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步轩《屠夫看世界》读后
陆步轩《屠夫看世界》读后
2007-9-17
当一个人不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的时候,
他就只好成为别人心目中的那个人。
这是夹在莆田学院图书馆藏书《屠夫看世界》中的一张小卡片,落款时间是“2006.11.22”。
原来以为是某个名人之名言被人抄录在此,或者是莆田学院某位学生或老师读后的感慨。其实这是书中陆步轩当年在北大求学时同一宿舍的同学“老白鸡”在得知同窗好友成为长安屠夫后写的网文《兄弟,我在这里》中的一句话, 2003年7月27日发布在“网易社区”。书中在第60页引用了这篇网文,读过之时没太大印象。可是快读完全书时,看到这张小卡片,细细读去,却令人感到字字如锥,心在滴血……
陆步轩,长安街头卖肉的北大才子,1985年以陕西省第十四名、长安县“文科状元”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专业,19岁却为人低调的他虽然没有像古人登科高中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样张狂,但仍有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无限欣喜。他在书中是这样写自己初到京城时的心情: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多少穷酸秀才梦寐以求飞黄腾达的捷径。我,一个来自大西北穷乡僻壤的山村穷小子,一旦踏上京师的土地,总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掐掐鼻子,撕撕耳朵,疼疼的不是梦境,于是心中神圣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就是首都,共和国的心脏!我在心里祈祷,但愿自己不是这繁华都市的一位匆匆过客,更不是南柯一梦。
谁知“南柯一梦”竟很快成为他一生摆脱不了的宿命,最后成为长安街头一个由于自羞而不得不向人“声言自己是文盲”的屠夫——用书中“作者简介”美言之,叫做“‘眼镜肉店’的老板”。如果不是被媒体意外地发掘,成为轰动一时的“大名人”,得以调入区地方志办公室“重新又成为一名正式的国家干部”,恐怕这辈子没有太多人知道这个诚信经营、脾气也大的卖肉郎,曾是中国最高学府中的“天之娇子”。
不要以为他像陈景润那样是个傻乎乎的书呆子。他的自述告诉我们,他并不是戏台上那种迂腐可笑的“陆夫子”。毕业时他本来可以分配到省城某中学任教,他因嫌当时教师地位低下而委婉地拒绝了。在求职于省级单位和西安市级单位屡屡碰壁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回到了家乡长安县。本来可以分配到长安报社,县一中,县二中,可他要么嫌人家是县级小报,要么“教育系统目前不打算考虑”。之后通过关系想进县城建局未果,分配到当时“似乎牛皮哄哄,国民经济综合部门,既抓经济,又管计划”的长安县计划经济委员会。因一时不能解决编制,人留在县计委机关,关系却下放(“借调”)在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而且“领导许诺,关系下放只是权宜之计,一旦有指标,马上调入机关”。直到“分流下海”,他并没有在企业上过一天班,而一直是县计委机关里的编外跑腿。
如果不是恰逢“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也许他会和许许多多被分配到小地方的名校毕业生一样,有个虽然庸碌但衣食无忧的“小康型”人生。可命运也许就是专门要和爱挑剔的人开些残酷的玩笑——和中国“经济改革”中成千上万的牺牲品一样,不甘寂寞的他在人生棋盘上再次错位。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党政机关一窝蜂,全民动手,大办企业,‘经理’、‘老板’成为最时髦的称谓”,于是在县工业局开出了投资三百万的空头支票并保证工资待遇一切不变的承诺鼓励下,他欣然下海——用书中的话说叫做“我是唯一一名心甘情愿下海者”——开始兴办实业。他虽然不是那个“长安通达实业总公司”的总经理,却也是公司里诸葛亮式的实权人物。不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生产的“三无产品”并没有帮他“先富起来”,而后投身装饰业也因弱肉强食、欺行霸市等种种原因始终未成气候,开个百货商店也只热火几天,最后竟“成为社会闲散人员,为生计所迫,拿起屠刀,街头卖肉”……
虽说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其实饱读诗书的文人从事各种“下品”的工作,自古以来就比比皆是。最有名是司马相如夫妻“当垆卖酒”。 只是文人成为屠猪卖肉的老手,乍一听的确有点“惊世骇俗”,因为人们很难将一个书生或文人与《三国演义中》那个黑张飞或《水浒传》里那个“镇关西”联系起来啊!
问题的荒唐并不在职业,而在过程……
十四、五年的时间,当年长安城里那个名噪一时的高考状元,当年未名湖畔那个踌躇满志的北大学子,变成一个社会底层中常见的那种“鬼”样人物:酒鬼,烟鬼,赌鬼……用书上的话说,麻将“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此还曾被治安联防队活擒过,“我们几个人被勒令站成一排,搜身,笔录,签字画押,末了,批评教育一番”。
与书前所附照片中那个意气风发的书生陆步轩相比,屠夫陆步轩“手上油腻腻,身上脏兮兮”,除了多了一副眼镜,与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肉铺老板几乎无异,甚至还真的被许多人认为是个“不识字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从人才高度”来看似乎已经完全“报废”了的一介屠夫,却能写出这数十万字的大部头自传,而且这么多年过去,文中字句仍然动人,笔下功夫依然精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愧是北大才子啊!
十几年来,由人变“鬼”,又由“鬼”变人——对于自己的苦乐人生,陆步轩在书中写道:“这是命,冥冥之中由上苍主宰。可能是屠夫转世,杀孽太重,也可能是祖上风水欠佳,冲撞了哪位神灵,降下这等罪责。”
把自己的人生归结于“命”,归因于“前生”,使人不由想起南宋初年那个浙江天台营妓严蕊在《卜算子》中写的名句:“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上网搜索了一下,有个叫“绿罗裙”的徐州女孩在其博客上发表的网文《任性的年纪》中,也引用了本文开头的那段话:“当一个人不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的时候,他就只好成为别人心目中的那个人。”
她的“个人简介”则是一段80后们典型的“惊人之语”——
如果有来生,就让我们做一对幸福的老鼠吧。笨笨地相爱,每天做的事是偎依在一起晒太阳。生一群小老鼠,冬天时大雪封山,就躲在温暖的草堆里上网。
呵呵,愿可爱而天真的“绿罗裙”们从此不再有机会看到这部北大才子长安屠夫写的“惊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