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庐山会议观感
匆匆渺了几眼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是不是真正的实录暂且不管,了解一下再说吧。反正现在把别人写得坏,把自己写得好的作家满街都是,辨别真假的能力只有靠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了。
讨论会在很轻松的氛围之中进行,有点像当年的“神仙会”,就是缺少点儿庐山的风景,但窃以为人生最美的风景不应在凡尘,而应常驻在心里,所以环境就不那么重要了。安然坐下环顾四周诸公,虽然是些普普通通的市民学生,却也都着几大本厚厚的参考书,一边抽烟品茗,一边畅谈国史和庐山上的风云人物。正所谓:此时漫道天下事,他年都是戏中人。
我以前了解的庐山会议都是些云里雾里私人话题的传说;什么朝鲜战场上没把人家儿子照看好就该着整呀?等等。看了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才开始进入了一点正题:
公元一九五九年的七月二日,中国共产党为了纠正人民公社、全民炼钢、全民办水利等大跃进路线中出现的“共产风、浮夸风”等错误,在江西庐山召开了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大会开始阶段的氛围非常轻松,开会时纠正大跃进路线的前期错误,准备再接再砺继续建设社会主义;休会时吟诗作对、畅游风景。所以称为“神仙会”。紧接着彭德怀同志给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万言书”转变了大会的斗争方向。
信中在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就企图否定党中央的继续大跃进的决定。信件被印发到各个中央委员的手中,大家的观点、派别立马就很鲜明了。在这短时间内左派、右派、中间派、投降派、间谍派、自由派通通登场;好人、坏人、小人、奴人、奸人、庸人纷纷亮相,于是该团结的团结,该斗争的斗争,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当我禁不住内心说着:“主席高!实在是高!”的同时又在想,在眼目前人人都是专家、人人都是演员的社会里该怎么来区分和团结呢?
由于我历史知识太欠缺,个人的片面理解又有限,就在我吞吞吐吐快要说不下去的时候,旁边一哥儿们接过话茬儿,他从几个方面的阐述基本上还原了庐山会议的内容。
一、 庐山会议召开的原因:
庐山会议的召开本意是“神仙会”。因为自1958年年底以来,毛主席召开了包括郑州会议,武昌会议,上海会议,颐年堂会议等一系列“纠左”会议,对大跃进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紧张的检讨和调整,为了对前半年的工作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然后让大家放下包袱,继续更好的贯彻执行总路线方针,所以决定在庐山上开这么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兼省市委书记座谈会。
二、庐山会议召开当时的国际背景:
在庐山会议召开前,彭德怀率领军事代表团对苏联、波兰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友好访问。期间赫鲁晓夫曾再次提出被毛泽东明确拒绝了的在中国沿海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问题,彭德怀并没有作立场坚定的声明。蹊跷的是在七月庐山会议转变斗争方向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媒体公开攻击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更富戏剧性的是以美国台湾的媒体也基本在同时转载了苏联的攻击,夸大地宣扬中国在大跃进路线中失误的方面。好像是心照不宣的约会。
二、庐山会议召开时彭德怀的人际关系:
彭德怀是一个贫苦出身的军官,生活中节俭朴实,是具有深厚平民情结的高级干部。但这些难得的优秀品质并不代表他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犯错误。在解放前彭曾多次反对毛的路线,然后在走了很多弯路后又回到正确的队伍中来。彭在部队、在党内因性格上的原因无谓地得罪了很多同志,对待同志的错误也不能理性地、
妥善地处理。
三、庐山会议的结果
庐山会议后撤销了以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为首的几位“军事俱乐部成员”的党内职务。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鼓足干劲继续跃进,才拥有了我们今天快要卖完的许多大型国营企业,为国家为人民建设了一个中央骨干工业体系。
听完这哥儿们的几点分析,我心里边顿时亮堂了一下。像彭德怀同志一样建立了硕大功勋的人太少太少,而有一点儿那怕是一丁点儿的值得骄傲的本钱都不会放过的人太多太多,人的自身有很多毛病需要去克服,真正的伟大的革命者是不是应该在自己身上叩响第一枪呢?
学习历史是为了今后的路越走越光明,不管是“公路、私路”,历史都能帮你明辨方向。
以上就是我这次学习后的记录,希望大家找一些相关资料阅读后相互进行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