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始末--<<革命回忆录>>节选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始末
岳夏
一九三六年秋,党中央、毛主席在同东北军张学良将军,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杨虎城将军两位爱国将领秘密约定互不侵犯,共同抗日,解除了后顾之忧后,为了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形成,采取了率领红军主力,从陕北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动作,东渡黄河,纵横驰骋于阎锡山所辖的山西西部,给予阎军以闪电式的打击,歼灭了大量坚持打内战,对曰寇不抵抗的白军,缴获了武器装备补充了红军,扩大了红军队伍。特别是在白区广泛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上述目的既已达到,红军于一九三六年秋从山
西班师返回陕北苏区。不久,阎锡山在受到重创后,派人秘密同党中央联系,要求我党派遣全权代表长期秘密地驻在太原。我党中央答应了阎的要求。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知道他已同共产党中建立了联系,阎锡山对于此事,采取了极端保密的措施,只限于他本人和他的外甥梁化之(大梁化之)两人知道和参预其事,就是连当时阎锡山的第一助手一一山西省省长赵戴文也完全蒙在鼓内。党中央、毛主席当时派遣了彭雪枫同志化名彭雨峰为全权代表长期驻在太原。彭雪枫同志是我党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少年时代曾在西北军冯玉样部军官子弟学校学习。大革命失败后,由党中央派到湘鄂赣苏区所辖的阳新、大冶地区红军中任大队长等工作。不久转移到江西中央苏区,先后担任过团长、师长、师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长征开始前不久,一直到遵义会议,担任军委作战局局长。遵义会议后,先后担任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司令员等职务。他是我党我军久经考验的政治上坚定,有十分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和社会经验的优秀指挥员。一九三六年“双十二”事变,我党中央、毛主席经过彭雪枫同志向阎锡山本人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争取、团结工作。
(二)
彭雪枫同志进驻太原后,他同延安党中央的电报是通过阎锡山所指定的电台同延安我党电台秘密联络的。“双十二”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军,加紧向华北入侵。由于我党中央采取了以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在这种情势下,被迫答应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当时,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急剧发展,我党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形成。党中央同阎锡山之间的联系也更进一步繁忙起来。双方达成协议,我党中央驻太原的代表同延安党中央之间,建立直接的电台联络。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派我率领一个电台,前往太原工作。一九三七午二月,在我们离开延安之前,毛主席曾亲自召见了我和我的爱人,在中央机要科长叶子龙同志办公室内,对我们作了关于我们到太原后,在秘密工作中应当遵守的保密纪律和我党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时应注意事项的指示,如坚持无产阶级立场,绝对保守我党我军的机密,保持我党我军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准接受党外任何人的馈赠等等。我们一行五人,有我和我的爱人(她是电台报务员)、译电员锺金辉同志,勤务员雷智修(现名雷义志)同志,以及他们的不满五个月的男孩罗会宁。事前由党中央交通机构的负责人张明远同志负责为我们化装为普通老百姓,由秘密交通员熊绍林同志护送,并由张明远同志亲自陪伴我们从延安出发经宜川附近到达黄河西岸。从山西吉县对面的黄河西岸,搭乘羊皮划子在惊涛骇浪中顺利地渡过黄河,经史村等地,从侯马乘火车安全到达太原。沿途因为熊绍林同志持有太原绥靖公署发给的恃別通行证,我们在旅店住宿和火车上都没有受到盘查和刁难。我们到达太原后,开始住在山西饭店内,彭雪枫同志马上来看望了我们。不久,我们以一个家庭的形式,住进太原城西新满城第三十号内。它是一座四合院,布置得像一个达官贵人的公馆。彭雪枫同志是户主,我化名岳公远,装成彭的表弟,译电员、勤务员都装扮成彭的亲戚。由于梁化之亲自交代了太原市公安局,不仅不向我们查户口,而且负责暗中保护。在住进去以后,我们马上把一部五瓦特秘密电台安装起来,天线是伪装收听广播电台的天线。按照我们在延安时事先约定的波长、呼号,我们电台同延安电台顺利地沟通了通报联络。我们电台的电源是干电池,干电池消耗完了以后,我们就到太原市内电料行去买。我们的“公馆”还请了王梓木同志的哥哥“老王”装扮成厨师。开始一段时间内,我们“公馆”唯一的来宾就是梁化之。后来,也只增加了一个山西省地下省委的女交通员徐福静同志,她的公开身分是太原市立医院的医生。同我们“公馆”相距很近。不到两里路的一条马路旁有一座三层的小洋楼,我们侦查到是日本的特务机关,它设有通报电台和侦听收报台,它是受到阎锡山、赵戴文的特別严密保护的。
(三)
一九三七年四、五月间,彭雪枫同志奉到党中央、毛主席电示,曾短时间内离开太原前往北平、天津去会见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北方局的负责同志,传达党中央的指示,井就地调查华北日寇、伪军和国民党方面政治军事动态。在取得第一手材料后,彭雪枫同志返回太原,立即奉命返回延安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请示。在彭雪枫同志先后赴平津和返回延安期间,我们奉令在太原坚守工作岗位。
(四)
彭雪枫同志在“七七”事变后不久,接受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从延安返回太原,着手筹建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有一天,彭雪枫同志派我到太原火车站去迎接从天津返回太原的北方局负责的刘少奇、朱瑞向志,因旅客拥挤,当时我对刘、朱不太熟悉,我没有认出他们,失主交臂。等我返回“公馆”不久,他们也就接踵来到。在工农红军于一九三七年八月二七十五日奉党中央、中央军委命令在陕西三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后不久,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二〇师和一二九师分途从晋西南、晋西北开赴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我们的“公馆’也奉命从新满城迁到太原市内的成城中学(该中学的刘校长是共产党员,日寇侵入山西后。在我党领导下建立有名的“师生游击队”,同敌伪军作殊死战斗,屡建战功)。我们在成城中学大门口公开挂上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牌子,正式公开办公。那时,彭雪枫同志和我们都脱下了便衣,穿上了佩有《八路》臂章的军服,并由延安派来一二九师教导营的一个排,大部分是老红军战土,担任警卫。党中央、延安总部委派彭雪枫同志为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处长,张震同志(他在“七七”事变前后来到太原,化名为张中天)任参谋兼总务科长,我任秘书兼电台台长。大约在八、九月间一个短时间内,曾三、赵品三两同志也担任过办事处的秘书。不久,曾、赵二同志因工作需要先后调离办事处。
办事处成立后,先后来到太原的,有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邓小平政委、程子华同志、肖克副师长等负责同志。程子华同志应阎锡山的聘请,担任山西省抗日救国民众动员委员会主任。当时,成城中学已停办,它的前半部为八路军办事处,后半部为山西省地下省委机关,前后两部有一扇小门相通。山西地下省委负责人有彭真、薄一波等同志。在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正式建立以前,张震同志曾奉命去济南,和山东搞统战工作的张经武同志联系,并与我党在当时韩复榘开办的“乡村建设”讲习所工作的同志联系,还传达了红军改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武装等问题。
当时,我党、我军在周恩来副主席领导下,在太原广泛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大体上的分工是周恩来副主席、程子华同志、薄一波同志等负责与阎锡山、赵戴文等晋军高级军政首领的最上层的统战工作;彭雪枫同志、肖克同志等作中层统战工作,对象是晋军部分高级将领、军政教育界和社会名流和中外记者;张震同志和我(在一个时期内还有曾三、赵品三两同志)作教员、学生等来访人员的统战工作。肖克同志在太原住的时间不长,他和彭雪枫同志曾向晋军军官练训班讲授游击战争战术问题。朱德、彭德怀和邓小平等同志只在太原作短时间的逗留,他们都住在办事处内。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又称第十八集团军)后,奉党中央、延安总部命令。从陕北开赴敌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三原出发东渡黄河,在侯马上火车,经过太原,一部分继续北上向平型关方面挺进,另一部分是改乘正太铁路火车向娘子关方向挺进。所有八路军部队都不在太原车站下车停留,而是直接开赴前线。办事处彭雪枫处长、张震同志和我经常到太原车站迎送。办事处经常派人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公署去领取枪炮弹药、军械、电台等通信器材和医药等。一般分工是枪炮、弹药、军械、地图、被服、医药器材等由张震同志去洽领,电台、电话机、被覆线等有线电、无线电通讯器材由我去洽领。我记得,我们从阎锡山的长官公署先后领到二三十部十五瓦特电台,领到后分发给途经太原的八路军部队。
一九三七年秋,我八路军一二九帅某部奇袭了阳明堡日寇的前线飞机场,炸毁了日寇二十四架军用飞机,使日寇侵华空军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这一辉煌胜利震惊了中外。在一个时期内,晋北前线日寇空军的轰炸、扫射大为减少。在我军奇袭阳明堡机场后不久的一天,有一个国民党空军少将来办事处,进见彭雪枫处长,他用热情洋溢的感激言词说,八路军奇袭日寇阳明堡机场的伟大胜利,使国民党空军所受到日寇空军的压力大为减少,他代表国民党空军前线司令部,谨向八路军前线部队的英勇将士致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七七”事变后,阎锡山把原来潜伏在太原城内的日本特务机关人员“礼送”出境后,我们办事处的无线电台仍然经常在收报机上听到有有用日本电码拍发电报的本地电台(按本地电台和远方电台,报务员在收报机上是很容易判明的)。我们把这一重要情况向彭雪枫处长及时作了汇报,认为在太原城仍然潜伏有日寇特务的秘密电台。彭处长立即向周恩来副主席作了汇报,周副主席随即向阎锡山当面谈到此事。接着,阎锡山装模作样地下令用汽车载上侦听电台,在太原城内行驶了几遍。事后,阎向周副主席说没有侦听到日寇潜伏电台,而敷衍掂塞了事。后来,在日寇占领太原城前一星期,由于战线迫近太原,彭雪枫处长命令我率领电台和办事处招待所以及一部分等待分配工作的干部,第一批离开太原步行前往临汾。在途中每日在到达宿营地时,我们电台仍然同有关电台保持联络,此时我们在收报机上仍然收听到上述用日本电码发报的电台在原波长上出现,但已经不是本地电台的信号,而是远方电台的信号了。在太原失守的那一天,我们仍然在行军途中,日寇那个电台突然销声匿迹,不再出现了。据事后了解到,日寇在太原城内潜伏的特务电台,是架设在山西省省长赵戴文的家中,是受到阎锡山、赵戴文的特别保护的。阎锡山、赵戴文等国民党高级将领通敌卖国的汉奸面目是铁证如山的。
在彭雪枫同志以中国共产党中央代表的名义在太原同阎锡山联络期间,奉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向阎锡山提出了释放被阎软禁的我党优秀老党员王若飞同志的要求。王若飞同志起先是在平、津、绥远一带负责党的地下领导工作。被傅作义逮捕关押的。阎锡山得知后,他了解到王若飞同志是曾经在我党中央担任过重要职务的有才学的人。他为了企图争取王为他效力,把王若飞同志从傅作义手中接到太原,许以优厚待遇。但是,王坚决不愿在阎锡山手下工作,要求将他释放,而未被阎答应。此时,我党中央、毛主席既已向阎提出上述要求,由于大敌当前,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阎为了自身的利害关系,希望同我党、我军进一步搞好关系,以对抗迫在眉睫的日寇入侵和减轻国民党蒋介石中央系对他的压迫,终于答应了我党中央的要求,解除了对王若飞同志的软禁,把王交给了彭雪枫同志,由彭派专人护送王若飞同志回到延安。王回到党中央后,立即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秘书长。在彭雪枫同志同阎锡山谈判过程中,除彭本人经常到王若飞同志的住所外,有时也派我去送党中央的电报和信件,以及传达口信给王若飞同志。
(五)
一九三七年十月间,国民党部队在忻口战斗中,遭受到重大损失,日寇节节进逼太原城。阎锡山扬言要死守太原城,他抽调在军阀混战时期,以坚守涿州三月驰名的傅作义将军,任太原城防司令官,在城墙上架设了近百门大炮,将四面城门紧闭,只留下一个朝南的城门设置布雷区的一条通路。结果,在日寇迫近太原城吋,阎锡山下令所部一枪不放,弃城南逃。十一月上旬,我奉令率领第一批八路军办事处人员,离开太原,步行前往临汾。我们没有弄到载重汽车运输,电台和行李沿途雇用老百姓的胶轮大车,全体人员步行前进。在第一批撤退的人员中,还有北方局刘少奇书记同行。在第一天我们刚离开太原城约二十里处,就遥望到日寇的二十四架双引擎轰炸机,向太原城内俯冲扫射,狂轰滥炸。据事后了解到,在那次轰炸中,八路军办事处的招待所原址和门卫均被炸中。周恩来同志和办事处留守人员,隐蔽在成城中学内预先构筑好了的简易地下防空洞内,门岗均披炸塌幸无伤亡。我们电台每日到达宿营地时都架设天线,同延安党中央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电台保持联络。因当时太原国民党的党政军机关纷纷夺路南逃,公路上人流、车马十分混乱拥挤,使我们徒步行军的速度很低。我们一共走了十天左右,才到达临汾城内,首先驻在八路军的总兵站,总兵站站长是杨立三同志。第二天,我们才进驻临汾附近的刘村镇。在行军途中,我们从电台获得太原失守的消息。
在太原城失守的前一天,周恩来副主席还坚持留在太原城内没有撤离。当晚,在日寇更加迫近,即将完成对太原城的包围,而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决定采取不抵抗,奔城南逃时,周副主席才率领彭雪枫处长、张震参谋等八路军办事处最后一批人员撤离太原城,第二天太原城不战而陷落于日寇之手。在周副主席等在最后时刻撤离太原城时,因四面城门已紧闭,只留下南门口有一布雷区的通路,当时周恩来副主席派彭雪枫同志和张震同志到傅作义的城防司令部与傅交涉,才由傅作义亲自下手谕,并派一名军官引导周副主席一行,从城墙外预留的通路,拿掉沙袋出城,乘坐预先开过汾河的车辆向汾阳前进,与谢嵩同志的游击支队会合。周恩来副主席在日寇步步进逼,太原城危在旦夕之际,仍然留在太原城内坚持到最后一天,他那种与抗日友军共患难同艰苦、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的精神,给我们部队和抗日军民,树立了崇高形象和伟大榜样!当时汽车驾驶员是阎锡山派来的,他告诉我们赵戴文、阎锡山先后都走了,而我们不走,他很为我们担忧。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新址刘村镇,距离临汾城约十五里。是一很 大的市镇。镇内驻有中共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八路军学兵队和八路军第一个炮兵团。当时,北方局刘少奇书记已同周恩来副主席回延安去了,北方局由杨尚昆副书记负责。办事处除在太原的原班人员外,扩充了编制,增设了政治处,主任是汤平同志,副主任兼组织股长是黎同新同志,宣教股长是李伯钊同志,保卫股长是黄国山同志,总务科副科长是周辉同志。学兵大队队长是何以祥同志,副大队长是谢忠良同志,区队长是方中铎同志。学兵大队行政上归办事处领导,政治上归北方局领导。炮兵团团长是武亭同志(武原籍是朝鲜,他很早就来中国参加了广州黄埔军校工作和北伐战争,对我军炮兵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政委是邱创成同志,政治处主任是袁邦光同志(即袁光同志)。学兵队除由队长、教导员任课外,杨尚昆、彭雪枫、张震等同志也担任讲课。有时也邀请民主人士、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先生到学兵队来作报告。李公朴先生所主办的全民通信社,记者中有周巍峙同志,还有一位姓罗的先生(已忘其名),他们在办事处伙食单位搭伙,他们中间的共产党员都编入办事处党支部过组织生活。一九三七年冬或一九三八年春,阎锡山主办的民族革命大学内,发生了一柱革命学生殴打托派头子张慕陶的事件。张慕陶窜到民族革命大学宣扬不抵抗主义的汉奸言论,企图瓦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该校的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革命师生与张慕陶进行了面对面的坚决斗争,群情激昂,在广场上包围了张慕陶,采取革命行动,予以痛打,张差一点被打死,最后才抱头鼠窜逃走了。事后传说革命师生在张慕陶住所搜出了手榴弹等武器。这一革命行动,在当时大长了该校师生的抗日士气,大灭了托振汉奸的嚣张气焰!在事件过程中,我曾几次见到民族革命大学的陈唯实教授到北方局去见杨尚昆同志。
(六)
一九三八年二月间,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奉命撤销的经过:办事处移驻临汾后不到半年,因八路军总指挥部(后扩编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在朱德、彭德怀正副总司令率领下,已由陕北进驻晋东南,八路军总部与阎锡山的第二司令长官部之间,已可以进行直接的联络,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把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撤销,将办事处所有人员一分为二,一部分留给北方局分配工作,另一部分由彭雪枫同志率领由临汾开赴河南省确山县以西七十里的竹沟镇。彭雪枫同志于一九三八年一月间,先期到汉口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向长江局报到接受任务。办事处干部、战士约六十人,由张震同志和我带领于一九三八年二月初,由山西临汾出发乘火车从风陵渡渡过黄河,乘陇海铁路经郑州,然后改乘平汉铁路到确山县的竹沟镇。从此,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在圆满地完成任务后,结束了它的光荣使命。我们这一部分转移到豫西确山县竹沟镇的同志,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中共长江局就近领导下,担负起了另一项积蓄力量,掩护河南省委工作,准备开展豫西游击战争,相继挺进豫东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光荣使命。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是我党在十年内战时期,在河南党地下省委领导下,周骏鸣、王国华等几位坚强不屈的优秀共产党员坚持在白区四面包围中的一个红色据点,组建了豫南红军独立团。是他们在党的领导和工农革命群众积极支援下战胜重重困难,坚持和保存下来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当时周、王等同志在河南省委领导下,利用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和当地工农群众有血肉相联的优越条件,在竹沟镇周围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竹沟镇是一个孤立的不到二
百户人口的小集镇。周骏鸣同志以其家乡南石滚河为中心建立了红色武装,按照国共两党协议,我党南方八省游击部队统一改编,我们到此前,他们已经改编、扩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由延安党中央派出了一批优秀长征干部与抗大学生,分别参加团、营连三级领导,于一九三七年下半年开赴准南路东一带敌后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皖南事变后遵照中共中央、毛主席命令即编入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我党我军随后就以新四军八团队后方留守处的名义,把竹沟镇变成了一个培养抗日游击战争干部、收集武装、训练部队的基地。这一弹丸之地,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先后派出了不少抗日武装奔赴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计有新四军第五师的大部,新四军第二师的一部,新四军第四师的一部,为在长江以北的敌后抗日武装斗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到达竹沟镇后,彭雪枫同志以八路军参谋处长名义处理八团队改编出征后善后工作,由王国华同志任八团队后方留守处处长,张震同志以留守处参谋长,我以秘书长名义,立即投入紧张的培训干部(开办了两期教导队),从剿匪中收集武装,训练部队的工作。一九三八年九、十月间,奉党中央、中央军委命令,分两批:第一批先遣队七十余人由肖望东同志率领,第二批本队约三百人以新四军游击支队名义由彭雪枫同志亲自率领挺进豫东敌后,在开封附近睢杞太地区同河南省委委员吴芝圃同志所领导的豫东军区抗日第三支队会合,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入豫皖苏边区,后奉新四军军部命令,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后再奉八路军总部命令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一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同志任司令员,黄克诚同志任政委。皖南事变后,奉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我们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在豫皖苏边区和皖东北地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日救国伟大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经张震同志校阅后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日定稿)
凡愿意参加革命历史校对同志可发信至:[email protected]>
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