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股市疯狂将引发中国社会剧烈动荡
股市疯狂将引发中国社会剧烈动荡
何必
上周末,央行同时宣布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这种组合动作确实不同以往,也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不少投资者认为,央行的这个举动是针对股市而来,股市将迎来大调整,然而,今天沪深两市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大幅波动。受央行三项金融政策打包出台的影响,21日沪深两市同时大幅低开,其中沪市比上周末收盘下降了148点,央行打出的“组合拳”似乎真的起了作用。不过面对上百点的跳水,记者发现,投资者却大都显得非常平静,既没有出现恐慌抛售的现象,也很少有悲观的气氛,而且前来开户的新股民仍是络绎不绝。股民:“应该没问题,现在外面的前太多,只要股民不恐慌就没事。”“那不可怕,前几天还跌过200多点呢,那还没什么利空呢,过了节就来那么一下,无所谓我觉得。”正像大多数投资者期待的那样,沪深两市大盘低开后快速拉升,刚过10点就首次翻红,显示出强劲的上升动力。证券分析师刘景德:“三个政策的出台如果对股市来讲,如果在相对弱市的状态,是一个比较大的利空,但是在大牛市的格局中,不会影响牛市的格局。”业内专家分析,由于新资金仍在不断入市,因此资金推动型市场仍会延续。刘景德:“从历史经验来看,像货币政策这样的市场调控措施基本上对股市造成太大的影响。像97年连续12道金牌才使股市出现大的调整。”广发证券北京总部首席分析师朱哲:“对股市向下打压的信号不是很强,因为管理层还是希望股市是一个稳步推升的态势。”不过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央行推出的“打包政策”并不是直接针对股市,但对于市场过热表现出的担心已经很明显,而这次的三箭齐发其实就是调控前的信号。银河证券北京学院南路营业部研发部经理孟京:“这次是大幅提高了存款利率,但贷款利率提高的很少,我觉得央行的本意是让从银行流向股市和楼市的资金能回流一些。”因此,一些业内专家认为这些政策还是会对股市造成一定影响,虽然牛市格局不会改变,但4000点向上的震动会加剧,同时股市的上升速率也会减慢,那些喜好短线操作的投资者尤其应该小心。(2007年5月22日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
上周五,央行选择在闭市后发布公告,提高存贷款利率水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人民币汇率交易幅度。此举一出,立刻引起了坊间哗然。央行史无前例同时打出如此组合拳,显现出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忧心忡忡;同时,更表现出在吴仪行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赴美参加例行高层对华之际,中国方面表现出一种强有力的姿态。可这种姿态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现实价值。
比如,扩大人民币汇率变动空间,这怎么看都是一个逗你玩儿的把戏,本币升值速度与如此空间是否改变毫无干系,即使是扩大的交易空间,人民币依然可以不疾不徐溜溜达达,甚至在今年降低了升值的速度。
人们也在猜测,周一开盘后,市场上会对央行这记组合拳如何回应。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现如今官民对立态势日趋明朗,官方的态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力抵制,到了“凡是官方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官方反对的我们就要用户”这种势不两立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股市的反应注定会在开盘后有所收敛,然后马上就会逆向而动。
果不其然,周一开盘后不过15分钟的指数回调,紧接着就强势上攻,将央行组合拳化为狗屎。
对此,坊间幸灾乐祸之声不绝于耳,更可以看到央行的挺身而出不过是充当跳梁小丑的角色。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早就不是依靠什么组合拳之类的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其失控局面的。
今天中新网报道,今日出版的香港《经济日报》刊载社评文章称,内地股市21日上演“盲拳压倒组合拳”,中央上周五晚破天荒地同时打出,包括加息的宏调三招后,内地股市昨开市后仅急跌十五分钟,便大力回升,收市更创历史新高。文章认为,中央要成功遏抑盲侠充斥的股市,方针不能再缓步、微调,必须出拳又快又重,才能避免未来出现大股灾、社会大震荡。不少市场人士原本预期,内地股市今周开市后,将出现一、两天调整,此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周三明言,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妥善解决金融领域面临的各种问题后,人民银行周五史无前例地,一举推出三项宏调措施。对中央遏抑过热股市、经济的明确决心,内地股民的响应亦是明确的,就如一名内地股民所言:“入市良机!”中央宏调三招的组合拳,换来只是股市昨日调整十五分钟,其后上海综合指数更创四千零七十一点的收市新高。这对中央是一大警号,因这反映内地股市充斥大量心口挂着勇字的盲侠。内地居民憧憬,在北京奥运前,中央为维持良好社会气氛,不会重击股市,股市是有买贵无买错,故愈来愈多新手受不了暴利诱惑入市。单是过去四个半月,新增股民便达二千万户,令股民总数达九千八百万。在这样的盲拳下,那些看出中央调控决心而沽货的老手,昨只赢了十五分钟,便被如雨盲拳击倒,未来可能只得放下理性分析,转軚跟随盲流涌上。此情况十分危险,一如外国股市牛市第三期的消耗式上升,虽然资深股民已对股市升渐感戒心,但大量不懂股市、不识风险的新手受暴利引诱而涌入股市,将股市急速推高,直至崩塌。文章建议,面对千万计盲侠,中央一贯缓步、微调的宏调手段,只是杯水车薪,更损害中央政策的权威性;加上愈来愈多一般民众,以身家、物业押注股市,股市愈迟调整,泡沫爆破的打击愈大,严重威胁社会稳定,相信中央惟有转变策略,以快拳、重拳迎战盲拳,务求遏制燎原大火。
实际上,央行也乐于看到其政策失灵的结果,借以摆脱自身的责任。
其实,针对当前中国的乱象,国际上早就有声音提醒将会有措施出台。去年8月7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德意志银行近期发布中国策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进一步货币紧缩的可能性会超过市场预期,但此紧缩措施可能无法对各股票指数产生显著影响。该报告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9.9%。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五个原因导致货币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增大。首先,中国五月份的商品贸易顺差达到13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次,货币乘数在稳定增长;第三,由于发行量激增,央行票据的发行成本将持续升高;第四,CPI通胀率最近几个月在逐步上涨,从2~3月份的1%以下提高到5.4%。最后,发改委的基调出现变化,近期称政策顾问现在支持进一步的利率上调,与2、3个月前更为温和的立场对比鲜明。不过,报告仍然认为,进一步紧缩举措可能无法对各股票指数产生显著影响,因为它们已经被强劲的利润增长、高位油价以及税收统一等近期的积极因素所抵消。此外,报告上调了对年度投资和净出口增长的预测,因此中国今年GDP增长将达到9.9%,2007年则为8.9%。
德意志银行所分析的那些元素,到了今年恶化的趋势愈演愈烈。而从去年底开始的股市狂潮,更是像吸铁石一般将越来越多的国民拉入了股市。媒体不断报道,股市开户数又创了什么新高,某几天的开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开户数总和,折射出国人对股市的趋之若骛。
这种局面里,太多人模狗样的分析师纷纷抓耳挠腮于“看不懂”;而乌鸦嘴注定是要倒霉的。在网上,谁要是对股市走熊发出警告,会被当作是不共戴天的死敌群起而攻之。
今年的2·27所表演的黑色,让全世界为之大惊失色。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的相关内容。
2007年02月2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48北京时间 02:48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股市暴跌 影响波及世界
中国股市暴跌波及全世界
中国沪深股市周二(27日)暴跌,创下10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其影响波及全球股票市场。
中国上海和深圳股市周二都暴跌了9%左右,沪综指从开盘的3048.83点跌至收盘时的2771.79点,跌幅达8.84%;深成指早盘开于8620.86点,报收于7790.82点,跌幅达9.29%。
分析人士指出,以前对世界股市几乎毫无影响的中国股市这次明显引导了全世界的"挤泡运动",全世界的股市都跟着跌。
截至周二下午,英国金融时报指数下跌143.7点,跌幅2.2%,报收于6,291点。德国Dax指数下跌2%,法国Cac指数也下跌2.6%。
周二早些时候,香港恒生指数跌了1.8%,而东京综指也跌了0.5%。美国股市开得晚,它今天的走向自然更值得关注。
暴跌原因
中国一些分析师认为,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基金赎回压力徒然增大,基金公司只有变现已经涨幅巨大的重仓股,来应对赎回潮,基金的杀跌,引发了市场恐慌抛售。”
还有消息人士透露,央行考虑加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可能离任、基金收益征收资本利得税、保险资金被要求减仓等因素促成了本次大跌。
西方投资人士则认为,投资者担心中国经济泡沫的破裂,是导致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
许多投资者担心,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中国政府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股市投资的限制。此外,银行加息也将影响股市的走势。
中国方面也始料未及于中国股市变化会对全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旋即于次日赶紧放出利好消息,对利得征税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可以说,早就横征暴敛习以为常的委府,在蝴蝶效应之下,不得不屈从于国际压力,放弃对国内股市区域性的横征暴敛,同时,也放弃了对股市治理的责任。
今年3月初,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公开表示,在股市方面,中国正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和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但与外国股票市场相比,中国股市规模还比较小,人民币也没有实施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因此,中国股市对世界股市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其它国家股市出现波动,应当从自身找原因。这说法正面反驳了上周(2月27日)指中国股市构成其它国家股市跌幅的说法。
可推卸责任已经是轻车熟路的委府官员的说辞,如果反过来理解,倒是很百发百中的。
即使在经历了诸如4·19行情下跌这样的情形,人们还是万众一心眉飞色舞,对中国股市的长期走牛信心百倍。分析认为,股市走“牛”,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本面支撑。二是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一些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上市公司的质量有所优化,业绩逐渐提高。四是社会资金充裕,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2007年这些积极因素依然存在,总体上向好发展。但必须看到股市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金融创新的品种还不够多,投机风气仍较浓,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还需要增强。
龚方雄在其“中国资本市场处于结构性牛市开局之年”中,也喜不自胜地提到,在未来几年中,整体宏观经济可望保持稳定增长。原因如下:第一,管理层激励机制的逐步改革和完善。第二,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比如股票同时在A股和H股两个市场上发行,或是A股公司到H股上市。这种上市模式将有利于A股与H股两个资本市场市盈率的提升。第三,股权分置改革后,一些母公司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这是非常自然的发展,母公司注资这个形式对股市很重要。第四,企业所得税改革。整体而言,这将会给国内很多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税率环境。根据世贸组织协议,内外资将共享一个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如果在市场准入方面内资和外资没有什么区别,而内资企业面临的税收却比外资多很多,这对内资企业显然不公平。所以两税合一,以及企业所得税减免,尤其对内资企业的减免,将有效推动经济增长。总体来讲,这些结构性因素将使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牛市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今年只是结构性牛市开局之年。
……
人们大多是喜气洋洋乐不可支,仿佛只要肯挪动脚步到营业厅开一个户,剩下的就是大把大把数人民的币没事偷着乐的份儿了。
以我这等悲观主义分子的立场,是看不得别人发财的,就如同鲁迅笔下那个容不得别人家添丁公开宣称“这个孩子是要死的”那样,对于股市的疯狂看不顺眼。
于是,我更是注意到,有冷静的发问:2005年4月29日以来,中国证券市场最有意义的变化,莫过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行,其价值毋庸讳言——只有在股票全流通时代,股票市场的市值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但除此之外,中国的证券市场还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不是已经摆脱了“政策市”特征,真正成为主要靠市场力量驱动行情变化的证券交易市场?是不是已经建立起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使大量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逐步退出市场,而股价上涨的都是那些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已经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大规模减少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健全乃至严重造假行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是否已经出现大幅上升?证券公司产生全行业风险的制度根源是否已经消失?央行行长周小川所希望的通过资本市场发展来提高整个经济直接融资比重的目的,是否已经实现?答案可能并不乐观。迄今,证券市场的行政性力量仍然足够强大,中国股市仍然是“政策市”,一些官员对于股市的积极性展望仍然可以让市场人士激动乃至信心倍增,进而使得大盘上涨;市场上仍然存在不少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在指数整体上扬的时候,不少被标有“ST”标识的上市公司,其股价也在上涨;信息披露不完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源乃至财务造假的情形时有所现,上市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仍然道路漫长;一些问题券商的重组工作虽已完成,且大多数券商在牛市中都已扭亏为盈,但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和客户股票的制度根源仍然未能彻底铲除;虽然股指一路上涨,但今年7月份中国股市才恢复融资功能,只是依靠几只大盘股上市创下了不菲的融资额纪录,远远谈不上已经提高了直接融资比重。
被中国社科院剥夺了行政权力的易宪容也对中国股市发出了看空唱衰的言论:“投机者和热钱在炒了石油、铜等大宗商品后,再炒高房地产价格,等到两个泡沫要灭掉的时候,现在又开始炒股市了。我认为,全球资产价格都出现了泡沫,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泡沫之大非常危险!”“香港作为一个成熟市场,流通市值12万亿港币,而中国A股流通市值是2万亿元,前者是后者的6倍;但是,香港的交易量每天在三四百亿港币,而中国A股的交易量现在上了800亿元,这不是炒作投机是什么?”“再这么炒下去,A股就会炒死掉。通货膨胀率已经失真,完全被资产价格替代了,现在必须尽快升息,打压资产价格。”
而这些声音根本顶不住财富效应之下浩浩荡荡熙熙攘攘蜂拥而至的男女老少们对一夜暴富的急不可耐,股市疯狂程度节节攀升。尽管包括温家宝在内的高官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警告股市的风险,可广大国民无动于衷置若罔闻,依然在股市上歌舞升平。
今年5月初,香港大公报刊载评论文章称,内地股市近月已陷疯狂状态,出现泡沫状况可从几方面看到:(一)升势过速。在“二二七”后股市涨势更强,如上海综合指数由低位至今已升约千四点,超过五成,单在四月份内便上升约二成。(二)民众大举入市。近期开户数目每日突破二十万,投资基金一出便被抢购,在五一黄金周假期,不少人放弃旅游而专心看股市书或上股市课,为开市“备战”。(三)各类股票鸡犬皆升,平均P/E值已超过三十倍,一些股份更超越百倍水平,位高势危。
这种危如累卵乃至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委府却依然保持着不作为的态势,软弱无力地由央行出面象征性地表演了组合拳那样的花拳秀腿,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再一次把哪怕表面上“又好又快”的发展指导方针束之高阁,在实际上让位于增长拜物教。
到了本周,随着央行组合拳的失效,人们更是看到了中南海不出政策的现实情况。
外电分析,一旦股市崩盘,受到最大影响的将是推动股指攀升的中国普通股民。但若中国股市显著下挫,海外市场也的确无法置身事外。中国股市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多数投资者都是新股民,他们无视下行风险,将绩差股作为投资对象。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经济学家陶冬在本周致客户的研究报告称,如果中国股市剧烈回调,将可能引发社会动荡。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梁红则进一步指出,政策推出的延迟将带来严重影响家庭的财务状况、恶化收入和财富分配、导致资本市场改革倒退的风险。
到了现在,国内外日益紧迫呼吁中国官方立即拿出实际行动来保护股市健康发展,以防发生社会动荡并恶化中国家庭财富状况,但可想而知的是,从央行组合拳的制度安排思路上看,在经济增长惟上惟大的情况下,人们还得看着自己活生生成为殉葬品,舍此无他。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