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读《野火集》有感——来自海岛的野火雄风

火烧 2007-07-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野火集》引发对台湾民主觉醒的思考,对比大陆发展中的问题,反思城乡差距与资源分配,强调社会变革与责任。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我只能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我对龙大侠的钦佩,她是一个没有战争年代的勇士,一个敢跟一切邪恶势力较量的勇士,一个为这个满目疮痍的社会争取民主的勇士。尽管大多数人已经麻木,而且亦有苟活于世的倾向。在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已经习惯了台湾50年代以来的30多年的乌烟瘴气。而龙应台在《中国时报》的“野火”栏目将现实大胆揭露,用自己歇斯底里的呐喊呼吁台湾人民,该觉醒了,也是该为台湾做点什么的时候了,而要改变当时社会的窘境并非易事,也并非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

  龙应台将台湾比做“染上梅毒的母亲”,她自小生长的台湾,这是一片母亲一般的土地。虽然母亲染上并不光彩的疾病,可这也是无奈之举啊。在那个没有民主,没有法制,没有人权的80年代,“母亲”为了养活自己的“儿女”,被逼走向文明的背后。龙应台可以离开台湾,可以远渡重洋,她是学者,可以去找适合做学问的宁静的,安详的地方,可是她不能,因为她有深深的使命感,她要用自己的声音来唤醒民众,为了母亲,为了将来,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

  如今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大陆,那个我出生的80年代,“我们的母亲”还在为自己的幅员辽阔,为自己资源丰富而沾沾自喜。也是那个年代在受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影响的余音未了,改革开放让一切都很美好,中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人们为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以。什么“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让祖国的美好河山被狂掘乱砍,还有在并不完善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思想意识走在前面的人为了掘“第一桶金”,“钻一切能钻的空子”开始了各自的淘金之旅。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社会主义变得很有特色,中国的一切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出发,中国的民众纷纷下海,从此,祖国的大片山林被肆意砍伐,无数的矿山被纵情开采,江河湖泊污水泛滥,二氧化碳逐年成倍冲向蓝天......

  20多年过去了,台湾社会已经基本实现民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强势,山野植被、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大为改善。再来看看步入新世纪的中国大陆,经济是发达了,可是这仅仅是国家有钱了,而真正的有钱应该是“藏富于民”;城市是在大规模扩建,可农民的土地被廉价征收或强行霸占了;中国的富豪已经屡屡荣登《福布斯》等各大世界著名世界富豪排行榜。想想,富豪是多了,农村还是那样贫瘠。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严重突出......

  我们的头脑已经被经济利益所蒙蔽了,我们的母亲也出现了“梅毒症状”,我们的政府也在口口声声治污、反腐、缩小城乡差距、增加社会福利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可收效如何,大家不妨避开经济的眼光来看看,我们的祖国是不是已经满目疮痍,而我们的“人民”也被卷入“经济建设”的浪潮中,绞尽脑汁地投机取巧、强掳奴工、假货遍地.......

  读了《野火集》,觉得里面的文章好像也是“写给大陆的”。这话不无道理。同源于列宁之暴力革命主张而起家的政党体制,总是有相似的地方。再说是同宗之族,社会的况味也必有相近之处。几千年来凝结的民族的劣根和顽劣积习,都差不到那里去。所以,读着龙应台的一些文章,只要将其中的某些地名人名抽掉,于大陆社会的境况来说,也是极有现实意义的。从这一点来看,龙应台也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