年选举一些代表,再由这些代表来选举一些人管理国家,这以后,国家的事情,社会的事情,就由官员们来主持,而人民群众则各人“做好自己的事情”。显然,这样的“民主”较之于西方民主,还不发展,不完全。在西方民主中,人民除了选举权之外,还有表达权、监督权、撤换权、等等民主权利。这些权利不是通过他们选举的议员“代议”,而是常常由群众以游行、示威、抗议、请愿、罢工等等直接的方式来进行,人民群众通过游行、示威、抗议、请愿、罢工等等直接方式,表达他们的意志和要求,抵制政府错误的政策或行为,或多或少地影响政府领导人的决策。中国的精英对于游行、示威、抗议、请愿、罢工等等直接民主形式,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或者叫“双重标准”,合他们意的,叫“自由民主”,不合他们意的,便说是“民粹主义”。其实他们才是民粹主义者。关于民粹主义,这里不忙谈它。
不能忘了,我国宪法上规定人民有集会、游行、示威的民主权利。而集会、游行、示威常常是群众性的活动。但是,人民群众的这些民主权利,长时期来基本上停止于纸上,没有让人民享用。这不是一些人说的“中国人缺少民主意识”,也不能归结为“中国人素质低”。群众毕竟是被领导者,因此主要问题是在领导方面:是领导人害怕群众运动难以控制,不敢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没有引导人民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一旦这种群众性的民主自发地进行,便处于无政府状态。可能造成群众性民主的建设性得不到发挥,而它的破坏性却无目的地放纵;这样又反过来增强领导者对群众性民主的顾忌和反对,使领导和人民越来越对立,如此发展下去,最终演变为对抗性的斗争,或者是群众被镇压,或者是领导者被赶下台,或者是两败俱伤,国家长期处于动乱状态。这是历史经验。
现在,国内外反华势力迫使中国人民采取群众性民主方式。“公民政治参与”的问题不再是党的纸上决定,而直接是人民群众现在的实际行动。“公民政治参有序扩大”已经是现实地摆在领导人和人民群众面前的问题,怎么办?是叶公好龙,害怕了,收回成命?还是张开两臂欢迎,与人民群众一起,并走在群众运动的前头,正确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群众性民主“有序扩大”?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过去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无数“民主”说道和方案,不如现在支持好这一场爱国主义群众运动,领导和群众一道,在实践中共同建设人民民主制度。
“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主导方面在领导人,而我们群众也需要在这场爱国主义运动中,学习民主,扩大我们的政治参与。比如“抵制家乐福”,比如游行、示威,都要学会依法、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取得成效。我们现在不是反对国家,而是政治参与,因此必须学会按法律程序规定进行,从而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让我们从这次爱国主义运动开始,学会民主、创造出如何运用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的好形式,好方式。
人民民主要与时俱进,爱国主义必须不断发扬,但爱国主义的群众运动不可能永不停止,让我们珍惜每一次机会,在这一次爱国主义的群众运动中,发展人民民主和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