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是计划经济活的灵魂和纽带
毛泽东思想是计划经济活的灵魂和纽带
前两天在街上买煎饼果子,发现卖煎饼的大姐与众不同:别人接顾客钱时总是一把抓过,她则始终坚持用夹子夹,双手根本不与钱接触。
这实在不是记高招,要知道,早晨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她这样速度慢耽误赚钱不说,更重要的是大伙都火烧屁股似地赶着上班,万一碰上俩混球,真没准把她摊给砸了。说实在的,在这种狗食摊上吃东西的有几个讲究的,周围卖煎饼的不都是一手接钱一手抓煎饼吗,大伙彼此心照不宣:老百姓吗,就这命!
但这大姐一丝不苟地做着,手法娴熟,操作规范。我看的有傻,忍不住同她聊了几句:
大姐:“兄弟,告诉你一个常识,看大街上卖小吃的,凡是直接用手抓钱的,那都不是科班出身,一准半路出家的。”
我忍不住“扑哧”一笑:“卖个煎饼果子还讲什么‘科班’!”
大姐:“怎么不讲,这是食品行业啊!直接进嘴的东西不讲卫生行吗!”
我有点肃然起敬:“那您一定是‘科班’出身了?”
大姐面带得意色:“当然,我18岁就进国营食品店,主任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讲究卫生,要我们记一辈子。70年代的食品行业管得可严了,天天讲政治挂帅,又红又专,不好好干行吗!当时国营商店对员工的操作流程有一整套规范,不直接用手接钱是最基本的一条。”
“那你们平时给顾客气受吗?”我忍不住插了一句。
“气顾客?谁敢?”她睁大眼睛看着我,“天天讲‘为人民服务’,谁敢犯这个忌!”
谈到这,我倒有点糊涂了。我明明记得,刚改革开放初去商店买个东西经常要看服务员的脸色,的确让人不舒服。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确实给人僵化、生硬的感觉,所以老有人忽悠说外国商店怎么怎么好,进去就跟大爷一样。跟外国接了几十年的轨,进商店的感觉的确不一样了,可我就怎么也找不到当大爷的感觉。一看到那些衣着光鲜的俊男靓女冲我点头哈腰,我就感觉自已像只待宰的羔羊。此时我倒真有点怀念计划经济下的国营商店,就说态度差点,可我忍过那一时之气至少不用再担心挨坑了。买东西首先图的是东西本身,质量好是第一位的。如果某人冲我点头哈腰并要我付费的话,说实话,真不甘心!
其实仔细考证一下,我们会发现国营商店大范围出现“脸难看”的现象不是在“文革”搞得如火如涂的“浩劫”时期。恰恰相反,正是在某君上台后不再提倡“为人民服务”的开改前期。失去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计划经济体制就像一具被抽去灵魂的躯壳,丧失了生机与活力,当然会显得僵化与呆板。
所以说,毛泽东思想是计划经济活的灵魂和纽带,失去了这一法宝,不但经济体制的大厦会轰然倒塌,党也会沿着革命党-----执政党-----参政党的路线一路下滑,直至做为一个文化团体存在历史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