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评美军增兵后的伊拉克局势

火烧 2007-09-12 00:00:00 国际纵横 1030
美军增兵伊拉克后,局势未见好转,反而持续恶化。增兵计划未达标,训练政策失败,民族团结政府名存实亡,联军逐步瓦解。分析显示,美军增兵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伊拉克政治与安全局势持续低迷。

评美军增兵后的伊拉克局势


作者:刘恩照

 
   自从今年2月英国宣布从伊拉克撤军,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伊拉克增兵3万人,以冀围剿反抗力量,挽救伊拉克危机局势以来,有人认为伊拉克局势有所缓和,也有人认为危机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正在加剧。实际情况如何?请看下列事实。
    第一、美军增兵3万人计划,未能达标。
    美军目前在伊拉克的人数达到了什么水平?报刊报道的数字并不一致。有的称共有16万人。有的称16.5万人,还有报道16.2万人。即以 16.5万人计算,比原来驻军人数15万人,只增兵1.5万人,并未达到3万人的指标,不过仅达到了半数而已。原因之一是美军征兵计划连续达不到指标,兵源不足。其二是轮换回国的士兵拒绝再回伊拉克服役,逃兵增多,甚至自残以示抗拒。其三是伊拉克战场军人死伤日增,减员率很高。截止到2007年8月15日,美军在伊拉克已死亡3764人,受伤2万人,合计2.37万人,占驻伊拉克军队总人数的1/6。其四,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疲于奔命,路边炸弹、自杀性汽车炸弹和直升机被击落事件不断发生,到处是危险处境,战争综合症患者越来越多。
    第二,美国训练伊拉克军人的政策失败。
    美国在伊拉克“金蝉脱壳”的计划之一,是希望派出的美军更多地训练伊拉克当地部队,俾能担任起在伊拉克维持秩序的能力,以便美军能部分的或全部的撤离。但据报道,美国军事联席会议主席佩斯于2007年7月13日说:在美国增加兵力的同时,伊拉克军队中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军队却下降了,伊拉克的营级部队从5月份的10个营,减少到6个营,说明这一政策并不成功。
    第三,美国要求伊拉克成立的“民族团结政府”能力低下。
    美国要求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政府能够与伊拉克各派系、各宗教、团体合作,实现“民族团结政府”,共同管理伊拉克事务,改善伊拉克政治局面,以便美军能腾出手来或部分撤军,这一要求看来已经破产。据报道,目前马利基政府40名部长已有17名辞职或拒绝履行职务。什叶派萨德尔集团的6位内阁部长已于今年4月宣布退出马利基政府;8月1日逊尼派“伊拉克共识阵线”政府联盟的6名部长宣布辞职;由前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政治联盟“伊拉克名单”5名部长抵制马利基政府。因而马利基政府已成“跛马”,“民族团结政府”名存实亡。美国对马利基政府的希望破灭,美国朝野要求替换马利基之声四起。
    第四,驻伊联军的瓦解进一步深化。
    自从英国今年2月宣布从伊拉克撤军以来,英国在伊拉克部队驻区逐步交给伊拉克军队接管,9月3日英军把巴士拉的控制权交给伊拉克部队,英军全部5500人集结在军营等待回国。据报道美军要派出3500人到巴士拉接防。英军的撤离引起了美国的批评,认为“英军是在巴士拉失败,肯定会逃走”。因而英国国防大臣德斯·布朗和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予以回击,认为“没有失败”,而是“履行将伊拉克主权移交给伊拉克的承诺”。美英之间的矛盾加深。此外,韩国政府7月21日发表声明,年底之前从伊拉克撤军;丹麦政府7月29日从伊拉克全部撤军;此前葡萄牙、斯拉伐克也已撤军;罗马尼亚要举行从伊拉克撤军的全民公决。联军的瓦解进一步深化,“联军”日益变成了“孤军”。
    综上所述,布什向伊拉克增兵后,伊拉克局势并未好转,而且有继续恶化之势。白宫于今年7月12日发表“伊拉克增兵评估报告”,认为增兵并未达到设想的政治、经济、安全指标。今后美国的对伊政策走向,要看本月份美国在伊拉克指挥官戴维·彼得雷乌斯和驻伊拉克大使克罗克向国会的报告再作定论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