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强:高股价、高房价,日本式泡沫在眼前!
提醒高层领导,高股价、高房价,日本式泡沫在眼前!
韩强
(一)高股价说明A股市场风险极大
根据《中国证券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3月29日,已披露年报的559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净率水平为5.55倍。与去年5月9日的平均市净率2.34倍相比,增长137.18%。剔除净资产为负的公司,市净率在2倍之下,即股价与每股净资产价差在100%以内的公司有20家。有189家公司的市净率水平在5.55倍之上。
《广州日报》的统计显示,截至3月29日,在非亏损的1243家公司中,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的股票多达370只,占比30%。市盈率在50倍至100倍的股票数量达346只,占比28%。50倍以下股票为527只,占比42%。也就是说,1243只股票中,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股票高达716只,占比高达58%。
这两组统计说明深沪股市上在高风险区运行。一般来说,国际股市的平均市净率2倍左右,因为除了少数高新技术公司之外,一普通行业的公司不可能在一两年之内业绩让净资产翻一倍。A股市场已披露年报的559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净率水平为5.55倍,说明市场的炒作已经到了非理性状态。1243只股票中,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股票高达716只,占比高达58%,更是到疯狂状态。
我们还看到两市平均股价也在翻番。截至2007年3月28日,沪深两市A股平均股价为9.82元,其中,沪市为9.4元,深市为11.61元。而截至2006年2月底,两市A股平均股价为4.83元,其中,沪市为4.9元,深市为4.71元。也就是说,A股平均股价也在一年的时间里几乎翻了一番。这种大跃进的心态,是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业绩相背离的,说明A股市场风险极大。
(二)房屋空置率和建设用地闲置率已表现出生产过剩
据媒体前不久报道,深圳闲置土地达20平方公里,开发商囤地严重,导致房价暴涨。此消息一出,引起众多读者关注。深圳的房价和开发商的囤地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矛头。
深圳的闲置地块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准确的统计数据。“20平方公里的数据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单纯住宅用地没有这么多,数据有些夸大。”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与上述说法迥然不同的是,一位具有深圳国土局官方背景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将非计划内隐性的闲置土地市场包括在内,深圳闲置土地远不止20平方公里,而是70平方公里。(《深圳隐性闲置地调查:部分地块闲置时间达12年》 2007年3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
2006年4月26日新华社报道: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8%。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983万平方米,增长19.7%。《东方早报》记者采访采访了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副司长侯淅珉。这位官员说:
2006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的空置面积是1.23亿平方米,比2005年底减少了1985万平方米,但同比增长23.8%,其中住宅的空置增长19.7%,商业营业用房空置增长21.1%,办公楼的空置增长32.6%,商品房空置面积中非住宅的空置占比有所增加、增长很快,希望引起各地重视,加强调控。
在市场分析里,空置指房屋没有使用、处于等待出售或者出租的状况,空置是房地产市场的常见现象。空置率是指在某一个时点,房屋的空置量占全部房屋存量的比重,是市场分析的关键指标。理想的空置率不是零,存在一个合理的空置率。空置率和市场的特性、市场的效率和市场的预期密切相关,不能简单地认为空置就是浪费或者不良资产。(《建设部称商品房空置并不等于浪费》2006年4月27日《东方早报》)
看了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空置房不等于不良资产”,但是太多的空置房也不等于不是浪费。这么多房子卖不出去,竟然有1.23亿平方米,而且地方政府还在批地块,房地产商还在盖房子。真是让人不可思议。这位官员只是说:“希望引起各地重视,加强调控。”好象这与建设部的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没有关系。
无独有偶,据北京市建委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北京市可售的期房项目共计1512个,其中未售住宅109106套,面积为1541.39万平方米;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现房销售项目855个,其中未签约住宅17815套,面积为289.14万平方米。两者相加待售房面积达到1830万平方米,占全部可售房面积的60%。
这令普通买房人大惑不解:不是一直在说房子不多么,怎么一下子冒出“12.7万套住宅没卖”呢?怎么又出现北京有“占待销房总面积六成的住宅尚未卖出”呢?
人们不禁要问:是谁忽悠了老百姓?为什么要忽悠老百姓?很明显不公开空置率,是为了制造一种“供不应求”的虚假现象,维持高房价!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