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铅污染严重 百姓欲哭无泪
原文:
http://www.jycxjlb.com/baview.php?tid=24056
如果你是刚到河南济源市,很难将这个城市与重污染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记者调查采访的不断深入,问题越来越多,污染也越来越重。造成济源市环境严重污染主要集中在炼铅、化工、水泥、钢铁、电厂、焦化等高耗能、重污染企业。这些企业的污染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同时,也给当地的老百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老百姓有苦难言,欲哭无泪。
污染处处可见 纠纷此起彼伏
济源市的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给人、畜早造成严重的危害,瓜果蔬菜、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对企业周边环境也造成严重的破坏,与之相伴的还有因环境污染而带来的愈来愈多的各种纠纷。
铅厂给人畜带来严重危害,儿童尤甚。济源市的大大小小分布着很多铅厂,而该市环保部门告诉我们,他们这儿的冶炼厂就三家,即万洋、金利来、豫光金铅三家,而记者仅在万洋山的东山脚下就看到除万洋铅厂外,还有山河连铅厂及一家不知名的小冶炼厂。对于铅厂污染,百姓反映最强烈
济源市思礼乡范寺村一个生产队的负责人对记者说,他们住在万洋铅厂的北边,他们夜里快天明的时候排放毒气,他的儿媳怀孕四次流产到现在也没有怀孕,到医院检查是铅中毒。
在万洋铅厂东边的石牛村,老百姓对记者说,自2000年万洋铅厂投资以来,由于万洋排铅厂不断排出含铅气体,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铅超标现象,儿童尤为严重。该村有十二名儿童经“走关系”(百姓说医院听说检查儿童超标拒绝体检)检查有铅中毒,该村群众多次找卫生防疫部门要求体检,该部门听说是检查铅中毒情况,不予接收。当百姓问医院为什么不接受时,医院说是上边不叫检查,原因他们也不清楚。
在承留镇孔庄村,由于金利来铅厂废气排放量过大,居民常有上不来气、恶心等现象出现,在地里干活时被呛的尤为严重。靠近村北的近百户居民普遍反映,昼夜睡觉不敢开窗户,害怕烟尘侵入。近几年来,该村在呼吸道和心脑血管方面的发病率持续增高。该村有几十名儿童铅超标,直接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发育及学习成绩。在老百姓提供的26名铅检测的名单中,24名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铅超标,其中4名为成人,20名为儿童。(见附表)。
氯气泄漏小刘庄村140人氯气中毒。济源市轵城镇小刘庄村,将近四面被污染企业包围,所受危害甚至危及到了生命。该村东南相隔不远是济源市方升化工厂,群众多次受到氯气泄漏的危害。方升化学有限公司位于距济源市2公里的轵城镇豫源电厂的西边,和电厂几乎只有一墙之隔,距小刘庄不足80米,距西南侧济源中心油库不足200米,此处还隐藏着安全的隐患。
据村民介绍,方升化工厂第一次氯气泄漏发生于2005年4月12日凌晨,当时附近的百姓都在睡眠中没有察觉,只有几个上早学的学生在去邻村上学的路上0闻到刺激的气味,感觉头疼胸闷、四肢无力,被迫半途返家后去医院,医生当作一般的感冒症状进行了医治。两天后,方升西边的麦地里出现小麦叶子枯死的情况,并结合两天来村里发生的情况,村民才发现是氯气泄漏所致。当村民和村0委会的干部去方升化工厂进行交涉时,该厂工人将村民打伤送进该市的天坛医院。济源市有关部门为此进行了协调,但一直没有给村民一个明确的答复。
第二次氯气泄漏发生于2005年4月24日晚上19时左右,村民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并且气味越来越浓,立即有人通知了村委干部,并拨打了12345便民热线。在几十名村民和村委会干部聚集到方升化工厂厂门口,要求立即停止氯气泄漏遭到拒绝,在大约21时左右,不少人出现恶心呕吐头疼头晕等症状,有人立即拨打120进行抢救,有大约四、五十人被分批送往市各大医院。晚上23时左右,氯气管爆炸,小刘庄村民又有几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其余村民立刻逃离了村子,直至凌晨才有人返回了家,25日早上又有几十人出现中毒症状被送进医院进行抢救。合计约有140人住进了医院。
令村民意想不到的是,氯气泄漏事故发生不到48小时,各医院就停止了对患者的治疗,并要求患者出院。村民质问医院,医院方面解释说,是市里要求各医院停止对患者的用药,并要求中毒村民出院的,同时还要求在对患者的任何证明中,不得定为是氯气中毒。医院出具的出院证明,在是否氯气中毒打了个?号,并坚决不盖公章,也不给患者办理转院手续。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村民被迫回家了,另一部分人被停止治疗。48小时以后,氯气并没有完全消除,回家的人和没有入院的人接连感到了身体不适,拨打120,一听是氯气中毒,医院都不派救护车,无奈村民只好打的把人送去,也没有一家医院接收。
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由于济源市的大多铅厂里村庄很近,在对村民造成污染的同时,也对村民的庄稼造成严重污染,并造成大面积的减产
思礼乡石牛村临近万洋铅厂的耕地由于受到铅厂排出的气体污染的影响,有380余亩减产60% 左右,有400余亩减产30%左右,有340余亩减产10-15%;村蔬菜几乎没有产量。范寺村第一、六、九三个居民组的耕地约200余亩紧邻或距万洋冶炼厂较近。历年产量均达800-1000斤,自万洋投产后,产量大幅下降,最严重的减产幅度可达80%,亩产不足200斤。
思礼乡西柴庄村南附近有济源市天鹏矿业有限公司、永兴实业有限公司(含一铅厂、一铁厂)、另有一铅厂二个铁厂不知道厂名。这些厂都在济邵路以北据该村土地最近30米,远的不超过200米。受这六家企业的污染影响,去年400余亩玉米,三分之一绝收,大部分减产七成以上。同样受这家企业污染的还有高庄村,该村600亩玉米有过去的亩产1000多斤下降到200多斤。
养殖业损失惨重。由于长期受铅厂的污染,这里的养殖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在思礼乡石牛村有养殖户34家,奶牛12头,羊4群500余头(都因遭污染不能饲养而处理)肉黄牛30余头,鸡近万余只,猪上万头。家畜多出现怪胎、死胎,鸡产量下降等现象。
在思礼乡范寺村: 54岁的养蜂专业户村民李效臣说,1999年去南阳买峰20群,加运费共投资3000元,当年就发展到30群。这几年由于万洋铅厂的毒害,蜂群没有增加,2003年下降到20群,到2004年4月份蜂群全部死光,一冬一春喂糖1000余斤,加上喂药,共计1800元。光成本这就4800元。
该村农民王建中2000年投资4万元建了奶牛养殖场,开始几年生意非常红花,自2003年冶炼厂扩建以后,厂址已经离奶牛场不足200米,先是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再是发情的牛怀不上牛犊,再后来,怀孕的母牛流产。自2003年冶炼厂扩建,两年多爱,她的五头奶牛每头每天至少产奶10斤以上,每头每年按十个月产奶计算,每奶牛损失15000公斤,按市场批发价每年13000余元,三年4万多元。奶牛因毒气影响每年至少少生二胎,三年少产6头牛犊,一头小奶牛满月时按市场价3000-4000元,三年损失二万多元。总计损失在6万左右。
现年56岁的农民吕明亮,2001年在村南投资4万多元建起了能养殖300头猪的小型养殖场,自2003年万洋铅厂扩大规模后,母猪的受孕能力明显下降,有的母猪长期怀不上孕,怀少孕的死胎多,下的小猪大大小小很不整齐,有的母猪还下畸形胎。如有的小猪身上没毛,有的小猪没有眼睛,有的小猪四肢齐全就腿软站不起来。
农民说:“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他们为了眼前利益,不管环境污染,难道我们各级领导能熟视无睹吗?”
林果大范围减产。果树一般都是春季开花,秋天结果。而位于万洋铅厂附近的村庄由于果树受到污染而减产,有的农民忍痛砍掉了果树,有的愤而将污染厂家告上了法庭。
承留镇玉阳村居村民居住在距济源市十公里的玉皇山脚下,济邵公路北二百米。和几家铅厂相隔千米远,村东更地和几个铅厂相邻,人口1300多人,林果面积300多亩。果农伤心地说,没建铅厂前,这里一片蓝天,空气清新,粮食和林果都是年年丰收,自从建铅厂到现在,由于几家铅厂的严重污染,粮食作物和林果(山楂树)严重受损,秋作物有点绝收,有的半收,林果业同样受损,树叶在七八月份全部干落,甚为严重的树已干枯,未干枯的树有点又发出二茬芽,开了二茬花,有果实也没法卖了,经济损失惨重。
在承留镇栲栳村,该村村民人均耕地面积一亩左右,分的红果地是各家各户的口粮田,是村民的命根子。2004年七、八月份因受金马焦化排出的大量有害物质,在天气多偏东风、多雨气候下正好落入村民地里,致使该村近700亩红果受到严重危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余万元。
思礼乡石牛村王正齐等八户农民种植了果树,树龄大多在11年左右,均已进入盛果期。他们说,由于万洋铅厂在练铅过程中日夜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气体和铅尘物及酸雨,其连年遭受侵害。每年四月,苹果在开花授粉季节,有的树不挂果,有的树花蕾脱落,树叶发黄枯萎,造成90%以上苹果大幅度减产。
由于受污染严重,石牛村的八户农民因近年受到万洋铅厂的污染而果树遭到损失向济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出具了济源市林果技术中心关于孙战雷、王正齐果园情况的鉴定:2004年9月8日,经济源市林果中心实地考查分析,苹果树出现有落叶、干枯现象。叶片边缘出现枯死现象较为严重。叶主脉有干枯现象。经分析叶片费正常落叶,从叶片所得症状分析,无真菌、病毒侵害,无缺乏微量元素症状。应考虑污染源,是否受污染所致。由于叶片干枯和落叶,造成减产,分别为80%和70%,按当时的市价0.7元计算,孙战雷的德4亩苹果损失为16128元,王正齐为3958.5元。
石牛村情况,群众也曾数十次到乡、市政府部门上访求告,但都无结果。群众直接与厂家交涉,一度与厂家发生冲突。2005年10月5号就把石牛村七位村民被打成重伤,住进医院。群众还说,当时在现场的还有公安人员及局里领却没有阻止冲突的发生。”
噪音让居民夜晚难眠。在济源市双桥办事处屯军村,该村有居民1100多人。2004年六七月间在距该村西100米左右处由“国电豫源电力有限公司”建了一座13.5KW×2的火力发电厂。自今年七月投产以来,其机器噪声即使白天依然声音很大,到了夜晚噪音使得百姓难以入眠,尤其是病人和儿童更难度日,婴幼儿常常被惊醒啼哭不止,有一位村妇在生了孩子后,由于孩子天天哭,没办法只能把孩子带回孟州的娘家去养。同时这个村的老百姓还发现他们的井水苦涩难咽,原来以为是电厂的污染,后来才知道是方升华工厂的污水的污染。
水环境严重破坏。济源市以铅厂为代表的重污染企业也给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昔日这个山青水秀的愚公之乡、济水之源的美丽地区如今百姓吃上干净的水都成了一种奢望。不知道九泉之下的愚公在看到现在的情况时会是什么感慨,会不会再做出搬掉污染企业的壮举呢?
孔庄村的村民对记者说,由于济源市受重污染企业的影响,孔庄村的北河(靠近金利来)原来水草丰盛,鱼虾戏水,青蛙在岸边跳跃,水生生物繁多,且空气清新,是中老年人晨练和散布的绝好去处。金利来铅厂建成投产后,这里再也见不到这种情景了。
在西柴庄村,由于受到承留镇炼铁厂、铅厂的污水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过去该村与周边地方比水最为甘甜,做的豆腐也最好吃,现在由于水被污染,已经不能再生产豆腐。
在莲东村,由于豫光金铅三期年产10万吨电解铝的投产,污水不仅使得该村附近的小河鱼儿死掉,更让村民去远处拉水吃。
纠纷久拖不决。济源市的企业大多建在村庄的周边,由于农民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环境纠纷日益增多。在我们调查的几个企业中,鲜有厂群关系处理的很好的,一般企业都与周边居民发生过摩擦,甚至有过民告厂的案件。
在万洋冶炼厂东边的石牛村靠近厂区的地方,有一片果林,种的有桃,苹果等。2003年5月,王利平等八家果农向当地林果技术推广中心反映,果园出现落叶干枯现象很严重,几乎接近于绝产。林果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给出了鉴定意见,认为果树的受害是有害气体所致,主要是硫化物。种种迹象表明,对于果树的减产,万洋公司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果农要求万洋给予赔偿,然而,万洋公司拒不理会,因此出现了果农起诉万洋公司的民事案件。在万洋公司应诉过程中,万洋还拿出了相应的部分“证据”说明果树减产与其无关。例如,当年由当地其他果农向公司出售大量水果的收据;由公证处出示的果树长势良好的果林照片等。果农方律师刘开玉同时也指出,万洋所出示的“证据”都没有明确说明果树减产与其无关,同时,刘开玉还在其代理词中指出,万洋是一个“三无”企业,即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无排放污染物达标报告,无排污许可证的企业。
方生化工的旁边是个只有500人左右的小村子,在2005年年发生的氯气泄漏事件一下子就让全村近百人住进了医院,有的村民现在还留有呼吸道疾病类的后遗症。现在的情况也没有好转,村里的灌溉水渠里的水浇了地之后,农作物基本就会死亡,农户家中经常弥漫着说不出来的臭味,夜深人静的时候,时不时还会传来刺耳的噪声。村民反映,这些情况他们向厂方,环保局,政府都反映过,但是一直也没有个说法。
新建成的国电豫源热电厂距离xxx村只有不足200米,在热电厂吹管试生产时期,刺耳的噪声使村民们夜不能寐,小孩子被吓得终日啼哭,老年人被惊得疾病突发。按照国家“三同时”的要求,国电应该在隔声墙建好之后才能正式投产运行,然而,国电的员工和当地环保局的人员都大倒苦水,“不是不按照‘三同时’进行,主要是政府把供热作为一个政治工程来抓,要求国电必须在供暖期来临时向城市居民供热。”由于政府已经把市内的小锅炉都已经取缔,居民供暖只能依靠热电厂,所以出现了在环保设施没有建成的情况下,国电依然开工的现象。
济源市环保局监察支队刘队长介绍说:环保局自从设立了12369热线以后,环境投诉日益增多,几乎占到政府热线的60%,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夜间噪声、农作物受损、水果减产等方面。刘队长和济源市环保局宣传科王科长都表示,由于环保局监测到的企业各项污染物监测数据都基本符合国家环境标准,所以,企业对于周边农民的损失不愿承担责任,环保局也难以协调双方的关系。
环境纠纷成为济源市民事纠纷中的主要内容,而且正向着愈演愈烈、越拖越长的方向发展。
城市布局混乱 难见环评踪影
济源让人看到一个难以理解的格局,那就是城中有厂,厂中有城;企业都被村庄包围,村庄又都被企业包围。
(“不合理的工业规划与布局加剧了事故的危害性,不合理的布局常常会使化工厂的一般事故威胁到一个城市与一条河流的安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魏利军说。一位业内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国内至少有2000家化工企业处在居民区包围中或者城市饮用水源的上游。一个常规性的化工事故稍处理不慎,就会放大为对一个城市安全的威胁。如中石油下属公司兰州石化,就处在黄河的上游。
)
济源城市缺乏规划,工业布局不合理,就算是所有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都能达标,但是污染还是依然存在的,对群众的危害难以消除。
环保局有关人员透露,对于企业的选址,环保局也是没有办法,企业的环评报告都能通过,市政府对企业也是网开一面,利用优化经济环境的名义,对企业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济源市的大企业几乎都在村庄的周围,对周边村庄的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农作物难免不产生影响,我们在调查中一再要求能看看各个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然而,万洋拿给我们一本送审版本的报告书,金利告知我们其环评报告被环境监测部门拿去作为监测凭证了,环保局则称,其主要领导都在带队检查,没有在局内,所以拿不出报告书。
按环保局的说法,这些企业规划布局可能是不合理的,但都是合法的。
先污后治占上风 科学发展成空话
济源,是我国中西部有典型特色的城市之一。原先的济源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一大批工业项目,自1995年后经济快速增长。由于财政贡献突出,1997年济源也从原来的县级市升格为省直辖的副地级城市。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否得到当地人民的认可呢?用当地人的话说,济源这是在“老鼠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了”。
济源的工业项目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其经济贡献最大的几家企业分别是:以生产钢铁和水泥为主的济源钢铁,以铅冶炼为主的豫光金铅、万洋冶炼和金利铅业。还有就是化工企业,电厂,水泥厂等。可以说,济源的工业全是重污染项目,这些项目,有些是发达地区已经淘汰的产业,有些是资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引进这样的项目,单纯的追究历史上工业基础薄弱的原因是有些强词夺理的。
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下,济源市政府的发展是扭曲的。党和政府大力强调要保障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济源市的人民群众却一次又一次向企业、政府、法院讨要自己的环境权益。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济源市的政群关系、厂群关系是非常紧张的,群众对于政府基本上处于不信任的立场,企业更是群众的对立面。试想这样又能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呢?
历史遗留问题多、工业基础薄弱、经济亟需发展固然是济源市目前的处境,但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换取所谓的经济快速发展是行不通的。只有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加快产业合理转型、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共赢。
本文来自创新[济源论坛],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地址:http://www.jycxjlb.com/thread-24056-1-1.html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