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从布拉格到北京——三评布什六五讲话

火烧 2008-04-12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布什六五讲话中对自由边界扩展的立场,探讨从布拉格到北京的距离与历史方向,强调人权高于主权及民主国家团结的重要性。

从 布 拉 格 到 北 京

--- 三评布什六五讲话

作者  苏  杜    时间  2008-04-06

        从欧洲腹地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在现代空中交通条件下,只需要二十来个小时或更短,然而,在连任美国两届总统的布什先生看来,这一距离还是太远了。两任总统任期不过八年,但在短短的八年中,布什先生就将“自由的边界”扩展到了伊拉克,扩展到了前南斯拉夫,扩展到了前苏联欧洲部分的所有加盟共和国,但“扩展自由的边界”到北京,则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布什先生遇到了什么麻烦呢?

   是像在伊拉克、巴尔干半岛那样的军事占领不够势均力敌吗?不像。北京的军力是强大的,但如果与“联合国的多国部队”对阵,还远远不够,它虽然有几颗核弹,几架飞机,但它连一艘航母也没有。更何况,一旦打起来,它就会面对“四面开花”的处境,再强大的军力,也会穷于应付,难以维持。

   是像在伊拉克、巴尔干半岛那样的军事占领不够理由充足吗?也不像。布什总统、布来尔首相对伊国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言之凿凿,但是,战事已经结束五年,暴君萨达姆也在地狱中“安息”了两年,布来尔先生早已卸任首相,伊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连个鸟影子也看不到。理由不理由的,无关宏旨。

    那末,是不是“信念”方面有什么难以逾越的障碍呢?更不像。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毁于当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湼夫的“社会主义高于主权”。但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沧海桑田,“社会主义高于主权”早为“人权高于主权”所替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美国军事力量在巴尔干半岛的实践,已经验证了“人权高于主权”这一真理,要想在军事上解决一个国家的主权,一切“信念”障碍早就荡然无存。

        然而,我们仍然想弄个明白:会不会是“历史方向”在其中作祟呢?也不是。布什先生说,共产党国家曾信奉一种威严的意识形态,宣称它们掌握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它们为人民抛弃了。布什说,“历史的经验清楚地说明了一个真理:自由可以被抵制,自由可以被拖延,但自由绝不能被抗拒。” “扩展自由的边界是将全世界民主国家团结起来的一项任务和使命。” 显然,“历史方向”“历史任务”“历史使命”都已经全部转到了布什先生手中。

        布什先生是不是在担心其它问题呢?更不是,布什先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他甚至一连批驳了“有的人”五个方面的“担心”。对于担心“扩展自由的边界”会影响到与北京的“良好关系”,布什总统说,“我们良好关系的一部分就是可以公开地谈论我们之间的分歧。美国将继续与这些国家保持关系——但我们绝不会放弃我们的原则或我们的价值观。” 对于担心有人指责美国“将他们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头上”,布什总统说,“这一点经不起反驳。” 对于“担心结束暴政会打开混乱的潘多拉盒子”, 布什先生说,这是“敌人的反击”,正好证明了“自由社会成功对他们的威协”,是“极端分子认识到了民主的威力”。对于担心“民主会将危险的力量送上权力的宝座”,布什先生说,“选举并不总能带来我们希望的结果,然而民主并不仅仅是走向投票箱。人民不会为无休无止的暴力生活投票。”。对于担心“在全世界扩展民主太难,难以成功”,布什先生说,“这是老调重弹”,有些人认为柏林墙会永久存在,但历史的发展改写了这一切。

        那末,这就真的有点不可思议了,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住布什先生将“自由”“民主”“人权”三面旗子在整个地球上插来插去的历史脚步吗?

        有的。只要你不为“人奶教育”教育得幼儿一般天真,只要你脑袋里不装满了“衣食住行史”,你就会想起来或者学得到,就在1968年前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湼夫指挥“华约”20万军力、5000辆坦克在六个小时里占领了捷克全境,一举粉碎了捷共总书记杜布切克的“布拉格之春改革”,令“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一枕黄粱,“社会主义阵营”取得了胜利的同时,在中国,在北京,也正发生着令全世界目瞪口呆的大事件:中共主席毛泽东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到第二个年头。

        是的,军事占领是有效的,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高于主权”的旗帜下,还是在“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帜下,当几十万兵力,几千辆坦克,几千架飞机自由地突破边界,几千枚导弹倾顶而下,电子屏蔽了一切,一个国家政权要继续存在下去,不签订城下之盟,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人造钢铁之兽的胜利,无一不是短命的,无论它是插过“社会主义高于主权”的旗子,还是在插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子,因为这匹怪兽本身就没有生命。勃列日湼夫“阵营”的胜利,不就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三十年还不到就烟飞灰灭了吗?布什“阵营”的胜利,连他自己也喊得不底气十足,不得不面对营内至少六个以上的“担心”。但是,思想的胜利,主义的胜利,却是永久的,不灭的,最令一切反动势力束手无策的。毛泽东的文化革命,就是为了取得这样的一种胜利,他所做的一切很简单,就是将思想与主义直接交给民众。他从无数人亡政息的例子得出一个认识,将思想与主义民众,比交给领导集团更有力量,也更保险;如果只将思想或主义交给领导集团,说不定有一天就会造出比“社会主义高于主权”更威权的主义来。

        对于文化革命,毛泽东的战友反对的不少,三十二年过去,“彻底否定”仍是主流意见。这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很少有人会像他那样站得那么高,看得那么远,处置得那么正确。但奇怪的是,毛泽东的敌人却对毛泽东的文化革命认识和理解十分深刻和正确。这样的敌人中,布什先生就是出色的一个。布什先生手中何尝没有坦克,没有飞机,没有导弹,他何尝没有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多、最大规模地使用过它们,但他更认识到,军事占领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的, 他说,“为了对抗这一敌人,美国及其盟友采取了主动攻势,全面动用了军事、情报和执法能力。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冲突。就如同冷战一样,这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人类观念之间的斗争。” 他还说,“在反抗极端主义的斗争中,最强大的武器不是子弹或炸弹——而是对自由的普遍诉求。” 这简直是对毛泽东思想出色的解读,是对毛泽东思想深刻的理解。布什先生讲“自由”,讲“民主”,讲“人权”,构建他的“意识形态”核心,不远万里来到布拉格,接见来自五大洲十七个国家的“不同政见者”,不遗余力寻找各国的“民主活动家”,尽最大可能多地接见世界各地“持不同政见”的“企业家” “艺术家” “科学家” “诗人” “医生” “宗教界人士”,称赞“不同政见者”是“他们民族的优秀代表”,鼓励他们成长为“明天的民主领袖”,他甚至“反对单纯经济观点”,“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建立“人权守护者基金”,为“民主活动家”拨出了高于计划两倍的活动资金。布什先生的所作所为,不谛于毛泽东八次接见红卫兵,大串连乘车吃饭不要钱,大造反把皇帝拉下马,自下而上广泛发动群众,布什先生简直就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活学活用。

        的确,布什先生向共产专制国家的“意识形态斗争”,向北京“扩展自由的边界”,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成功。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史换成了“衣食住行史”,中小学生在接受着“人奶教育”。革命被“告别”,思想被“不包括”,革命党转换成了“执政党”。新统战频频“释放善意”,“新阶层”代表纷纷“踏上红地毯”,在“执政党”中“开拓发展空间”。国土安全,资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被“接轨国际”,被“北大也可以开垦出来生产种粮食”的豪言壮语所击倒。专政工具被用来“为企业家保驾护航”,“民主”成了“好东西”。黄世仁向杨白劳讨债是“天经地义”,农民工向“企业家”讨薪充满了“恶意”。基于贫富分化的“经济适用”,成了活人房、死人墓、稚童学堂、耄耋病床之上的“公平正义”匾额。布什先生的“自由边界”,像三十年以来的沙漠,步步逼近北京城,如果不是他得意忘形地忘掉了一点,他的“边界”就扩展到天安门了。

        布什先生很自信,他说,“自由的事业不会疲倦”,他说,“美国的影响是有限的也是有力的”,那末,他忘掉了一点什么呢?他忘掉了“立场”,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所最痛恨的“立场”。茅先生说的一点也不错,立场对了,一切才对,立场错了,一切皆错。布什先生学到了毛泽东的意识形态斗争,但他却永远也无法学到他的立场。毛泽东将思想与主义交给了民众,布什却只能将“自由”“民主”“人权”交给“不同政见者和民主活动家”,在掌握了思想与主义的中国民众中,这些“活动家”无论怎样地“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也只能不断地哀叹“解放思想为什么这样难”。当数以万计的断指农民工被“自由”地赶出“血汗工厂”,当无数亩土地被“民主”地“卖”给“外商”,当一条条河流被“分工”来排污,当一座座矿山被“人权”“重组”,当“新阶层”现罪不可追究、“旧阶层”原罪被“朱开山”化,他们的“石头与狗都落实了政策”,那末,为布什先生所称赞的“民族优秀代表热比娅”之流的“活动家”就为自己准备好了掘墓人,布什先生的“自由边界”就只好在北京以外打住,它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长城。这道长城,是由掌握了思想与主义的中国民众所筑成的众志之城。布什可以在李锐、谢韬那儿增长信心,可以在“旧阶层”的达赖、“新阶层”的热比娅那儿发现“优秀代表”,可以竭力寻找茅于轼、张贤亮这样的“学者”“作家”,但他在中国长城上,他的“自由扩展” “意识形态斗争”却只能是折兵断戟,碰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谓予不信,请看你们的航母一会儿这儿“例行出航”,一会儿那儿“例行列阵”,你们的议院一会儿要中国这样,一会儿“不同意”中国那样,而你们所竭力寻找的中国的“不同政见者与民主活动家”,却从来不对中国的农民工、少年工、黑窑工、智障工讲半个字的“自由”“民主”“人权”,完全失去了“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气概,就该明白,中国的用思想和主义武装起来的众志之城,不是东欧的柏林墙,也不是莫斯科的铁幕,“天鹅绒革命”摧不动,撕不裂,它在这儿无效,从布拉格到北京,没有什么路可以走得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