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明的五个纪元:以五个文明划分世界历史》心得
读《文明的五个纪元:以五个文明划分世界历史》心得
董广坤
在2007年时候,在有些迷茫、有些痛苦的时候,我有些对“后现代”产生了兴趣。到了暑假,我跑到图书馆找到了一本《文明的五个纪元:以五个文明划分历史》。作者是威廉·麦戈伊,耶鲁的教授,中文版是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02-01 出的。
当然,书是极其有价值的。不信请看书的推销:
“本书介绍了四大发明,还介绍文化技术本身的历史,探讨了文化技术和个人以及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阐述社会逐渐产生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制度体系的发展过程。在本书中,作者试图对某些历史文明提出新的看法,以改变人们传统的认识。当然,并非每一个人都与作者的未来观看法一致,但不可否认,本书作者对历史进程的洞察力以及对历史前景的预知力还是赢得了多数人的认可。 这种新式宗教的第一个“先知”,可能是埃及法老阿克何纳托,他于公元前五1367-前1350年之间在位。他是历史上推进一神论宗教进程的第一个重要人物。他早于摩西一个世纪就宣……”
在那个暑假里,我马马虎虎地看了一遍,也做了一点儿摘抄。当时,对作者的学识还是比较佩服,但也对其观点有一些保留。现在想起来,书的作者虽然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但他终究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学者,有些地方很显然地表现出他的阶级偏见。
下面几点是我的一些体会。
1. 共产主义暂时的失败是等同于宗教的僵化吗?
在书中,作者把马克思所创立的共产主义演说等同于宗教。他在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式僵化的结果。
作者断言所有宗教都会发生僵化变异,马克思所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也是遵循同样的规律。他举了基督教的例子,说基督教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追求人人平等,但后来就发展到了极端,对不信仰基督教的人进行打压,还发生了宗教裁判所、火刑和十字军东征之类的事情。作者认为共产党人在斗争过程中对异己的斗争,在获得政权后对人民的统治也是类似于基督教的僵化和变异的。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悲剧,但那是其本身就会走向僵化和变异的证据吗?
如果说“打天下坐天下”和“打天下之后就是当官做老爷”的思维就是发生僵化和变异的思想基础,那么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文化大革命恰恰是阻止这种僵化和变异的最大努力。从这一点也说明了共产主义是与僵化变异水火不相容的。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必将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最浓重的一笔。只要人类具有追求真正的自由的勇气和决心,文化大革命必定是人类努力的方向。
我们中国的某些人,三十多年来,持续不断地把毛主席领导的无时无刻不在为追求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所进行探索的二十多年说成是封闭僵化的。他们主导的给亿万人民群众带来无数灾难的私有化已经三十多年了。在时间上来说,他们的一脉相承的三十多年已经比毛主席的二十多年长了,在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他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们从来不说自己是僵化。在他们的“不懈”的“努力”下,中国人民“享受”到周期性危机的亲吻被说成与国际接轨的进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人民大众象闻到血腥的饿狼一样去追逐一点儿可怜的金钱,以养家糊口,以“有所发展”,这被说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忧心忡忡的中国人民不认可这种“生机和活力”!
还有,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其僵化的表现呢,还是其有生机和活力的表现呢?反正人家光说什么高潮低潮,衰退复苏之类,就是不说是僵化。改革开放了,所以以美为师,美发生危机,咱也跟着危机,象热锅上的蚂蚁,一年的财政赤字就八、九千亿,不说是“处于崩溃的边缘”了反倒成了具有生机和活力了。真是怪事!
其实,到现在,笔者是很不相信所谓“僵化”或“变异”这种说辞的。在我们中国,在毛主席时代,由于强调政治路线,在毛主席在世的时候,党和国家的干部大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乐于做人民的勤务员的,所以那是一个非常清明的时代,党员干部给人民群众的印象是很好的,全国人民是团结友爱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但是,一伺毛主席逝世,妖魔鬼怪就兴风作浪。分田到户,国企改革,贪污腐败,一路烂下来。
这样的转变,用一个“僵化变异”的说辞是很难解释的。如果必定发生自然的规律性的僵化变异,在没有有人在内部推动,它是不会发展的这么迅速的。在苏联,在没有搞继续革命的情况下,那是搞了三十多年才发展到亡党亡国的;而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毛主席一逝世,其革命路线就被抛弃,工农大众很快就沦落为弱势,党政干部成为捞个人好处的行家里手。这都是有人故意为之,而非“有心干革命实现共产主义而无力担当大任”的历史宿命所导致的。至此,我认为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是背叛,而非“僵化变异”。如果仅是“僵化变异”而没有人故意为之,革命的挫折是比较容易得到改正的。
如果接受了“僵化变异”之说,看到官僚集团对人民大众的盘剥,对人民的伤害,你就只能认为某些人搞的仍是社会主义,你就不能说他们是修。而修就是背叛,是比明火执仗的资本主义还凶恶和可恶的敌人,它对人类的伤害,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危害更大。
所以,我认为自己今天对“僵化变异”说的理解是我读书和联系实际所得。这与我接触乌有之乡和旗帜网是分不开的。
2. 作者有着资产阶级的偏见和固执。
他说马克思和列宁“独断、愤世嫉俗以及在知识上骄傲自大”。
面对劳动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想着法子去安慰安抚,不让他们反抗就不是独断、愤世嫉俗了吗?
作者幻想有钱人,剥削者能有所良心发现,不对雇员苛刻,那样资本主义就能保持“千年王国”了吧?然而,今天的世界现实让人看不到希望!
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分为有创造性的资本主义和没有创造性的资本主义。在没有创造性的资本主义社会里,“除了企业家,律师、医生、教育者、工会会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等诸多人等,都显露出贪婪的本性。” 真是乖乖,美可是有创造性的资本主义了,美的企业家们都不贪婪了,美的律师、医生、教育者、工会会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都不贪婪了,在伟大发达的21世纪里,那又怎么发生了危机了呢?真想问一问威廉·麦戈伊先生。
3. 作者在自相矛盾中坚持“千年王国”的理想
资本主义的世界被说成是自由世界,人们可以自由地干事情,人们被鼓励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专业或职业。然而作者告诉我们:“许多职业所需的知识都是某种实用主义气知识,没有人非得要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莎士比亚的戏剧的主题”。他们只需要知道一些实用技术就行了,知道如何使用电脑或操作机器就行了。还有“随着电脑在商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更多的劳动工作知识会被人从头脑中剥离出来,具体化了的知识,会越来越像属于雇主的,尤其是当这些知识是在上班时间获得的情况下。拥有这些知识,就像是使用公司的某种工具一样。”那样,工人农民家的子弟也不需要接受教育了,到了企业里,老板给你植入芯片就能工作了。那样,雇员就永远是雇员,雇主永远是雇主了,连同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会永远继承他们父辈的职业了。如此下去,资本的“千年王国”就会终结历史了。真是伟大啊!
董广坤(网名老董怀念毛主席)
附:
《文明的五个纪元:以五个文明划分世界历史》的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寻找世界历史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社会集团内部制度的分工
第三章:人格与信仰
第二部分
第四章:文明一简史
第五章: 文明二简史
第六章: 文明三简史
第七章:文明四简史
第三部分
第八章:文化技术对公众经验的影响
第九章:短暂的文化科技史
第十章:用历史预言未来
第十一章:电脑时代
笔者作的摘抄:
某些异常现象
如果有人设想文化技术是文明的决定因素,那么他就会得出下列结论:
。任何使用表意文字和前拼音文字的社会都属于第一次文明时期。
。使用手写拼音字母而不是用印刷书稿的社会属于第二次文明时期。
。拥有印刷的文学作品而没有电子通讯的社会属于第三文明时期。
。拥有电子娱乐而没有计算机文化的社会属于第四文明时期。
。当计算机文化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就步入了第五文明时期。
上述这种说法基本上适用于特殊文化技术发明之后的时期。可是,社会有可能忽视或拒绝使用这种在世界其它地方得到广泛利用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把这种文化归属于与更早期的通讯形式相关的文明里去。
远东的文明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中国最早的城邦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900年,此后不久,他们就创立了一种书写系统。但是,中国人从来都没有采用拼音文字,其邻国朝鲜和日本也没采用拼音文字。如果人们接受了文化技术和文明之间的连理关系,那么他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中国文明与附属的日本和朝鲜文明都属于第一次文明时期。有人会说这表明了文化上的倒退。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看来总是表现出深奥微妙的特点。本书持有这样的观点,由于中国人和它的邻国没有采用拼音文字,因此它们保持第一次文明的时间长达几千年。有这样一个确凿的事实,那就是中国社会长久以来一直为封建帝制所统治,这是在第一次文明成熟阶段特有的一种机构组织。公元前6世纪发生在中国的哲学革命没能催生本土的世俗宗教。
伊斯兰社会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宗教文化的例子,它同样也没能从第二文明向第三文明发展,因为它拒绝使用印刷工艺。对宗教的反对和文化上的自大,这两种因素阻止了印刷技术引进到奥斯曼帝国。尽管在1726年土耳其就有了印刷业务,但是,在1742年,印刷了还不到20种书,土耳其的印刷业务就被关闭了。在19世纪早期,伊斯兰政府向西方派出留学生,学习技术接受培训,此后,关于印刷的禁令才有所松动。不久以后,有许多书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土耳其语和波斯语,而且伊斯兰国家也出现的报纸。印刷术被延延误了三个半世纪的时间,中东地区的人付出了长期学习的代价,使用他们保持了狂热的宗教信仰。
有的社会没有从第三次文明发展到第四次文明,苏联就是最好的例子,直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分崩离析之前,苏联社会还是与严格的文化思想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保留了19世纪的文化框架。
社会没有从史前文化发展到基本的有读写能力的社会的例子,可能就是有佛教以前的印度社会了。印度河流域文化一直为表意文字所占据,直到大约公元前功尽弃1800年,表意文字才逐渐消亡。此后,在吠陀时期,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印度人没有文字。然而,在这种文化动荡时期,雅利安文化的诗歌和赞美诗以口头的形式得到了很大发展。它以宗教仪式和兼管数个教堂的神为原始的宗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宗教改革家佛陀和摩可毗罗出现前不久,人们又重新掌握读写能力。这种在印度宗教传统中注入哲学体系开创了一种世俗的宗教,即佛教,而且也推动早期的印度教朝这个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换一个方法来审视这一情形,即,某些文明没有朝下一个阶段发展,原因是这些文明本身就已经尽善尽美了。在历史进程中,社会已经相对较晚地发展到一个特殊的文明阶段,与那些较早进入到这种文明的社会相比,这种发展相对较晚的社会往往会将那种文明发展到一种更完善的形式。而这种社会对文明的依附力更强。
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而那时上埃及纳尔摩国王(King Narmer)建立第一个法老王朝几乎有3000年了。秦始皇和他的汉族继承者建立的皇帝体制持续了2000多年的时间。伊斯兰教在三个世俗宗教中是出现最晚的一个。 在历史循环往复的早期阶段,这类宗教的特点以哲学为主,但是,在精神上的控制,包括战争就是发展到后期的特点。与佛陀和耶稣相比,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是一个成功的军事领导人,是国家的首脑。在俄国建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府是第三次文明后期的思想的产物。马克思和列宁在其早期政治生涯中都做过报纸的编辑,后来写一些学术性的著作。他们在思考和想象中创造出来的社会,反映了这两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所拥有的独断性、愤世嫉俗以及在知识上的傲慢自大。
事实上,许多职业所需的知识都是某种实用主义气知识,没有人非得要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莎士比亚的戏剧的主题,相反,有些人却必须了解某种商品或系统的技术规格,或者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有何优点。雇用程序分析员,不是因为他们了解电脑的原理和机制,而是因为他们了解UNIX操作系统、超级文本语言、视窗95、JAVA或者其他的电脑软件或语言。相对而言,这种知识不那么光彩夺目。由于商业模式总是换来换去,让学生学习掌握这种知识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知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而且雇主必须按照当前社会对知识的承认程度来支付报酬,这都毫无疑问,但这并不表明,这些知识只能保存在经过特殊训练的熟练工人的头脑中。已有的技术已经可以帮我们把知识存储起来,供有机械操作头脑的人调用,好更快地传播这些知识。现阶段,某些个人暂时拥有这种知识,会获得更好的机会。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人能通过宣称自己拥有某种知识就与众不同,知识已经与人的大脑脱离了。
随着电脑在商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更多的劳动工作知识会被人从头脑中剥离出来,具体化了的知识,会越来越像属于雇主的,尤其是当这些知识是在上班时间获得的情况下。拥有这些知识,就像是使用公司的某种工具一样。
有人会说,如果未来的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这种能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安全感的惟一财产,前景看上去很暗淡。人们如果失去了通过受教育和获得更高等的知识发展自我的能力,他们还剩下什么?他们拥有找到职业的特权。失去了这一点,他们惟一剩下的,就是和企业经营者以及机器的拥有者同样的人性。他们拥有政治权利,可以更改法律和商业制度。与当代的政治思想所不同的是,对于未来,最终的答案是:知识将被当作是人类的公共财产。亨利。福特曾说:“全部所谓的私人的财富不过是公众的储备。我注意到,那些完全为了金钱而工作的人。。。。。。无法保有金钱,除非他们将其用有公众身上。”这一声明代表了有创造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应拥有的态度。当然,无创造力的资本主义所持有的是相反的观点。在这种制度下,企业的经理对雇员和顾客苛刻严厉,但对自己却慷慨大方。除了企业家,律师、医生、教育者、工会会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等诸多人等,都显露出贪婪的本性。
电脑可能会通过改变人的DNA来塑造新型的人类。换言之,人可能会和机器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