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咱们的知识产权地界儿本来就是重灾区
咱们的知识产权地界儿本来就是重灾区
何 必
2005年1月20日,英特尔在深圳市中院起诉东进通讯,指控其研发的语音卡产品侵犯了英特尔SR5.1.1软件中的“intel头文件” 这一知识产权,英特尔索赔796万美元。双方的纠纷引起中国知识产权学界的关注,认为这是英特尔公司在试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05年4月,东进通讯向北京市一中院提交反诉英特尔垄断诉状,双方之间的纠纷升级。然而,耗时两年的专利纠纷最终却以双方和解告终。(2007年7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如此新闻由头后面,是一群国内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对于这个案件及其意义的分析。从其讨论中可以看出,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里的困境,几乎也照样是无处不在。跨国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诉讼,高昂的诉讼成本将让中国企业很难抵挡,而诉权的滥用,也彰显出跨国公司在中国消灭本土竞争对手的决心。
事实上,如此这般的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讨论比比皆是。去年4月21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4月20日,一场非官方组织的“2006年中国企业知识产权论坛”在上海举行。讨论的主题是“让IP(知识产权)资产成为企业利润来源的驱动器”。美国惠普公司IP许可总监张涛说:“专利不仅是法律授予的被保护的权利,它更需要商业化,通过授权或者交互授权来实现市场的垄断从而创造企业的最大利润。”过去十年里,惠普共投入250亿美元进行研发,研发的结果就是不断的申请专利,继而投放市场,回收利润后再进行研发。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似乎更愿意在幕后推动美国政府向中国方面施压。诺基亚(芬兰)公司IPR战略规划部总监瓦里奥•雅利表示,作为欧盟的企业,他们并没有要求欧盟向中国政府施压,而欧盟也一直在观察中国政府加入WTO后在履行知识产权承诺方面的进展。但他认为欧盟更倾向于用温和的方式与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进行“合作”,而不像美国借用包括媒体在内的各种力量向中国施压。当然他也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更多地引导中国企业直接与外国企业交流沟通,“中国企业的主动性还不够。”同样来自欧盟的飞利浦公司,其中国公司总经理AzirHaque认为,欧美是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在观念和执行层面的巨大进步,中国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欧美在知识产权方面对中国的态度的截然不同,很令人琢磨。中国人对剑拔弩张的米国人动辄就抡起大棒进行警告和制裁的方式很是反感,外电也注意到,如果激发中国人的民族情感,那么米国人的做法所能够取得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当今国际上最火爆的说法是,欧洲人和米国人完全来自两个不同的星球,其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有着本质性的差异,米国人的暴力进取和欧洲人的温和守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不过,国人通过仔细的观察,还是看到欧洲人也并不是那么善良,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面暗藏着咄咄逼人的杀机。但比起自封为世界警察并要向全人类输出其价值观的米国人来,欧洲人以其含蓄古旧更容易赢得中国人的亲近感。相反,米国人的不可一世则招致中国人日益强烈的阻隔。由此产生的双方摩擦也愈演愈烈。去年6月26日快讯。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23日宣布,该署将设立新的知识产权办公室,并公布数项与对华贸易政策相关的人事任命。施瓦布称,美国将大力督促中国兑现在两国贸易上的承诺。根据新的安排,目前由服务、投资和知识产权办公室管理的知识产权事务单列,设立新的知识产权办公室,由助理贸易代表艾丝皮内(VictoriaEspinel)领导,现任贸易代表署副总法律顾问迈科伊(StanfordMcCoy)将出任知识产权执法方面的首席谈判代表。同时,律师行Arnold&Porter合伙人雷蒂(ClaireReade)将出任不久前设立的中国执法特别小组的负责人。 此外,艾丝皮内也将是美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职责包括世贸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范围内的所有知识产权谈判。同时,她还负责监管知识产权方面执行承诺的状况。每年的“特别条款301”审查报告也将由新的办公室负责。而出任知识产权执法首席谈判代表的迈科伊,曾担任贸易代表署的副总法律顾问,将负责新办公室的执法工作。施瓦布发出的声明说,迈科伊的工作重点将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同时,即将出任不久前设立的中国执法特别小组首席律师的雷蒂,将负责协调美国贸易署内不同部门,以处理有关中国执行其有关国际贸易的承诺,尤其是世贸组织的规定以及中国在美中商贸联委会的承诺。中国执法特别小组是根据美国贸易代表今年2月就对华贸易政策提交的全面评估报告而设立的。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成立一个以单一国家对目标的执法单位。
迄今为止,中美贸易领域的三大顽症依旧是贸易逆差、汇率纠纷和知识产权。刚刚到访的美国财长鲍尔森这次还会将知识产权问题摆到双方对话的桌子上。
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里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不忍目睹。即使在北京著名的中关村,贩卖盗版软件者对川流不息的人群里每一个看上去能够成为准客户者的如影随形令人不胜其烦。这种情况,只有美国相关顶级官员到访并可能进行检查时,北京警方联合城管等部门才将这些流动叫卖的小贩轰离闹市区,而一矣风头过后,一切又都恢复了原样。每天沿街非法散发的成百上千万张的小广告,内容几乎全部都与此领域的商业活动相关。
这也使得中国当局自得其乐地宣称中国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的喋喋不休总是差强人意。去年7月14日快讯,管理咨询公司合益集团(Hay Group)日前做得一项针对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高管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商业领袖普遍将中国视为各自企业的一次机会,但大多数人也担心,中国竞争者将窃取他们的商业秘密。调查发现,中国对进口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83%的商业首脑希望从中获益。大多数企业要么已经在华成立业务,要么计划在接下来的5年里进入中国。但是,高管们对中国的商业环境表示担心,其中最大的担忧是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阻碍在华获得成功的其它明显障碍包括腐败、官僚机构过多,以及法律体系不透明。近四分之一的商业领袖认为,对待外资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是在华经商的最大障碍之一。调查发现,高管们担心中国缺少良好的管理人才,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指出,他们在招募本地经理人时发现中国面临技能短缺。逾半数的高管评价中国经理人的沟通技巧比其所在国的经理人差,而近半数人认为他们的组织技能查。三分之一的人希望本国开展更多汉语教学,16%希望商学院课程包含中国的内容。合益集团董事弗兰克?哈特尔(Frank Hartle)说:“随着众多企业纷纷招募懂得中国市场和商业文化的领导者和经理人,我们在中国和各自国内市场都面临一场人才争夺战。”调查还发现,商业首脑们预计中国竞争者在未来3年对其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超过8%,使得全球性企业拥有一个实质性的机会。大多数人赞成废除一切对华贸易壁垒,其中55%呼吁政府推动与中国的公开贸易。
中国的吸引外资方面的不遗余力,在全世界也是空前绝后的。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而社科院张宇燕更是得到了外贸依存度高达90%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国外分析人士测算后得出的结果是,作为人口大国,原本应该在国际贸易占国民经济总量比例方面是个小国,可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这个领域里,却已经超过了人口小国的荷兰以及城市国家的新加坡,在全世界仅次于爱尔兰高居第二。这种国民经济对国际严重的倾斜和依赖,造成了中国经济的畸形,蕴藏着致命的危险。
中国各级委府对外开放对内压制的做法,导致外资可以在中国境内横行霸道,突破各式各样的地方保护,形成着与时俱进的治外法权。
而中国的对外贸易当中,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占据着其中的重要地界儿。货真价实的本土企业只不过在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三来一补领域为全世界充当血汗工厂的角色,而高技术产品几乎全部被外资所垄断。
即使如此,人家洋鬼子还是害怕中国人盗取其商业秘密,还是害怕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不力。
———————————————
中国反网络盗版工作“任重道远”
当局上个月在南京扫荡出售盗版光碟的商店。
中国在为期四个月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共查处案件436起,网络领域的反盗版工作"还任重道远"。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在星期四(2月8日)报告了当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的成果。
在这项从2006年9月底至2007年1月开展的行动中,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共查处案件436起,其中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案件361起,涉外案件近130起。专项行动中共关闭非法网站205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6起。
这是中国政府打击盗版活动的最新一轮行动。
阎晓宏表示,虽然行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斗争远未结束,网络领域的反盗版工作还任重道远。
中国上个月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1.37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预计在两年内,中国的网民数量将超过美国。
阎晓宏说,目前共有84万3千个中国网站,但他并无法估计当中到底有多少个网站侵权提供盗版内容。
“制裁力度不够大”
中国被认为是“盗版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中国政府近年也加强对盗版活动的处罚,但盗版电影光盘仍是非常普遍,一些好莱坞电影才上映了几天,街上的商店就有盗版光盘出售。
美国好莱坞去年就指出,中国的盗版电影去年使得全球电影业损失了27亿美元。
有评论认为中国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刑事制裁力度还不够大,刑罚太轻,无法有效遏制盗版活动。
例如,四川省酒城影院在2004年开张后,就把约400部电影上传到互联网上,但被发现后,影院却仅被处以一万元的罚款。
对此,阎晓宏表示,他理解一些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希望对侵权者严厉惩处的愿望,但国家版权局不是立法部门,而涉及到立法的问题的时候,版权局需要向立法部门提出建议。
他也指出,希望在日常管理中形成一个机制,出现互联网中的问题就要进行查处。
———————————————
看到了吧。中国治理知识产权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有着很大的难度。现在委府对于中国社会的治理本身,就带有部门争权夺利的成分,不管是审计风暴,还是环保风暴,抑或知识产权风暴,再不就是食品安全风暴,每一次抽疯似的“专项行动”,都把法律的稳定性变成了猴皮筋般的时张时弛时松时紧的把戏,而行动成果报告则变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鸣冤叫屈讨要权力的发布会。
而中国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与中国国民对中国社会的恶劣预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公信力荡然无存的情况下,人人自危得过且过。媒体报道,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八成来自国外。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外的申请占82%,且技术含量较高,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如在无线电传输、移动通讯、半导体、西药、计算机等领域;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占18%,且技术含量较低。有关人士表示,“82:18”突显了目前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所面临的困境。据统计,中国的9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拥有商标的企业也仅有40%,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很多企业“有制造没创造,有知识没产权”。
目前的中国社会,形成了与委府任期相一致的社会结构变迁,也就是说,每当新一届委府亲政,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格局、社会风尚、政治原则。如此局面里,企业根本不可能进行什么自主创新,无一例外都从事着朝不保夕的蝇营狗苟之举,所有的企业制度安排也都必须采取短平快的基本路径,推倒和而且一把一结,谁要是梦想能够在中国从长计议,那无异于自掘坟墓。
由是,中国的知识产权领域,也就不可避免地沦为全人类诟病的重灾区,其中透露出来自官方和民间共同的对中国未来的恶劣预期,以及在如此悲观主义大思路下的朝三暮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