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八千女工解腰带,赤色工会今何在

火烧 2009-12-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八千女工解腰带事件引发对工会保护缺失的关注,讨论社会主义国家工会改革与工人尊严问题,强调非公企业工会需创新方式维护工人权益。

八千女工解腰带,赤色工会今何在  

   

     据报道:“8000位打工妹,是谁在光天化日之下脱去你的裤腰带?”近日,名为“契约工”的网友发帖爆料:作为世界500强的广达集团下属达富电脑(常熟)有限公司对待员工极其苛刻, 下班时居然还要工人在众目睽睽下解开裤腰带接受安检,让女工倍感羞辱。网友们纷纷回帖怒斥工厂不拿工人当人看,“我提的不是裤腰带,是尊严”更是成为又一网络流行语。( 12月23日 《南方日报》)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事情,在资本主义的美国、德国,能够发生吗?甚至在资本主义的美国,由于工会对劳动力的过度保护,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美国工人甚至开始抵制工会。而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难道我们就要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使我们的基层工会黄色化,而使我们的工人们活得没有尊严吗?   

  我们现在对工会工作很重视,投入加大,力度加强,特别是在各类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工会组织的力度相当大,活动开展得也相当多,但实际上为什么工会保护劳工利益的功能却并没有显现出来呢?原因可以是这两点吧。   

  首先我们的工会工作思路和模式还停留在过去的时代。在过去的年代,我们的国民经济基础是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在公有制条件下,工会的功能主要是劳动保护、困难救助等。工会的目标、利益和价值取向与企业是一致的:就是和企业经营管理层一道,共同搞好企业,共同搞好职工的福利,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我们传统的工会设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都是建立在公有制条件下工企利益同向这一理念上的。    

  但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据笔者以前的一个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份量已经达到三分之二左右,提供的就业岗位则超过了三分之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和企业的利益是不同向的,甚至是相对抗的。如果我们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织还按照原来国有企业工会的思路和方式开展活动,把一切工作的重心把放在维护企业的利益上,那么,我们的工会就蜕变成典型的“黄色工会”—为资方收买维护资方利益的工会。所以,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式,转变工会工作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工会工作新方式。    

  其次就是我们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组织如何开展活动,如何切实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应当从活动方式上,组织设置上、领导层选举上、法律保障上认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也许是我们各级工会组织都需要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是我们每一名工会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大力解放思想去大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吧。    

  由于目前企业和职工利益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而这种冲突极有可能带来社会动荡,引发更大范围内的群体性事件。因此,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就要未雨绸缪,及早修订我们的工会法,特别是在工会价值取向与企业价值取向相冲突的非公有制企业中,一定要象德国和美国那样,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规定工会负责人在企业管理层中的法律地位,从法律的角度,替工会负责人员维护工人合法权益撑腰。    

  总之,我们传统的工会工作模式,在新的条件下,要进行改头换面的大幅度地转变,只有如此,我们成能真正实现不仅形式上建立了工会组织,而且实质上保护了工人利益。  

    

   

附件:美国工会影响力起了负作用  

   

几年前,一个博士同学突然宣布不读了,我问他去干什么,他说:“我要做一个地铁售票员。”我大笑,一个常青藤大学的博士生,辍学要当地铁售票员?   

  蓝领工人当得很舒服   

  前些天,纽约3万交通工人罢工,700万市民只得在寒冷的清晨,步行几个小时去上班、上学,我才渐渐明白那个同学所说的话,可能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现实的计划。   

  一个纽约公交工人,平均年工资为6.3万美元,还享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55岁就可以退休拿养老金。由于公交工人是“国企”工人,基本上是铁饭碗,不能被随便解雇。   

  要知道,美国人的家庭年平均收入为4.5万美元,就是说,一个家庭有两个成人都是纽约公交工人,就是一个相当富足的家庭。美国人平均的退休年龄是65岁。哥伦比亚大学一般的文科系院里,刚被雇用的助理教授,年收入就是6万美元。要当一个教授,还要接受10年的高等教育训练,过程艰辛不说,难找工作不说,还要使在读学生背上一屁股债务,难怪我的同学要转行去做地铁工人。   

  纽约公交工人活得这么爽,为何还要罢工呢?当然是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用去非洲,就让他们到中国来旅游一圈,看看沿海一些血汗工厂的打工妹,或者国企的下岗工人,估计他们肯定会死死抱住自己的岗位,给啥也不换。更重要的,当然是美国工会的势力。   

  美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工会,在每个行业里,工会之间对成员的竞争也很激烈,结果,每个行业会出现一个或几个较大的工会,还有一些子工会。子工会与母工会有一些协商、庇护、资助的关系。但是,子工会有自己的董事会、财政来源,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工人加入工会完全是自愿的,条件是交会费,好处是工会出面,和雇佣者协商劳工合同,就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等等,与雇佣者讨价还价。谈拢了当然好,谈不拢,工会可以号召工人弟兄们起来罢工、示威。   

  如果这个工会的号召力足够强,可以把一定区域内的某个行业或某个工厂搞瘫痪,雇佣者当然得给工会面子。对于政治家来说,由于工会在工人方面的号召力,同样是一个“大爷”,得罪不起。因为工会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势力”,美国工人的待遇一直“扶摇直上”。   

  在美国,做一个蓝领工人,的确很舒服。美国的建筑施工速度非常慢。这也难怪,美国建筑工人8时上班,17时下班,上午一个长长的“咖啡时段”,下午一个长长的“咖啡时段”,午饭时,吃它两个小时,五年能盖好一栋楼就不错了。   

  美国普通的白领,请不起保姆,许多女人辞职在家带孩子。美国的空中小姐,远远不如中国的年轻漂亮,根本不修边幅的老大妈,还“赖”在空中小姐的职位上,也与工会对“空中工人”的保护相关,这种保护使年龄歧视、外貌歧视很难发生。   

  保护到极致就矫枉过正   

  纽约这次罢工,工会和都市交通局两败俱伤,回到谈判桌,双方口气软了不少。几天后,双方达成新的协议。都市交通局不再要求提高工人对养老金的贡献率,但是,双方同意工人对医疗保险的贡献率提高1.5%作为补偿;都市交通局会部分返还工人已提交的养老金,使每个工人能得到平均8000美元的现金收入。当然,这是双方高层达成的协议,对工会来说,它还要得到几万工人的投票批准;对于都市交通局来说,也要得到董事会的批准。   

  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对“小人物”的命运随意拍板钉钉。都市交通局不能随意决定员工的工资待遇,必须与工会定期协商,决定合同内容。工会本身也不能决定合同的有效性,他们只是代表工人协商合同,只有工人的投票,才能决定合同的有效性。其次是工会的势力。一个文明的社会,必须给予劳动者政治上的声音,就美国的某些行业来说,有时候,这种保护走到矫枉过正的地步。   

  在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对劳动力的过度保护,已经削弱美国许多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通用汽车在日本同行面前的节节败退,被迫大量裁员和关闭工厂。通用的市场眼光固然有误,美国汽车行业“军事化的”强大工会,也令其喘不过气来。通用公司声称,在他们每辆汽车的价格中,有1500美元用来支付其员工和退休员工的养老金。因此,美国竟然出现工人自发抵制工会势力的奇特现象,许多工人打出“我们要工作,不要工会”的口号。   

  据《特别关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