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任何时代都不应该用双重标准
评价任何时代都不应该用双重标准
评价一件事情,谁都知道不应该用双重标准。比如关于恐怖分子,关于人权,美国人就一贯的是双重标准,凡是不和自己心意的,就是恐怖啊、没有人权啊的乱叫,却从来不说自己成天跑到别人家里,造成几十万、上百万人民的死伤,算不算恐怖、算不算侵犯人权。
美国人的双重标准,我们国内的一些人不知道是有意识的学习,还是无意识的无师自通,反正是深得其精髓,不仅评价一件事情,就是评价一个时代,也把双重标准用的得心应手。
改革前后,虽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调整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依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性质及社会主义的道路并没有变,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但在一些“精英”们看来,国家的性质边了,好象后三十年就不是共产党执政一样,否则,就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要把前三十年社会描绘的和地狱一样。不是刻意扣帽子,我真疑心这些人是不是对共产党有刻骨的仇恨。
这些人中,除了少数别有用心的和演分子外,我相信有不少是自以为是,自以为真理在手的糊涂人。这些人其实并不笨,只因为他们看事物总是双重标准,所以在他们眼里,事物总是和大多数人看到的不同。
比如,在这些人的眼里,可曾看到过前三十年共产党做过的任何好事吗?没有,一件也没有。不信,可以查看一下本坛个别网友的帖文(借机表扬强坛一次:现在可以查看所有历史贴文),除了在那里哭诉、痛斥外,还有任何客观的评价吗?没有。一件也没有。
这些人就没有想一想,在刚刚解放的中国,在一片战争废墟上,在全世界世界资本主义对我们进行军事、经济全面封锁下,在四、五亿人口要吃饭的情况下,还有谁能够比毛泽东带领的共产党做得更好?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今天批判、污蔑前三十年最严厉的那些人,并没有一个提出当时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这些人只会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当年的贫困,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共产党不在前三十年把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不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江何治理、农田水利建设,不进行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建设,到底行不行?对中国是功大还是过大?主席、总司令、总理都走了,他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在维持今天看来,人民是低水平消费的情况下,即没有给我们留下外债,也没有留下内债,更没有卖过地皮,只是留下了一份殷实的家底,让我们改革到了今天。这样的上一代,作为儿孙辈还不满足,良心何在?难道上一辈内外债一块借,大量的卖掉自然资源,寅吃卯粮,让人民过上几天所谓富裕的日子,给今天留下一个天大的债务,想改革,连个改的对象都找不着,就象今天的外蒙古一样,才算称心吗?
评价历史,应该用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应该是实事求是,而不是每个人自己观点的需要。
比如,我们能够看到改革前后物质财富的差异,为什么看不到解放前后的差异?能够看到过去的走后门现象,为什么看不到今天猖獗的腐败?只看到了过去所谓思想的禁锢,为什么看不到今天自由主义的泛滥?只看到计划经济的僵化,为什么看不到市场经济的盲目?只看到了过去所谓“牛棚”的迫害(似乎还没有人证明牛棚的生活待遇低于当地的农民),为什么看不到今天几千万的4050?……
过去有问题,现在一样也有问题。今天我们可以说“改革中的问题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如果这算是个标准的话,那么对前三十年应该一样的使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要靠强化社会主义建设来解决”。评价任何时代都不应该用双重标准,实事求是,应该是唯一的态度,也应该是唯一的标准。否则,无限放大前期的问题,全面否定前三十年的政绩,把三十年后新生的问题,都赖到前三十年头上,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想彻底否定共产党,不也是太没有出息的表现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