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神州不会亡!——答一个“空巢论”者
自由主义人口观的集大成者“大国空巢”理论已经千疮百孔,在以下问题面前它已经无法自圆其说:
1、地球只有一个,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是空巢理论承认的;而人口规模扩大会加剧资源的消耗,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2、科学技术如何“创造”出资源?我们知道根据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原理,资源早已存在,人类的科技不过是发现了物质存在和运动规律,对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资源加以转化和利用而已,同时我们还知道,科学技术的效率越高,资源被消耗的速度也就越快,如何满足后代对资源的消耗?
3、人口不断增加,经济不断增长,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如何缓解?
4、为何一个国家需要13亿人口而不是4亿或5亿人口?
5、与上述问题有关,为何要用2.1所谓的世代替代比率以维持13亿的人口?
6、空巢理论所有的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如何得到的?这些趋势是否是可变的,是否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空巢理论能否做出详细的说明并公开预测的模型和公式?
对于这些质疑,空巢理论至今不能给我们合理的解释,他们唯一能做的是恐吓:按照我空巢理论的预测,你们继续计划生育,那么中国人就一定会断子绝孙!这就好像一个人要减肥,那么一定有个持空巢论的好事者告诉他:“一旦减肥,那么体重下降的趋势就是不可以改变的了,随着体重的不断减少,那么你一定会死。”
比如就有人认为中国人口2100年以后维持4-5亿人口规模是幻想,他是如何论证他的观点的呢?
原文照录如下:
“1、 保持目前的生育率到2100年,中国人口减少到4.7亿,其中18--64岁的不到3亿。”
请注意,空巢论者同意2100年还有不到三亿的人口是18-64岁的劳动人口,请不要忘记,还有小于18岁的儿童,那么就是说另外1.7亿人口是老人和儿童的总和,那么老人是多少?我想空巢论者不会说全部1.7人口都是老人,我想这其中老人规模是1亿,儿童人口为0.7亿,这是空巢论者同意的,那么这时的老人占4.7亿的人口总量是多少?21%左右。而空巢论者竟然预测将来的老人人口将达到30%以上吗?
空巢论者然后说:
“ 2、 能生小孩的只能是女性(天才儿童要讨论同性生殖、克隆之类的,请到科幻版块。)2100年在这不到3亿人中,女性最多只有1.4亿人。中国目前有严重的性别失衡,二十年后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以上。到2100年18--64岁女性能有1.4亿(仅比同年龄段男性少不到2000万),已经是非常乐观的估计了。”
这里我们已经看到这位好事者自己说自己是在“估计”了,后面我们将就这一估计进行一个四则运算。然后他继续说:
“ 3、 18--64岁的女性可以算作‘劳动人口’,但不可能都算作‘育龄人口’。天才儿童家庭也许是例外,但是一般情况下,适宜的生育年龄是25---35岁,目前中国的女性初育年龄就是平均25岁,18、19的可以生,那是未婚生育;35岁以上的也能生,那是高龄产妇。天才儿童是不是认为未婚生育、高龄产妇的普及是2100年中国发达的标志?超出25---35岁的女性,当然也能生,但是这个年龄段的毫无疑问是生育的主力。”
我这里同意作者关于年龄的估计,我后面将肯定25-35岁女性是育龄女性的说法,只是为了方便,我假设20-30岁是育龄时间,那么在十年之间她们是有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生理能力的,这个这位空巢论者应该不会反对。
然后他继续说:
“ 4、 到2100年,中国的中位年龄预计将达到55岁,老龄化达到40%,全中国老头子遍地。意味着届时是非常严重的老龄化。说通俗点,无论是4.7亿的总人口,还是3亿的18--64岁总人口,或者是1.4亿的18--64岁女性,他们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不是相对均衡的,而是大大失衡!老人更多,年轻人更少。预计,25---35岁适宜生育的女性,2100年最多只有2500万。”
我们没有忘记,我们刚才大略算过,在4.7亿人口中,大约1亿是64以上的老人,占了21%,即使我们将60岁以上的老人算上,也不会超过30%,怎么出现了40%的老龄化程度呢。而且是老头子遍地呢?作者的四则运算是否是很糟糕呢?
他又说了:“ 5、 2100年前后,中国每年净死亡逾千万人。如果要维持人口平衡不再减少,那就意味着每年净出生至少1000万,要实现人口增长,自然是明显超过1000万。”
我们再算算,1亿人口分布在61-70,71-80,81-90,90岁以上这些年龄段,他们将在30年内陆续离世,也就是说,每个年龄段平均分布300万左右的人口,年轻的年龄段分布多些,而年纪大的年龄段分布少些,那么每个年岁的人口大约在100-500万的人口,请问,如何实现一年1000万人的去世速度?如果每年1000万人去世,除非发生了战争。我们再看看空巢论者易富贤提供的一个死亡人口表(见下表),这个表显示,在13人口规模的情况下,2000年不过死亡814万人,我们想像在4.7人口规模的情况下每年死亡会超过13亿人口规模下的死亡率?死亡率在正常情况下是比较平稳的,不会出现大幅度变化,也就是说,用现有的死亡率来估计未来人口的年度死亡人口,就4亿规模看,年度死亡人口应该在250万人左右,怎么会有超过千万的死亡规模呢?要知道到了2100年,人口高峰已经过去,根本不会出现每年死亡上千万的现象。这是作者又一次暴露了四则运算的错误。
年份 死亡 年份 死亡
1990 757 1996 799
1991 771 1997 801
2992 774 1998 807
1993 782 1999 809
1994 774 2000 814
1995 792
但是,这位天才的“四则运算家”还有最后一招,就是恐吓:
“ 6、 按照天才儿童的设想,2100年后调整政策,鼓励生育,届时的最低目标自然是年出生1000万以上。否则,总人口继续减少,继续往灭亡的深渊滑。那么,谁来生,怎么生?----”这是非常典型的空巢论观点,乍一看讲得在理,可仔细一分析会发现很多漏洞:
我们可以问这位“四则运算家”:
空巢理论如何预测到2100年的出生率仍旧保持现在的水平?有什么依据?你的计算公式和模型是怎样的呢?你能否公开演算一下你的结果是如何来的呢?
你怎么知道2100年之前,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做适当的调整,使得2100年的人口在规模缩小的情况下,结构得到适当的调整呢?
照例我们是看不到解释的。
为了证明中国人口在达到4.7亿人口规模后是一个不断下滑的趋势,他给我做了几个简单的四则运算:
“***2101年,政策调整第一年,要生1000万以上的婴儿,则2500万的适宜生育的女性,起码要50%以上在这一年生育!考虑到未婚的、坚持独身的、享受丁克生活的、不孕的.......50%的比例是基本要求,我们且把她们叫做“前50%”。
***2102年,政策调整第二年,照样要出生1000万以上的婴儿。“前50%”的绝大多数是不可能这一年生的,天才儿童家里或许不一样,但人不是猪,这一点天才儿童不要拿自己家的经验乱套。那么,只能要剩下的那50%女性生育,我们把她们叫做“后50%”。
***2103年,政策调整第三年,照样要出生1000万以上的婴儿。怎么办?没办法,“前50%”的女性,在隔了一年之后,继续怀孕生产。基本上,当她们的第一个孩子满周岁的时候,就要准备再怀孕了。
***2104年,政策调整第四年,后50%”接上继续来........”
我们不能不佩服空巢论培养了多么富有想象力却又如此弱智的教徒。首先我们要问,维持一个4.7亿人口规模的年出生人口需要1000万吗?如果每年出生1000万,那么每十年就会出生1亿人口,而按0-90岁的人口分布的话,那么在2200年以后,至少是8亿人口的规模,是我们说的维持4.7人口吗?也就是说,要维持4-5亿人口的规模,每十年需要出生4000万左右的人口,每年只需出生400万-500万左右的人口就可以达到,而不是1000万。这是任何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都可以算得的结论。这足以证明,这位四则运算家的“四则运算”多么糟糕。
有的人或许会问,你怎么保证将来的出生率一定在2.1左右,使得人口保持在每年4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以保持人口规模在4亿左右呢?从科学意义上讲,谁也不能保证将来的出生率会按照预测的结果运行。政策的选择需依据当时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条件。如果有人说,你不能保证就不能证明我这个证明是正确的,那么我可以反问,空巢论者是否可以保证,将来的出生率一定是1.3?谁能保证呢?谁保证,并且历史就按他预测的轨迹运行,那么他一定是超人,而问题是有这样的超人吗?空巢论者们都是这样的超人吗?可是常识告诉我们,通过刚才的简单四则运算,我们已经知道空巢论者的预测存在重大的漏洞:
1、 即使按照他们的预测,老年人口至多占总人口的25%左右,而不是40%;
2、 在4-5亿人口的规模基础,每年的死亡人口不会超过250万,而他们居然说要死亡上千万的人口;
3、 要维持4-5亿人口的规模,每年只要保持45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即可;
4、 出生率是一个不断下滑的趋势吗?他们能保证,2100年以后的人口政策是怎样的吗?不能保证。既然不能保证,他们何以信誓旦旦地说人口会不断减少,乃至“继续往灭亡的深渊滑”?
低于4亿就一定走向消亡吗?即使中国人口达到3亿,那么中国人口规模也依然保持在世界的前列,近50年来,美国人口一直在2-3亿之间,是否意味着美国的势力一定下降呢?况且,中国人口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人口出生率的上升,只要条件允许。
作为任何一个负责任的研究者都不能说,自己能够准确地预测将来的形势,我们能说的是:出生率的提高需要社会提供满足出生人口出生后的养育条件,教育条件以及养老条件,也需要提供工作岗位,提供养育儿童的时间,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那么就意味着人口规模与自然、社会资源发生矛盾,那么人口一定会下降,直到人口规模下降到这个紧张关系解除的规模才会重新回升。为什么西方国家的人口出现停滞,乃至负增长,是因为在西方国家,人口规模相对于发达的科学技术条件是相对过剩的,人口得不到工作机会,人们忙于工作,将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庭和儿童,这样如何提高出生率呢?但是即使西方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也没有人断言西方人就会断子绝孙,因为只要有一定规模的生育人口,一旦人均资源得到增长,社会能够提供满足养育孩子的条件,那么人们就会考虑提高生育的意愿,根本不会出现断子绝孙的问题。
而就保持4亿人口规模的意图来说,社会完全可以适度提前调节,使得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通过计划调节的办法,逐步分年龄段,允许每个家庭生二胎,保持每年出生450万人的规模,以实现4亿人口规模的控制。
然而,4亿的人口规模未必是对于中国和世界的自然载荷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正如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体重、身高以及身体其他器官之间有一个适度的比例,体重超过限度,那么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病变。同样,生物学也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各种物种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界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一个动态的生态平衡。随着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研究,我们会找到以可再生资源所能承载的,满足每个人最大发展需要的人口规模。这样的人口的规模才是可持续的,与自然相适应的,也是资源可以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的规模。维持这样的规模才是最适当的。那么这个规模到底是多大呢?绝对不是4亿,应该还要少些。但绝对不是越少越好,而是一个适当的规模,这个需要人类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