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谣言有时也有积极作用
党史上的谣言有时也有积极作用
高卧故园整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与各色各样的谣言相伴随,其最有名者当属“共产共妻”,作谣言的方法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有的是访谈、有的是回忆、有的是托名研究、有的是牵强附会的引申等等,不一而足。比如说什么强人政治啦、政治嬗变啦、双峰政治啦、仰视的灯塔、“奴化”的训导等等,总之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是不需要史料作证据的。因为对于造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政治观点,而不是寻求历史本身。
当然,谣言有的时候未必是坏事,比如斯诺去了延安写出一本《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国内外一下子就都明白了,原来共产党还不错,解放区的天还是明朗的。再比如毛泽东访苏期间的两则谣言对于推动中苏谈判的顺利进展就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两则谣言(特别是第一则),中苏谈不成任何条约,苏联仍旧维持与国民党的条约也有可能,所以说得感谢谣言:
一、英国通讯社:斯大林软禁毛泽东
谈判初期,苏方无意签订新约,毛泽东受冷遇,他说过:我到莫斯科来,不是单为斯大林祝寿的。你们还要保持跟国民党的条约,你们保持好了,过几天我就走。我现在的任务是三个:吃饭、拉屎、睡觉。
事也凑巧,正值此时,英国通讯社放风说,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起来了。消息一传出,苏联方面有些紧张。为了戳穿谣言,经双方同意,毛泽东在1950年1月2日发表了一个答塔斯社记者问说:“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先是现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问题,贵我两国贸易和贸易协定问题,以及其他问题。”据毛说,这个答记者问是由苏方起草的。他说,他为斯大林始终不肯签约而向柯瓦廖夫和费德林发了一次火。“个把礼拜后,斯大林同志改变观点了。他起草了一个谈话稿。记者问,中国国内军事情况怎么样?我答,进行得很顺利,蒋介石残余没有多少了。然后记者又问,你在这里打算还呆多久?这是他写的。我说:还等候一个时期再走,等着签订中苏条约。他给我看,我说好,可以发表。”
西方国家制造的意在挑拨中苏关系的谣言,反而成为促使斯大林下决心签订中苏新约的契机。
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苏联正在将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合并
中苏谈判正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美国新闻俱乐部散布谣言说:“苏联正在将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合并,这种在外蒙所实行了的办法,在满洲亦几乎实行了。我相信苏联的代理人会从内蒙和新疆向莫斯科作很好的报告。这就是现在的情形,即整个中国居民的广大地区和中国脱离与苏联合并。苏联占据中国北部的四个区域,对于与亚洲有关的强国来说是重要的事实,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月17日,莫洛托夫将艾奇逊的讲话交给了毛泽东,并建议由中、蒙、苏三国各发表一个声明,对艾奇逊的造谣予以驳斥。毛泽东表示同意。第二天,毛泽东即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名义,写了一篇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稿。谈话指出:“美国帝国主义者们在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扫荡之下,除了造作这样的谣言之外,已经没有别的更好办法了。所谓中国共产党是苏联的走狗,苏联已经或正在或将要吞并中国这类低能的造谣诬蔑,只能激起中苏两国人民的愤慨,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此外不会有别的结果。”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