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几则古代故事

火烧 2009-10-05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讲述汉明帝拒赐官位、董宣执法不畏权贵的古代故事,展现古代为官清廉与公正,突出廉政精神和历史典故。

几则古代故事  

2009/10/3  

  

爱惜郎官  

汉史纪:明帝时,馆陶公主为子求郎。帝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荀非其人,民受其殃,是以难之。”  

[解]东汉史上记,明帝的汉明帝刘庄,是东汉的第二代君主,作为一个守成的皇帝,他遵奉建武(其父刘秀年号)制度,崇儒重教,尊老敬贤。虽然没做出什么具有开拓性的大业绩,总算兢兢业业,日慎一日,对得住先人。他的胞姐馆陶公主(同为光武皇后阴丽华所生)曾为她的儿子求一郎官,明帝不同意,却“赐钱千万”。事后他对群臣说:“郎官与天上的星宿相对应,若用错了人,那里的老百姓就要受到祸害,所以不给他官。”慎选官吏,是政治清明的关键,郎官在当时的朝廷来说,只是一个中级官吏,汉明帝却如此重视,不肯轻易与人,这是因为他心中有百姓。古往今来的帝王,好官肥缺总先想到自己的亲近,不管胜任与否。而汉明帝于胞姐之子,宁可赐钱千万,而不肯拿官位做人情,诚得“圣人重官爵惜名器(等级、名分)”之意。史称当时“吏得其人,民乐其业”,看来是有根由依据的。而如今的那些认为人情大于法,以权钱作交易的人,读此应为之汗颜。  

赏强项令  

汉史记:光武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匿主家,及主出,以奴骖乘,宣驻车叩马,以刀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格杀之。主还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之,宣叩头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自杀。”即以头击楹,帝令人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帝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京师莫不震栗。  

[解]董宣当洛阳县令的时候,湖阳公主的管家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在了公主家中,所以衙役抓他不得。等到公主要出行的时候,他上了车。董宣在夏门亭等他们,于是拦车并把吗扣了下来。拿刀划着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错,呵斥那人下车,于是把他杀了。公主于是回到皇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大发雷霆,召见董宣,想 杀他。董宣叩头说:“我请求说完这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皇恩浩荡,却放纵奴才杀良民,将怎么使天下的人信服?我不需要 ,请让我自杀。”于是用头去撞门框,血流满面。皇帝让小太监抓住他。让他叩头谢罪,董宣不服从命令,于是被强迫叩头,董宣两手撑住地,终究不肯低头。公主说:“ 。藏逃亡和犯了死罪的人,衙役不敢上门抓人。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严不能作用于一个小小的县令吗?”皇帝笑者说:“天子和百姓不同。”于是医治他,他强项令的名号也传开去了。并得到赏赐的三十万钱,董宣把它都分发给了各个衙役。自此以后打击豪强,没有不使他们害怕的。在京师号称“卧虎”。  

露台惜费  

汉史纪: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值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解]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公认的一位善纳谏的君主,且生活十分简朴。他在位二十三年,极尽节俭,连宫室苑囿也不曾大修,更不用说大兴土木了。一次,他想在骊山上建一露台,先叫工匠做一预算。工匠说需百金。汉文帝听了后说:“百金之费,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了。我建一个露台,就破费十家之产,实在可惜。况且先帝留给我的宫室亭台不为不广。我常恐自己无德,玷辱了先帝,怎么能再耗费财力,修此无益之工呢?”汉文帝自己平时就“身衣弋绨”(粗糙的黑服),其所宠爱的慎夫人也“衣不曳地”(为节省布,不穿曳地的长衣),帷幔上也不刺绣,目的是“示敦朴,为天下先”。其为自己死后所建霸陵,也下令“因其山,不起坟”,陵中所放之随葬物品都是瓦器。汉文帝作为一代帝王,威加四海,又处国泰民安之昌平盛世,财用有余,建一区区露台是算不了什么的。然他就是不肯破百金之费,怕有辱了先帝,乱用了民财。历史上的秦始皇建阿房宫,造骊山墓;宋徽宗修龙江、艮狱,穷万民之财,以满足私欲,又岂有不为民所反之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