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什么是社会主义?

火烧 2007-10-19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从系统唯物主义角度解析社会主义本质,探讨其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形式,分析官僚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不仅是道德思潮,更是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

什 么 是 社 会 主 义 ?

《系统唯物主义纲要(初稿)》 » 现实观3 » 官僚主义社会运动2 » 归宿——社会主义

曹  曙

当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支配和使用的半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解决以后,人类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支配和使用的非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被彻底地解决了,即人类相应水平的生产社会化与劳动力支配和使用的完全非社会化、半社会化、生产资料支配和使用的完全非社会化、半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被一一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将发展到更高一级的水平。后官僚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支配和使用的完全社会化的条件下展开的,因此人们完全有理由称其为社会主义社会。随着官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人类社会将沿着自身发展的脉络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官僚主义社会的必然归宿。

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一种思潮和一种人们有权选择的主观的社会运动,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形式。当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区生产力的官僚主义形式或资本主义形式对其生产力的发展达到其顶峰时,其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便需要社会主义方向了;当其生产力的官僚主义形式或资本主义形式对其生产力的发展从其顶峰跌入谷底时,其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就必须接受社会主义了。谁不接受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不接受谁。

社会主义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目前没有什么问题的答案比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庞杂、更五花八门的了。如下图所示,这些答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既不从原始社会主义出发并经过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这三个点,也不经过官僚主义和参考共产主义,而是仅仅从资本主义出发、仅仅经过资本主义这一个点来制定答案、来确定社会主义的历史位置。他们有时候仅仅把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因而就把

>社会主义历史位置图

各种各样的仅仅是非资本主义的东西塞进社会主义;只因为与资本主义对立,甚至不惜把封建的东西也扯进社会主义。他们有时候还把社会主义臆想为“先进”的、因而也就能漂离其它社会形态而单独存在的社会,说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凡此种种,仅仅从资本主义出发甚至脱离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其它社会形态来认知社会主义,这是造成人们莫衷一是的根本所在。

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资本制社会这三者的根本区别是基于人们与劳动力关系的。在这三个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都是由剥削者占有和被剥削者不占有的;而劳动力则分别是由剥削者占有和被剥削者被占有、剥削者半占有和被剥削者被半占有、剥削者不占有和被剥削者被迫出卖的——即剥削者对被剥削者施行的人身占有、人身依附和饥饿纪律。饥饿纪律把人们与劳动力的直接关系拉平,使社会成员获得了对劳动力的权力平等,人类进入了“平等”、“自由”和“人权”的时代,但是它所肯定的是由于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权力的不平等所引起的对劳动力使用的不平等。资产者的劳动力可以直接使用,故可以完全给自己使用;而无产者的劳动力只能用于出卖且必须出卖,并且正是因为只能出卖且必须出卖,所以在这种法定的买方市场下只能低价出卖。结果是无产者的劳动力只能有一部分归自己使用,而另一部分不得不无偿地供资产者使用——剥削者“通过对物的占有达到对人的奴役”。

资本制社会、官僚制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三者的根本区别是基于人们与生产资料关系的。在这三个社会形态中,人们与劳动力的直接关系都是平等的,即都是自由社会或人权社会;然而,人们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则分别是占有或不占有、变相地半占有或变相地不占有、共同占有。共同占有把人们与生产资料的直接关系拉平,使社会成员获得了对劳动力的使用平等和对生资料产的权力平等,但它所肯定的是由于社会分工加上社会成员劳动力的差别而引起的对生产资料使用的不平等。这是因为由(主要表现为科技水平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社会分工还不能为每一个具有不同劳动力的社会成员提供最适合其使用的(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工作岗位的)生产资料,因此也就不能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劳动力都得到同等的发挥,同时也就不能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都得到相对平等的使用。社会成员的劳动力不能得到同等的发挥使社会劳动力不能得到相对充分的发挥,而社会成员所使用的生产资料不能得到相对平等的使用造成社会生产资料不能得到相对充分的使用,这是社会主义的暗疾,为其日后必然让位于共产主义埋下了病根。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是社会成员之间在(对劳动力使用平等的前提下)对生产资料关系上的权力平等,它表现为按劳分配——即表现为剥削的彻底消灭和社会成员因劳动能力的差别引起的消费社会财富的差别。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以往社会(尤其是官僚社会或资本社会)的最基本的东西。其实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在对生产资料关系上的权力平等这个最基本的东西是非常明了的宇宙逻辑,然而,凭借人与人对生产资料权力的不平等获利的资产阶级和官僚阶级总是利令智昏,对这个非常明了的宇宙逻辑横加否认或“没搞清楚”。其实循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很容易看出,贩卖和使用黑奴是人类处于社会成员对劳动力关系不平等的时代司空见惯的合法行为,但是当生产力的发展把我们带到社会成员对劳动力普遍拥有平等权力的今天来看,它如果依然存在的话,则是那么的荒谬、违法和摧残社会生产力。同理,对生产资料的买卖、占有和半占有在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关系不平等的今天(即资本社会或官僚社会)来看是天经地义的合法行为,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及由其决定的人们对社会的改造总有一天会把人类带到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权力平等甚至使用平等的时代——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时代,届时,对生产资料的买卖、占有和半占有行为将与贩卖和役使黑奴的行为一样地可耻、违法和毁坏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的后半段,面对生产力的发展所孕育出的共产主义经济萌芽,社会主义经济将表现出它的局限性——在对生产资料权力平等中享有较高劳动效率的劳动者不愿意为提高社会整体劳动效率而放弃按劳分配、他们从自身的劳动利益出发而抵制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平等及其按需分配所带来的较高的社会整体劳动效率。

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是劳动者专政。它先表现为(包括残留平无阶级或残留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民主——一种以往社会形态中从来没有过的、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上的、由不“掌握”政权的劳动者联合起来通过有效监督实现的“执”政;然后表现为在生产资料权力平等中获取较高劳动效率的劳动者阶层袒护自身劳动利益的专政。它的目的先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并继续长大,迫使官僚经济或资本经济处于残留地位并按生产力发展的标准不断缩小,使生产力得以健康和持续的发展;然后是不顾社会整体劳动效率地维护一小部分(因牺牲其它劳动者的劳动效率而享有较高劳动效率的)劳动者的劳动利益,不惜牺牲社会的整体效率,用摒弃剥削的规则来阻挡生产力按需分配的发展诉求。

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是劳动至上、创造至上、剥削可耻、聚敛可耻。它的表现是把不直接“掌握”政权的劳动者的“执”政融化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保证社会成员能自发地履行对生产资料的权力平等。社会主义文化是劳动权力平等的文化,它先是为了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服从于摒弃剥削的公共规则、把劳动权力平等的情感肯定下来,然后则希望把在劳动权力平等中享有较高劳动效率的劳动者阶层袒护权力平等的愿望永久地保留下去。

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是与时代科技水平相适应的唯物主义——即不断发展的、比辩证唯物主义更彻底的唯物主义。它首先的表现是从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不断总结出实施并改进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权力平等直至使用平等的宇宙逻辑、劳动者专政的宇宙逻辑和劳动至上、创造至上、剥削可耻、聚敛可耻的宇宙逻辑,从而保证社会成员不仅自发、而且还能自觉地履行对生产资料的权力平等;它然后的表现是自封为人类的最高思想,企图从逻辑上阻止社会向着实现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平等迈进。

总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成员之间在(对劳动力关系平等的前提下)对生产资料关系上的权力平等及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文化和思想,它表现为按劳分配(即摒弃剥削和肯定劳动差别)、劳动民主、平等文化和科学思想。

可想而知,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归宿,共产主义的本质是社会成员之间在(对劳动力关系平等的前提下)对生产资料关系上的使用平等及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文化和思想,它表现为按需分配、自由政治、自然文化和自觉思想。对生产资料使用的平等把人类对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即社会生产力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对生产资料使用的平等抵销了在权力平等的条件下因社会成员劳动力大小不同而造成的经济差别,把人类的经济平等推上了一个顶峰,人类经济及其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将结束并重生了——将上升到更高一级去了。

可以想见,人类社会从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是大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与另一小部分(在对生产资料权力平等中享有较高劳动效率并且不愿意为提高社会整体效率而放弃这种权力平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结果,而不是那种见物不见人的观点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由物质生产的高度发达和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所带来的自然长入。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结构及社会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其劳动关系,即社会劳动分工造成的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社会体系是构成其劳动关系和剥削关系的总和。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社会劳动分工、存在着不同的劳动阶层——上层劳动者、中层劳动者和下层劳动者。上层劳动者是在社会劳动分工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权力平等而享有较高劳动效率的阶层,中层劳动者是在社会劳动分工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权力平等而享有社会平均劳动效率的阶层,下层劳动者则是在社会劳动分工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权力平等而只能获得较低劳动效率的阶层。上层劳动者代表着社会主义超越官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下层劳动者的际遇则蕴含和体现着社会主义相对于共产主义的拙劣性。全体劳动者阶级与官僚剥削阶级或资本剥削阶级的斗争及其最终胜利,是社会主义取代官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直接动因;而中下层劳动者阶层与上层劳动者阶层之间的斗争及其最终胜利,则是社会主义让位于共产主义的直接动因。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前期,不仅存在着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劳动者阶级,而且存在着残留剥削关系、存在着残留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残留官僚阶级和残留平无阶级或者残留资产阶级和残留无产阶级。由基本的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阶级、残留官僚阶级和残留平无阶级或者残留资产阶级和残留无产阶级、(后半段的)各劳动者阶层以及不断进步的相应政治、文化和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的社会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运动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前半段,还会存在着残留官僚经济或残留资本经济,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前半段还存在着社会主义经济与残留官僚经济或残留资本经济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经济与官僚或资本经济并存时,无论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占了多么高的统治地位,但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与官僚或资本经济之间还只能按官僚制生产关系或资本制生产关系的规则“玩牌”,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全体劳动者还会受到残留官僚阶级或残留资产阶级的间接而针对全体的剥削;残留平无阶级或残留无产阶级则更是受到其直接而针对各体的剥削。社会主义经济与残留官僚经济或残留资本经济的矛盾表现为全体劳动者阶级亦即全体被剥削阶级与官僚剥削阶级(即官僚阶级)或资本剥削阶级(即资产阶级)的矛盾。虽然在社会主义社会初期这个矛盾还会很尖锐、还是人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但这个矛盾是阶段性的,它只表明而并不规定社会主义的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与社会成员对生产资料使用不平等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劳动者阶级内部非根本经济利益的矛盾,表现为上层劳动者与下层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中层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的前半段属于进步阶级,在后半段属于中间阶层。

社会主义的社会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它呈现为三个阶段,即孕育-产生阶段、建立―巩固―发展阶段和衰落-消亡阶段。那种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混为一谈(即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的观点和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向共产主义自然过渡的观点都是不符合辩证法的,都没有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而共产主义则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都没有清楚地看到从资本主义或官僚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是肯定与否定的矛盾运动——是由经济利益决定的反动的人与进步的人之间、曾经进步而后则保守落后的人与更进步的人之间的斗争。

事实上,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存在形式,它肯定的是人们对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权力平等,是按劳分配和劳动差别;它既否定人们对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权力不平等、又否定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平等,既否定剥削、又否定按需分配。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限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支撑的政治、文化和思想水平,人们还无法完全彻底地区分社会上存在着的按需分配这种共产主义的经济萌芽和私权剥削这种官僚主义的经济反扑,因为共产主义的经济萌芽这个“发展的第三阶段”与官僚主义的经济反扑这个“发展的第一阶段”“有形式上的类同”——都表现为否认权力平等的某些特权,所以,社会主义的人们还只能依靠按劳分配来屏蔽官僚主义剥削但同时也给共产主义的经济萌芽带来阻碍。例如,由于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这种权力平等条件下,按需分配和私权剥削都表现为特权,因而人们实在无法判定社会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诸如医院领导使用特权救助的病人中哪些是为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而进行的按需分配、而哪些又是不惜浪费医疗资源而进行的私权剥削,车站领导使用特权帮助的旅客中哪些是为提高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而进行的按需分配、而哪些又是不惜浪费交通资源而进行的私权剥削……,因此,在这种无法判定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靠坚守按劳分配原则来消灭特权、摒弃剥削,同时容忍对处于萌芽阶段的按需分配形成的挫伤,以求社会效率达到所能达到的高度。

事实上,社会主义的孕育-产生和建立―巩固―发展是劳动者与剥削者斗争并获得胜利的结果,社会主义的衰落-消亡和让位于共产主义则是要求进步的劳动者与保守落后的劳动者斗争并获得胜利的结果。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将在官僚社会或资本社会中孕育

社会从人为的无序向着客观的有序的发展过程,是既得利益者和绝对既损利益者之间(维护和反对的)斗争的过程;社会有序度的每一点提高都是通过绝对既损利益者相应的斗争胜利来实现的。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官僚制生产关系或资本制生产关系的替代是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与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结果。在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与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以政府和法律的形式组织着的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对单个的平无者或无产者说:生产资料归我掌管、是我的,你要使用,就必须接受我的剥削。以工会或其它非法形式组织起来的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对单个的官僚或资本家甚至是组织着的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说:劳动力是我们的,你凭什么低价占用,你要和我们一起搞生产就不许你剥削我们。于是,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与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围绕着各自掌握的生产力要素展开。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与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的斗争形式归结起来有三种:一是消极怠工和消极罢工,二是积极罢工和赎买,三是强制剥夺具体私权和没收实物资本。

组织起来进行斗争,是一切社会性动物甚至昆虫赢得斗争的制胜法则。蚁群、蜂群如此,狮群、狼群、猴群如此,人类更是如此。单个的旅客难敌扒窃团伙,因为扒窃者组织起来作恶;但是扒窃团伙斗不过警察,因为警察的组织比他们的团伙组织大,许许多多看似单个的旅客正是以政府和法律的名义组织起来免遭扒窃的。面对有政府和法律组织的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对手,单个的平无者或无产者是无奈的,只能忍受剥削,否则便无法生存。面对有组织的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即使是也组织着的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也只能根据双方组织力量的较量结果,选择减轻剥削、减轻多少、或完全放弃剥削,否则便也无法(以剥削方式)生存。

消极怠工、罢工:这是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毫无组织或组织力量非常弱小一类型的斗争。

积极罢工、赎买:这是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组织力量较小、中等或与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政府组织力量相近一类型的斗争。

强制剥夺、没收:这是平无阶级或无产阶级组织力量比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政府组织力量相匹敌甚至更强大一类型的斗争。

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一经组织起来,则必将也必须利用未被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剥削走的那部分剩余劳动建立起自己的社会主义企业。届时,社会中会并行着三种生产关系的生产组织的单位:官僚主义企业或资本主义企业以及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企业在内部践行着企业成员与生产资料的权力平等,对外则按社会成员与生产资料权力不平等的官僚制规则或资本制规则“玩牌”。这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胎儿”在官僚主义生产关系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羊水”中长大。

社会主义企业的利润对内表现为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积累,它体现了对生产资料的赎买;对外则表现为支持平无阶级、残留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对官僚阶级或资产阶级所进行的(如积极罢工等形式的)经济斗争,体现了对私权或资本的剥夺。

官僚主义企业的利润对内表现为官僚阶级对平无阶级的剥削,体现着官僚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变相占有;对外则表现为平无阶级和官僚阶级共同遭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它体现了资本对私权的剥削——对官僚阶级的直接剥削和转嫁到平无阶级身上的间接剥削。

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从内到外都体现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单位的巩固和扩张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形式

官僚主义生产关系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过熟时,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已经越来越难以从官僚主义生产关系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改良性的跟进中获得适应了——再跟进就会要了官僚主义生产方式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命。暴毙是个体或局部的规律,整体社会范围的官僚主义生产方式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死亡是从细胞开始的。旧生产方式体内无数个淘气的生产力和稳重的生产关系之间总是存在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张力,在张力较大之处,这种张力会把旧生产方式的元素扯成新生产方式的微粒。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些刚刚冒出来的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单位被吞噬了,另一些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单位又会从别处冒出来,趋势是越来越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单位会固定下来、巩固起来和聚集起来。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数量不断增加的、内在质量越来越高的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单位不断壮大,不断扩张,直至它们的“边缘”相抵,最后将官僚主义生产方式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排挤干净。届时,这一社会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让位于共产主义的过程开始了。生产组织单位是与社会范围相对的,相对国际社会范围,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便是一个生产组织单位;相对国家社会范围,一个行业、集团或企业便是一个生产组织单位。

当资本主义完成其全球化时,就是其让位于官僚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开始;当官僚主义完成其全球化时,就是其让位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开始;当社会主义完成其全球化时,就是其让位于共产主义或人类更高形式的开始。

人类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对官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替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均衡性使这一过程呈现出社会主义、官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的景象。这一共存的景象加之过程的漫长往往使短视的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但人们只要不怀疑资本主义、只要还能记起人类资本主义兴起时与封建主义和奴隶主义共存的景象,对社会主义的怀疑就会荡然无存。无论人类怎么折腾,历史都在默默地向社会主义前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