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他揭开了鲁能的盖子——记举报鲁能私有化的陈望祥

火烧 2007-07-13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陈望祥举报鲁能集团私有化改制,揭露其涉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鲁能集团被私人企业收购,引发中央调查,事件牵涉数百亿元资产,反映国企改革中的腐败隐患。

他揭开了鲁能的盖子

——记举报鲁能私有化的陈望祥

彭治国

    2006年5月,经营范围横跨煤电、矿业、房地产、工程建设、金融、体育等多项产业的庞大企业王国——位居山东企业榜首的鲁能集团,经过一年的辗转腾挪后,被两家私人企业——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收入囊中,共获得鲁能集团91.6%的股份。

由于鲁能集团拥有金马集团、广宇发展、鲁能泰山3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北京国源联合就间接成了上述3家上市公司的新主人。

    而对于这起涉及数百亿元资产的并购行为,地方国资委、国家国资委、中国证监会似乎毫不知情。

    2006年12月,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陈望祥上书国务院,反映鲁能清退职工股并引进两家私人企业股东的情况。这封信措词紧急,请求国务院成立专门调查组,查清这一事件是否涉及腐败问题。

    中央调查组去年底即进驻鲁能调查股份转让,4月底证监会宣布两私有企业收购鲁能失效。

    近日,我们采访了举报鲁能集团的陈望祥。就有关举报问题以及国内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对他进行了专访。

    《中国财富》  :您是什么时候发现了鲁能改制可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

    陈望祥:“鲁能”原本是山东电力集团下属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企业的总称。1995年刘振亚担任山东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开始,到2002年,他逐渐把山东省鲁能集团公司搞成职工持股。2000年11月,国务院下发69号文件,指出应停止任何形式的国有电力资产流动,对已经变现所得的资金应停止使用并予以暂时冻结;2003年8月,中央又下发国资37号文件,紧急停止电力职工投资电力企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重申违反69号文件有关规定的投资和交易活动一律无效。但鲁能方面继续违背这两个文件精神。那时候,我开始注意到鲁能改制的方向,害怕国有资产流失。

    2005、2006年,我不断跟国务院、国资委写信举报。他们回复说,非常重视这个事情。财经杂志调查后发现,2006年5月,鲁能方面果然把职工股退掉,转移到私营企业。

    到了2007年1月,中央很重视,来调查这个事情,我就放心了。

    [注:2003年初,《济南日报》发表《鲁能暗推民营化——31亿员工集资控制360亿国有资产》一文,在电力行业引起轩然大波。随后,中国投资协会会长陈光健就鲁能职工持股的问题上书国务院。 当年8月,国资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明确要求“暂停电力系统职工投资电力企业”。 ”(即国资37号文)]

    《中国财富》  :决定举报鲁能的时候,您有顾虑吗?有来自家庭、朋友方面的压力吗?

    陈望祥:也有人劝我,说,“你不要举报!算了把,年纪也那么大了,何必不好好颐养天年呢!”

     但我觉得这是我们电力行业的大事,不能眼睁睁看着高官运用手法来侵吞这么巨大的国有资产。我们任何一个共产党员、任何一个公民都应该起来揭发!

     我没什么顾虑,我是国网公司的离休干部,我有责任站出来揭发。我乌纱帽也没了,快八十岁的人,既不想当官,也没什么私利,我现在想讲些良心话。

    《中国财富》 :您是否知道国内一些举报举报人遭受到被举报者打压,甚至被关押,您在递交举报信后,是否考虑了这些后果?是否作过相应准备?

    陈望祥:我知道打压,事实上也有打压我的,我不害怕。我是48年入党的,快60年的党龄,是个老党员了,我应该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所以我不怕打压。

    《中国财富》 :从您递交举报信到这一事件被媒体关注和中央正式介入,有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您的生活有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周围的人对你的这种行为持什么态度和评价?

    陈望祥:1月8号早上,披露鲁能的财经杂志刚出来,国网公司就派人去收购,不让它流传到世面上。8号中午,就有一个自称为某报纸的记者,打电话到我家,开口就问:“你不怕自己是诬告?”我说,“我们有铁的事实,鲁能确实是私有化了,怎么会是诬告!”他又说,“那你就不怕这个事情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我说,“我们相信党中央、国务院,一定会把这事情查清楚!”他接着说,是不是我们见见面。我说不用见面了。

    再过几天,又有人打电话来,找我老伴,要我老伴劝我不要再搞了。他说,“我们都是国网公司的人,是自家人,自家人谈自家话。”我说,“这个怎么能叫自家人谈自家话,我是一个党员,我有责任揭发违法党纪国法的事情!”

     他又说,那你揭发也要通过我们往上面报呀。我就说,“你们会往上报吗?你们看财经杂志1月8日的文章没。有人侵吞国有资产了,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有共产党员的觉悟!”

     揭发以后,我不断收到电力系统职工的来信,鼓励我支持我,要我继续战斗。我也很受鼓舞,因为我背后有广大电力系统职工和广大群众的支持。

    《中国财富》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没有令您特别感慨和记忆深刻的事?

    陈望祥:现在我觉得,鲁能改制都是高层运作,很绝密。鲁能集团有关高层不是近几年才想到国企私有化的,他们蓄谋已久,差不多有10年的跨度了。

    另外一个感慨是:企业的高官掌握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我们毕竟是普通一个老百姓,我们要写信举报,要做不少辛苦的事情。
但我相信,我们国家毕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制国家,真理总是会站在正义一边。而广大的电力职工和社会群众眼睛也都是雪亮的。

    包括我这次有个深刻体会,一些媒体的小青年也是很有正义感的!许多人都做了非常细致辛苦的工作,通过这件事,我对我们年轻一代很有信心!因为广大青年和广大老百姓站在真理这边,对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哪个都痛恨,哪个都认为应该把他们揭发出来。所以,就像毛主席说的,“相信党,相信群众。”

    《中国财富》 :在您举报的过程中,鲁能的私有化并没有停步。此外全国范围,国企管理层收购(MBO)开始泛滥,您怎么看这个现象?您觉得支撑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陈望祥:我并不是说要反对国企管理层收购,但问题是国资委对国企管理层收购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但许多国企的管理层收购,都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事,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正是因为腐败盛行,才使得国企管理层收购泛滥,而有关部门监督不力,执法软弱,加上企业内部少数人策划,以至内外勾结,导致违法乱纪、国有资产流失的事情时有发生。

    《中国财富》 :“冰棍理论”是国企私有化的一个重要理由,但鲁能10多年,从只有5个人,几间办公室发展到目前的近千亿资产,这样的企业适合用冰棍理论来进行判断吗?

    陈望祥:鲁能是吃山东电力集团的奶水长大的。鲁能发展到目前的近千亿资产,用的是电力方面的资金,电力公司的担保,也增加了电价成本。

    我举个例子:鲁能集团下面一个鲁能燃料公司,他通过关系把山东电力集团的所有燃料包下来,每吨煤加几块钱,每年的利润将近可得到7个亿。可是成本却转嫁到山东电力集团了。山东省目前电价5角5分,比全国平均电价高一毛。实际上,最后这些成本又转嫁到山东广大的电力用户上。

    《中国财富》 :在全球化、改革开放这几个要素下,我们该怎么看待国有企业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国企真的只有被私有化才有活力,或者说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吗?

    陈望祥: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文件里确定,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都提到公有制是用股份制来体现。

    过去许多人所持理论是,国企只有被私有化才有活力。我不这么看,我拥护中央的十六大决议,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应该是坚持公有制,公有制不是说要国有独资,国有独资是需要改革的。除了少数和国家安全有关的国有企业搞独资外,公有制应该用股份制来体现。

     像我们电力行业,应以公有制为主导,可以吸收一些私有资本,但不能作为主导。特别是电网等服务性行业、公共事业。我们国家不能走俄罗斯私有化、寡头化的老路。

    其他国家比如美国,企业都是私人资本,但为什么没有问题,是因为他们有完善的法律体制和监督体制。

    《中国财富》 :现在证监会对鲁能股份转让的事已有正式结论,您能不能谈谈对接下来的调查抱有哪些期待?

    陈望祥:目前,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包括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都发表谈话,指出一些高官利用国企改革转移资产,这是“反腐败”、查处大案要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我觉得,所有这些事情,反映了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有资产流失情况。

    目前,证监会责令鲁能集团控股股东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整改,并于5月31日之前提出整改方案。我相信证监会一定会根据证卷法和上市公司收购有关规定,按照程序依法来审查国源联合集团提出的审改方案,彻底清查鲁能集团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