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民议官品制”-建设中国式民主之路

火烧 2008-03-25 00:00:00 思潮碰撞 1038
文章提出‘民议官品制’作为中国式民主的新探索,主张通过百姓监督官员品行,建立新型民主制度,强调道德标准与人民信任,避免西方选举民主弊端。

  好的吏治是政府挑选有才干的人作官,人民剔除其中品行恶劣的人。
 
  老百姓对政治家的施政纲领,治国策略是很难有正确的判断,即便请专家学者来也很难说清好坏。
  要说老百姓有天然的政治判断力是别有用心的蛊惑人心,历史事件一次次证明,老百姓是很容易被某种语言煽动起来,形成社会运动,德国的纳粹运动,台湾的民粹运动都是实例。美国开国之初,共和党人受够了国会议员民主的叫嚣,回答道:“人民终日受那些别有用心的寄生虫和马屁精的欺骗,受到野心家、贪污犯、亡命徒的欺诈和坑害,受那些不值得信任的人的蒙蔽,受到巧取豪夺的人的耍弄。要说人民在经常受到这样一些干扰的情况下,也不会经常犯错误,勿宁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神话”(《联邦党人文集》第七十一篇))。
 美国的国父们还有这么一段议论:“阴险的野心多半会用热心于人民权利的漂亮外衣所掩盖,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历史会教导我们,前者比后者更加必然地导致专制道路;在推翻共和国特许权的那些人当中,大多数是以讨好人民开始发迹的,他们以蛊惑家开始,以专制者告终。”
 即便在民主制度最完善的美国,选举制发展到今天又能怎样呢?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美国的大选已彻底沦为大公司的商品”。西方选举民主已经沦落到选秀民主,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演变成民粹运动。当然,老百姓对政治和政治人物终归有个正确的判断,纳粹总归会被抛弃,陈水扁民进党终于败选,但这一过程是漫长的,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失。老百姓只有从亲身经历中才看得清这些政客的嘴脸。其次,即便老百姓能认清这一伙政客的嘴脸,那么是否能认清另一伙,下一批政客呢?如今,台湾民众即便抛弃了民进党,却不得不选择国民党,难道国民党就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吗?
 
  西方民主制度的鼓吹者认为只有选举才能避免腐败。的确,反腐败是人民最迫切的要求,那么既能反腐败又能避免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有没有更好的民主之路呢?
  人民虽然对政治茫然,但老百姓对官员、公务员个人品行的好坏则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人民只有相信政府官员不以权谋私才能当好官,服好务。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是当官的最首要的官品。这同样也是各种政治制度所共同遵循的原则,是从政为官起码的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的新型民主制度可以借鉴汉代“选贤良”制度,这是自古以来的中国就有的民主政治-“贤能政治”。
  由老百姓选出他们当中的正直、耿介之人作为代表,由他们来监督政府官员的品行。这些选出来的“贤良”不去管政府行政举措,严格限制在只关心官员们有没有以权谋私的劣迹,有没有不诚信的行为。
  选出的“贤良”每年定期对主要政府官员和热点人物做品行鉴定,在品评官吏之初,先向社会公布考评名单,征求老百姓对这些官吏的意见,在考评时当面向他们质询。
  然后依据情况,打出信任、不信任、警告、调换岗位等多项结论,决定这些官员的仕途。
  可能有人怀疑这是否会冤枉了某些人?的确有可能,“贤良”不是法官,这也不是法庭。也不可能对官员定罪量刑,也有可能冤枉错怪。但他们是代表老百姓投信任票,而这种权力是人民付与的。对于官吏们、公务员们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做官也好,当公务员也罢,就应该道德标准超过常人,接受人民的监督和选择,为官者有义务让老百姓放心,有义务解除老百姓对其自身品行的怀疑,对于这种评价和处理是应该接受的。
   现在提倡“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光是宣传、教育是不够的,要用实际措施来让政府官员们真正触动,用这种方式教育政府官员:“权力来自人民,权力为人民所用,不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不会把权力交到你手上。”
 
   对于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贤良”可以随时传唤当事人。“华南虎”、“长翅膀的老虎”这类事件完全可以交给“贤良”解决。
 这种制度成立之初应先松后严,对官吏的品行要求逐渐提高。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要求官员们公布自己的财产,亲属工作收入情况。

  “民议官品制”这种制度是社会主义民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组成。社会主义民本主义政治比西方多党竞选制有更好的优势,更高社会认同度,将人民紧紧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幸福和繁荣之路。

 参见“贤能政治,中国自古以来的民主;民本主义,中国何以为中国的根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