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国际资本巨头在中国银行业的赚钱模式

火烧 2007-04-08 00:00:00 时代观察 1027
文章解析国际资本巨头如何通过战略入股和资本配置,在中国银行业改革中获取巨额利润,并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向。

国际资本巨头在中国银行业的赚钱模式


来源: 全景网  作者: 袁金富
 
 
    2007年4月5日出版的《新财富》4月号,探究国际资本巨头在中国银行业的赚钱模式。

  外资机构在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历史性机遇中步步踩准节奏,以较小的风险和较低的代价成为战略投资者,并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获得巨额账面利润,绝非偶然。研究外资机构在中国银行业改革历程中的出色“财技”,发现他们一贯的操作手法:即善于打组合拳,以国家战略为统帅,大行实施精确的战术安排,目标市场不知不觉被其捕获。

  高盛从2001年中开始,先是“唱空”中国股市,打低投资者信心;然后“唱衰”中国银行业,并通过“研究报告”引导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方向,增强自身在战略入股谈判中讨价还价的能力。这一套“组合拳”的目的,是在促使中国股市失去融资能力同时,压低中国资产的估值以利于其低价介入;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大型国企只能选择海外上市后,大行则获得丰厚的投行收入和投资收益。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抓住中国银行业、大国企改革的机遇,控制中国的资本配置方向,使得本土资本错过了投资低估的中国资产的机会。

  由此导致中国股市失去了以大盘蓝筹逐渐消解泡沫、合理配置资源的机会,券商也失去了发展壮大的关键机会。而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国际大行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获得中国银行股股权所带来的账面收益。其正利用在国际上强大的话语权,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准确把握,又开始新一轮的组合操作,其目的是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通过“唱多”已在海外资本市场完成价值发现的大盘H股重回A股市场等,再次引导中国的资本配置,最终将中国资产变成其“提款机”,并将中国资本市场变成附属市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