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主席词作  虞美人 赠杨开慧 1920年

火烧 2007-10-27 00:00:00 历史视野 1035
毛泽东1920年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词作,深情表达思念与离别之痛,展现两人爱情与革命志向。词中情感真挚,多次修改体现珍视之情。
           虞美人   赠杨开慧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1913年毛泽东和杨开慧相识,在长达七年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情。      
 据李淑一回忆说:“1920年……开慧和毛泽东共同的革命志向、共同的斗争生活使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正的爱情。……有一天,我们(指李淑一和杨开慧)在流芳岭下(福湘女中附近)散步,开慧告诉我她收到毛泽东寄给她的一首词。”这首词便是《虞美人》。它可能是作者在上海时写的。    
 

    这首于1920年写给杨开慧的词,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毛泽东对这首词又作了几处修改。1961年春,毛泽东将这首词交给卫士张仙明,说“这个由你保存”,又于1973年冬交给保健护士长吴旭君用毛笔抄清。这首词写得深沉凄婉,是年毛泽东去了广州,与杨开慧离别,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毛泽东直到晚年也对这首词极其珍惜,念念不忘,反复修改。在一幅手书中将“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改为“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将“剩有离人影”改为“倦极身无凭”,距创作年代已过去50多年,为何还要“数寒星”,眼前仍“剩有离人影”?可见杨开慧在毛泽东的心中是刻骨铭心的。大儿的牺牲,二儿的疾病,丢失的三儿一直没有音讯,使得毛泽东引起情感的伤痛,这“愁”也更含有对爱妻的强烈思念,望着西天残月,诗人流下热泪,眼前仿佛还移动着妻子的身影。

    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是几天后在中央苏区。当时毛泽东正在看《国民日报》,这张1930年11月15日的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让毛泽东心一揪。“前次率领女匪赤卫队,由赣窜入平浏一带,希图逞乱,经我击毙。然匪首逃循潜伏长沙清泰乡,经密告拿获至省。经清乡部审讯,对努力共党工作,煽惑妇女,扩大红军赤卫队,扰害湘鄂赣各地方不讳。已于昨14日下午1时,监提该女共匪毛杨氏一名,即赴识字岭刑场,执行枪决。”报纸从手中滑落。爱未死,人先去,肝肠寸断,怎能不“泪飞顿作倾盆雨?”让他怎能不伤心不寄情不抛泪?“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毛泽东仰天长叹,沉寂在无比悲戚之中。

    如果不是斗争的残酷,如果不是环境恶劣,如果不是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毛泽东是不会执意要杨开慧“就地坚持革命”的。结婚七年,从长沙到广州,到武汉,到上海,杨开慧无时不在尽一个妻子的责任。而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感情也是与天高比海深。有一个时期,有人认为毛泽东在杨开慧被捕期间,就已经和贺子珍在一起了,有人甚至谴责毛泽东。我认为这种谴责是肤浅的。试想,在那么一个特定复杂的环境中,作为一个健康英俊且又这样优秀并有着七情六欲的男人,身体的需求又岂能用“谴责”一词去苛求毛泽东?没有一个人能明白毛泽东的心境,没有一个人能了解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爱。至少,现在的人是无法能够理解了。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来天色总难眠,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尽,倦极身无恁。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多么委宛缠绵的诗词。诗词是情绪的色彩,是情感的流放,谁又能使一生豪放的毛泽东写下如此悱恻的词赋来?惟有杨开慧!

    1923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长沙去上海,即便是短暂的离别,也让毛泽东柔情万千,无限牵挂。在火车上,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贺新郎》:“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是恨,热泪欲零还往。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已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煮。”

    毛泽东是个情感男儿,内心世界十分细腻丰富,同时很好恋旧。他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把杨开慧放在心中的某个角落,并时常翻出,一有空就细细品味。1957年,杨开慧牺牲27年后,毛泽东64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竟然还能写出千古绝唱:“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须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杨开慧在福湘女中读书时的同学与好友李淑一问毛泽东“骄杨”作何解释,毛泽东说:一个女子为革命头都被砍掉了,还不值得骄傲吗?后来,杨昌济先生的好友章士钊读了这首词后,极其赞许,曾当面问毛泽东“骄杨”作何解释,毛泽东充满激情地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能不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