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钱多!人傻!速来!

火烧 2007-10-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中国股市泡沫形成原因,指出市盈率过高、监管不力及投资者盲目跟风等问题,揭示股市暴跌背后的深层逻辑,强调钱多、人傻、速来的市场现象。

    10月15日,在中共十七大开幕的当天,央行第八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9%逐步上调质13%)的消息也在这天使得上证指数平静地突破了6000点大关。三天后,大盘开始急转直下,直至10月22日。在之后的缓慢盘升后,沪深股市在10月25日又双双大跌,跌幅分别达到4.80%和3.13%,上证综指一度下跌近300点。两市出现普跌,跌停的个股超过400指,达到440指左右。在股市的剧烈震荡中,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开始惊恐了。中国股市这个绚丽的泡沫在飒爽的秋风中开始瑟瑟发抖。
    在股市奔上4000点的时候,关于股本市场泡沫的问题就已经被广泛地讨论,而这泡沫问题的根源又出在哪里呢?一般性的看法是与利息的相关度非常高。所谓资产有“泡沫”,一般地说是对资产的评估值远远超过了其合理值。在理想的状态下,对资产的合理估值就是其稳定的年利除以通行利率,亦即市盈率应是利息的倒数。所谓市盈率就是股票的市价与每股年盈利之比,这也是衡量一只股票是否值得去投资的最直观的指标之一。通常认为20倍的市盈率是比较适合于投资的门槛,这主要是基于比较常见的5%的年利率来说的。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它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也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进行融资,再就是向银行贷款。这三种方式都具有一定的替代行,所以这几种融资方式的成本也应大致相当。当企业以接近20倍的市盈率发行股票,大致就相当于以5%的利率借贷,这也是大致上是在剔除通胀因素之后,企业能从其他渠道融资的成本。当然,实际情况远较此复杂的多。首先是资产能带来得利润变动不居;其次是利率也会不断地变化:再就是通胀(银根紧缩)的因素:另外,在资本市场上对资产的供求关系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对资产的估值。当下的蓝筹泡沫不正是市场自发抬高这些品种的高估值得再发挥吗?国际市场上的一般估值体系认为,15倍的市盈率是一个全球成熟市场的均值,除去日本市场以及纳斯达克,全球大型市场2007年的市盈率鲜有超过20倍的,而我们却做到了!中国股市泡沫的生成就是在其他国家以15倍的市盈率来进行估值得品种,在我们的A股市场就得需要乘以两倍到三倍!如此背离成熟市场市盈率的估值,焉能不产生泡沫?
     记得几年前,吴敬琏说过中国的股票市场连“赌场都不如”,正是这个“连赌场都不如”的市场,老百姓的血汗钱被虚高的市盈率“连哄带骗”拉了进来,既然通过多做才能赚钱,老百姓的钱成群结队地从银行向股票市场大量流动,其上涨就又是理所当然的,最终,泡沫产生了。股票市场门前摆明了写着六个字:钱多、人傻、速来!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下:我们的监管部门在干什么?我们的监管制度到底合不合理?难道仅仅是专门下文要求“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防止不顾一切,盲目投资的非理性行为”。到底是投资人需要被教育还是教育者自身更需要反省和接受教育?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好的监管部门和强力的监管制度,有谁胆敢肆意欺骗投资者,不论是中介机构还是上市公司,轻则罚他个倾家荡产,重则判他个牢狱之灾,这样或许杜绝不了欺骗现象,但是一定会比现在的股票欺诈要好很多。看看最近宣布的南方证券案,再想想几年前的亿安科技、庄家吕梁,这些案子哪个不是数以亿计,可对他们的惩罚呢?老百姓要是偷窃一万元,等待你的将是数年的牢狱之灾,如果你从股票市场通过一系列的暗箱操作、欺诈,“偷”了投资者的一个亿,你可能会啥事儿都没有。这就是中国的股市!不怕整不死你,就怕你死得不够惨!

相关文章

  • 钮文新:中国金融业厚颜无耻
  • 任评说:不查场外融券股市未来还有危机
  • 温铁军等:金融资本“无祖国”与做空中国图谋
  • A股市场是如何走入混沌量子状态的?
  • 何新对近期股灾及经济形势的10点看法
  • 何新荐文:谁害了中国股市?
  • 朱永嘉:从中国古代在货币问题上的探索看当今股市暴跌
  • 钮文新:“阅兵”感想
  • 占豪:全球会爆发新危机吗?大国会联手救市吗?
  • 张庭宾 | A股崩盘救市崩溃真相:央行最糟政策内外双重"自残"
  • 钮文新:应对全球股市暴跌,中国需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