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印记——2009年11月28日周六午见闻记
三个人印记——2009年11月28日周六午见闻记
董广坤
为女儿眼睛检查完了之后,就去买些东西。转了一圈之后就12点多了,淙淙饿了。我是不愿意她再去德克士的,她也没嚷着要去,还算少了一些麻烦。看到步步高右面的卖快餐的去处有几个人在狠狠地忙着,生意很火。那里卖武大郎炊饼,炸鸡腿,奶茶,馄饨,米线之类。淙淙还是要了炸鸡腿,妻又为她要了一杯奶茶。也到吃饭的时候了,我就要了一个武大郎炊饼,妻不太饿,有些渴,她只要了一瓶水,总共下来也要十块钱。
我领着孩子找一张桌子坐下来,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个有些驼背的妇人在忙着收拾桌子。在她忙着的时候,她是很驼的,几乎成了直角。只有在手中没有拿东西的时候才能站直一些。她头上戴着一顶箍在头上的帽子,因为那天又冷起来了。她的脸色是黝黑的,面容有些松懈;手也是黝黑的,也看到有些松懈,她是属于瘦削那一类人。猜上去,她可能有六十岁以上了,要比我的身体已不济的母亲年龄大一些。或许她是显老象的那一种人,不到六十,只有五十来岁。反正我不知她有多大年纪。她只是一个人在那儿忙着,大多时候驼着背。
妻子刚把孩子要的鸡腿取回来坐下,遮棚外面就走来一个老头,背着一个包,手里拿着一个旧快餐杯,上面用一个塑料袋裹着(不知道为什么他那样做。哦,现在想起来了,他很可能是还要用那杯子吃饭)。他在向吃饭的人们要钱。妻子刚坐下,口袋里正好有几角硬币,就说道:“没有钱了,你嫌少吗?”她掏出来了三角硬币。那老头儿说:“不少,一毛也是钱啊!”说完,他就继续往前走,好象并没有要到别的钱。他身高得有一米七以上,头发已花白。他可能在六十五岁以上,但行动并不迟缓,可能有许多人会想他这样的人可以找一些活养活自己,凭什么讨呢。所以,就不愿给他。这是我的猜测。
没过几分钟,与我们背对着坐的女士和她的女儿就说着什么,我一瞧是一个老妇人,第一眼看去就会断定她得在七八十岁以上。老妇人戴着老旧的棉帽,戴着一副眼镜,穿着蓝色的上衣,可能是叫做的卡的那种面料,外面系着一条布带子,或许是为了让她自己更暖和一些。她下身穿的不是很多,裤腿口裹起来,脚上穿着我们叫做靰拉的那样的鞋。她的脸上和手上已经有好多老人斑,这告诉人们她已度过了长久的岁月。那对母女想很快把她打发走,但她行动不便,只能转圈儿,或挪动一点儿。她是拄着一只杖的。
我看到那位女士递给老妇人一只什么串,上面有三个东西,可能是别的人吃剩余的,老妇人就就瑟瑟地往口里送,并不利落,好象有些艰难。她走不动脚,也好象是不仅仅只想得到那一点吃的。那位女士就掏出了一枚硬币给她。她还是挪不动脚步,还是嘟唸着什么,在那儿转圈儿。
看到她那老的样子,我赶快拿出一元硬币。她还在那儿站着,面已经转向那一边了,她是背对着我们的,我喊她她也没听到。先前的那位女士拽她的衣服她才回过头来,我就把那一元钱递给了她。她嘟唸着我不懂的话儿。当时,我就想对她说找政府去,可是我没有说出来。
她稍微向前挪动了一些,但并没离开我们那里。妻子指着我们女儿旁边的座儿对她说坐下,她并没去坐,只是靠着拄杖转圈儿,好象是在搜寻着什么,嘴里唸着我这个外地人听不懂的语言。
我对妻子说看样子她得有八十多岁了。妻子说:“你一句也没听懂她说的吗?她说她九十多了,生了三个仔。”
我很诧异!
我对妻子说:“我想对她说找政府去!”
“她知道政府的门在哪里吗?”
其实,我也想为老妇人买一顿热饭吃。但终究我并没有那样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