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有教无育

火烧 2007-09-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判当前教育过度应试,教学与教育脱节,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学生被分数主导,教育本质被忽视,揭示教育体制中的弊端与现实困境。

有教无育
    偶尔翻阅《杂文报》,看到2007年2月的几篇围绕《不要再批判中国教育了》写的文章,我觉得这些文章大多回避或者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把教育和教学搅混在一起,不置分辨。依我看来,中国现在的教育基本状况是,有“教学”无“教育”。

      我以为整个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经被妖魔妖魔化了很长时间了。教育主管肆意挥舞着“考试”这根魔棒,但挥来挥去,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在纯粹的应试“教学”的单轨道上快速奔驰。在这种应试教学的怪圈里,似乎教师的工作就是:走进“教室”,拿起“课本”向讲台下的静置的考试“机器”里,尽其所能地灌输更多更好驶向“考场”的油料,而后,与学生,学生家长一起期待着那决定学生甚至教师命运的“分数”。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教育——“应试教学”的全部精华,别的就都只能是“锦上添花”了。

   在“应试教学”的魔阵里,许多教师的所作所为,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其特点就是:简单而粗暴,只教书不育人,只言传不身教。不是他们不想育人、身教,也不是他们没有不止一次地说过并且写过,乃至做过一定程度上的艰难尝试,但在“应试教学”这个迷魂阵里,他们难以自拔,身不由己,不得不可悲的成为“应试教学”这口温水锅里慢慢待煮的“青蛙”。
    
       在这种应试教学的怪圈里,校长、老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上所有的人,全都把眼睛盯在“教学”上,“应试教学”上,盯在考试分数上,盯在成绩排队上。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便一切皆好,就可当三好,优秀,模范。也许也并不缺少比较合理评选条件,但那实纸上的,是看的,具体操作起来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形了,这也许就是改革开放式的当今社会最为耀眼闪光的东西了。他神力广大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学校其他教育工作与以应试成绩排名,达线率排名,有没有考试状元比起来,都变的微不足道了。所以,学校就只剩下“教学”——“应试教学”,说白了就只是“应试教考”了。考试,既关乎学生的命运,又关乎老师的前途(考核、评模、职称、奖金等等),那当然要唯考是瞻、唯考是抓了。所以,一个学校,把尖子生编成重点班,那是拳头产品。一般的班级,一个班有六七十名学生,只重点抓前二十名有考取希望的学生,后面的就都自由了,懂不懂会不会不要紧,只要课堂上不捣乱,不出别的问题,就上学放学的路上老回走着,家里教室里地随便呆着。那些学习不好又不愿意这样乖乖呆着的所谓问题学生,危险分子怎么办?简单,既然是害群之马,那就从马群里把他赶出去得了,开除。谁也没有闲工夫,语重心长,苦口婆心,推心置腹,耐心反复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了。家长会也许还有,但早变得“特色”了,只不过是教师表摆自己“教考”的能力和成绩罢了,更甚者,是暗示家长多主动为了孩子与老师“沟通沟通”“联系联系”。至于那定时不定时的深入家访,也早已成了遥远的神话。哪些问题学生,不上学没事干,于是纠集在一起在学校门口“骚扰”“滋事”并与校内的准问题学生、准害群之马内外呼应,直弄的学校的保安全部出动,才会平息一场“反学校”“暴乱”。
 
     这绝非是小说演义,这都是“合理存在”,真实的故事。

  在应试教考的怪圈里,老师从来没有机会教学生养成习惯,礼貌用语,对别人的帮助或好意道一声“谢谢”,结果就发生了“7月3日晚8点,在巴蜀小学六年级毕业典礼上校长廖文胜为486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并且深深鞠躬,然而大多数学生显得无动于衷,领完毕业证就扭头下台了”这令作者觉得难堪的一幕。(《杂文报》2007.7.24《校长可曾教会学生说谢谢》)我要说的是,绝不是校长、老师不知道应该教,怎么教,而是压根就没有多想这需要教,即使想到了不是也没有工夫教吗?那么多的课要上,那么多的知识要教,那么多的作业要布置,那么多的作文作业要批改,那么多的试卷要批成绩,那么高的达线任务要完成,那么高的奖金诱惑着要领取,那么多家长要请吃饭----------哪还有时间管这些鸡毛蒜皮得小事呀!大事、正事、难事还顾不过来呢!  

      什么是难事,育人的事才是难事,麻烦事,才是大事,才需要耐心,信心,更需要爱心,需要对学生的热爱。育人是关于把人培养成怎样有理想有追求,有人格有品德的人。育人体现在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十分广泛,而教学大多只局限于课堂。教人知识,比教育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待人接物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幸福观灯的等简单多了。而且教书和育人从来就是有机统一的,可我们的先行教育就是要把它割裂开来,只捡起最简单的挑起来,并且轻飘飘的走上应试教学的斜路,却舍弃掉了人的教育这个教育的根本,这个教育的灵魂。当然真正的育人也是最复杂,最费心思,最需要耐心,也最需要能耐,最讲究方法,最为精细的工作。

     于是,有人指责教育部是“教愚部”,甚至斥骂我们的教育主管是“汉奸”,是“资本主义世界在中国教育界的代理”,这些恐怕是有失理智的愤激之语,帽子似乎有些大。但若根据事实,量首制冠,也许戴上去就显得比较合适了。
   比如,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往往会重蹈覆辙,重落陷阱,重走回头路,人民就会重受二茬罪,重吃二遍苦,重新由主人变成奴隶,重新被剥削、被压迫。可是看看我们的历史教育吧。上海那套编了数年,仅用了不到一年的中学历史教材,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变相搞去毛化,去中国化,去民族化,实际上紧密配合的正是目下十分猖獗,颇为髦时的“去政治化的政治”的气候和形势。好在是个短命鬼,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还有,这几年的高考,把外语提高到与母语一样甚至超过母语的程度上,却把历史胡塞在所谓的:“3+X”的“X”里,不能不让人们怀疑,至少客观上已经让我们的青少年——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少学了必须学习的历史,没学好必须学好的历史,淡漠了不应该忘记的历史。在这方面,有时情形糟糕的令人不可思议。不妨讲讲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亲历的事实:前年,我在一所幼儿师范学校给学生上课,介绍有关时代背景时,曾问学生:汪精卫是何许人也?先后接连问过我所带的三个班近二百个学生,结果没有一人能够较好的回答,至少知道他是个汉奸,反倒有个同学嚷嚷说他是个民族英雄,完全一个云泥不分、黑白颠倒。我惊诧,我深思:一个没有沉甸甸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判断思考力作为根基的人,就可能不会是一个真正的民族的人、现代的人、思想独立自由的人,那就正好去做一个预备汉奸,一个待殖之民,一个将被外来的垃圾思想、腐朽文化侵蚀、污染、奴役、俘虏的人。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清华北大,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多少开放到西方、美国去了,我们简直成了为别人培养人才的“世界人才工厂”或者“周转站”了。而中小学生呢?我以为,如果他们不能自小从精神深层,逐渐深刻而全面了解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己祖国的历史,他们的爱国就可能是肤浅的,虚妄的。只有将历史文化中的民族的精神和思想注入他们的肌体,融入他们的血液和骨髓,循环在他们脉络,扎根到他们的灵魂深处,他们才可能更好的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坚守真理的信心、才能拥有真正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才能拥有捍卫民族尊严、国家独立,奋起抵御外侮的不屈意志和坚强力量。

  但严峻的事实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特别是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革命史,没有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教育,成为孩子们认识社会、把握世界的珍宝,没有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相反,他们却在欣欣然地接受着外族敌人所“抛来”再由我们的汉奸精英送给他们,旨在使他们的精神萎靡,信仰丧失、思想简单、行为放纵、人心涣散的思想意识、文化垃圾。看看,追星族的狂妄令人目瞪口呆,电视选秀的疯狂让人恶心。只要观照一下社会现实,美国中情局当年为和平演变中国而精心策划的“十诫”,其中不是有很多方面,已经变成了触目惊心的事实了吗?我现在也真的疑心,我们的教育领域,文化领域同经济领域那样,确实存在着“内鬼”,即西方国家利益的代理人,他们主导着局面,正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实现着他们主子的不可告人的阴谋———让和平演变在中国开花结果。我担心,如果中央没有强有力的反制措施,产业化的教育看重的依然只是产业、只是钱,教育整个一个失却免疫力,不论是公办还是私立学校,全都把“百年树人”的教育,用速速植木的方式,在“应试教学”的快车道上做加速飞驰,加上其他来自政治、经济方面的复杂因素,将使我们的教育,变得不是为了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不是为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不是为了提升民族素质,建设精神文明,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单纯的教学工具,或者恰恰由此成为反动派和敌对势力所渴望的那种教育,即为思想混乱、道德堕落、政治腐败、国家分裂、民族衰亡积聚破坏的力量,为外敌培养汉奸走狗,为外族培养关键时刻掉转枪口、反戈一击的斗士精英。

   教育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成为能够复兴民族、富强国家的教育,必须进行重生骨头、重长筋,新换血液、新长肉的革新,必须进行改革的改革,必须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如果说教育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那教育首先必须自己具有符合中华民族的、中国实情的特色。我们要学习参考别人的经验,但绝不是一味地不顾实际地搞什么与国际接轨,从而使中国的教育变得不伦不类、祸国殃民。比如死搬硬套的所谓标准化考试,英语连是母语的老外的成绩都考不理想,语文连原文化部长王蒙都考得一头水雾、一塌糊涂。我们又将作何感慨?教育要为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服务,就一定自己先有一个真正能够体现教育本质的,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际的,稳定而持续的正确的教育方针和策略,以及为实现这一教育方针所需要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必须彻底拨正“产业化”之反,从为了钱的急功近利的臭泥潭中奋然脱身,重新回到教育同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联系,教育为的是培养千千万万个有共产主义理想,有社会主义道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正轨正道上来。

   要改革教育,就必须优化教育整体工程,优化教育大环境。要把教育腐败,学术腐败,教育官僚,毫不留情地打入十八层地狱!
   
   把借教育之名而行谋取私利之实的一切利益链条、腐败网络击得粉碎!什么党校、函授、自考,都来个正本清源,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坚决砸烂那高挂着的羊头,甚至那些劣质的狗肉!

   但我深知教育之所以如此沉疴多年,积重难返,难道只缘于教育吗?比如腐败,我们必须从根本,从深层,从现有改革开放式的体制,全部、彻底、干净的反击、消灭,教育的的腐败才会跟着消亡,一个全新的健康的教育才会出现,我们才会迎来一个欣欣向荣的教育的春天。

   谈何容易,但要信念坚定,矢志不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