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毛泽东铜像
毛泽东铜像
楚 荷
韶山有毛泽东铜象。
每日,来铜像前鞠躬、献花者络绎不绝。0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上午十时,我随长株潭三市文化融城采访团,再次拜谒了铜像。随着一行人,献花蓝、三鞠躬礼毕,我绕着铜像,仰视了一会。正要离开时,一老者在铜像附近点燃了三炷香,虔诚地跪了下去,叩了三个响头。
这使我想起某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晚上,因友人邀,我到了这铜像前。当时,铜像前跪了许多老人。老人们手执香烛,点燃纸钱,嘴里念念有辞。我正疑惑着老人们念的是些什么,凑近了去。一阵风儿吹来,纸钱灰携着些儿火星,往上升去。老人们诚惶诚恐中,抬头望着飞起来的纸钱灰,竟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歌声苍凉而凄婉,仿佛在追忆着一段时光,又仿佛在憧憬着什么。
我的心震撼了。
我猜测着老人们的心思,抑或是因在他们的童年或者幼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后来,在毛泽东领导下,他们不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而且,由于毛泽东对最底层人民永恒的关爱,使他们有了人的尊严。抑或他们想起的并不是自身生活的变化,而是这个国家。那时候,这个国家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眼见着便要将几千年奋斗的一统江山,四分五裂。后来,这块炎黄和炎黄子孙们开创的国土,又横遭日本人的蹂躏。再后来,是国民党一日比一日腐败的政府,使得民不聊生。而这个国家,自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取得政权后,人民对国家的认知,一日比一日强烈,在中华的土地上,也再没有洋人敢横冲直撞,于是,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有了尊严,作为个体的这些老者们,在国家尊严的呵护下,有了“站起来了”的骄傲。我又想,抑或是老人们,想起了毛泽东的时代,是黄赌毒和贪腐几近绝迹的时代,因此,在老人们的眼里,毛泽东的时代,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稍许忘却的时代了。抑或是他们想起了毛泽东的许多故事:打补丁的衣服;和全国人民共过苦日子;寄钱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乡下教师;将爱子送去战场,爱子牺牲后,说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将爱子葬在他国;从井冈山一脚一脚地走,走了二万五千里,走出了人类壮举,走出了一种不朽的、能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我无法猜测,老人们还想了些什么。或者他们什么也没想,他们只是将毛泽东当作神来膜拜。而受膜拜的神,本身是永生的,是怜贫惜苦的,是愿意倾听芸芸众生的悲苦,并努力地去帮助着芸芸众生脱离那些悲苦。因此,神也就成了永远的希望,成了永恒。于是,我便觉得,老人们将毛泽东当作神,也就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旁人如果说三道四,还真是对善良老人们那颗近乎童稚的心的亵渎。
我敬重我们民族所有先贤。先贤们的故事,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使我们有了民族的骄傲。毛泽东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走了,离开了他挚爱的这个国家,他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的先贤。我相信,当历史一次次吹去尘封,还原给我们真实的毛泽东,应该比我们了解的毛泽东,更加光彩夺目。因为,在这样一个伟人身上,有着许多未被泯灭的童心。这种童心,或者会带来错误,抑或灾难,但,这种童心,加上他对他的先贤们理念的实践,不应该过多地受到批判:况且,他的心底,是如此地希望世界大同;因为他没有私心,便希望芸芸众生都没有私心呢?
毛泽东永远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平民灵魂上的一座丰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