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云门禅人:金和尚的特色致富路

火烧 2009-09-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金和尚从佛门出走,凭借商业头脑致富,开创特色致富路,融合佛门与世俗,形成独特佛门山头,展现创新与财富结合之道。

来源:云门禅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unmenchanren 

聊斋中有一则故事——《金和尚》,他是诸城人。年少时,被父亲以数百钱卖在了五莲山寺。由于生性愚钝,不能修学佛法。只好做一些养猪贩羊的事。当他的师父死后,他就席卷了师父的遗产,做起了贩卖牲口的买卖。想不到,他在生意上却有天分,不几年就身家暴富。于是就广置产业,良田千百亩,还广收弟子千人。另外,将田产租赁给穷人,每年按亩交粮。

 

金和尚可谓懂得生活的达人,他的住所:“前有厅事,梁楹节棁,绘金碧,射人眼。堂上几屏,晶光可鉴。又其后为内寝,朱帘绣幕,兰麝充溢喷人。螺钿雕檀为床,床上锦茵褥,褶叠大尺有咫。壁上美人、山水诸名迹,悬粘几无隙处。一声长呼,门外数十人轰应如雷,细缨革靴者皆乌集鹄立,受命皆掩口语,侧耳以听。”

 

他也颇为好客,即使“客仓卒至,十余筵可咄嗟办,肥醴蒸薰,纷纷狼藉如雾霈。”因为从佛门中出来,他还有些顾忌,“不敢公然蓄歌妓”。然而却有另一癖好——断袖之癖,故而养了“狡童十数辈,皆慧黠能媚人,皂纱缠头,唱艳曲,听睹亦颇不恶”,奴仆呼之皆以“爷”;即是乡里之民,或称他为“祖”,为“伯、叔”,不以“师”,不以“上人”,不以禅号称呼。“而其为人,鄙不文,顶趾无雅骨。生平不奉一经持一咒,迹不履寺院,室中亦未尝蓄铙鼓”。   

 

不久金和尚又买了个异姓儿,“延儒师,教帖括业。儿聪慧能文”,之后还考得了“功名”。从此,金和尚安享晚年,儿孙绕膝。从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佛门山头。

 

怪不得蒲松龄说:“此一派也,两宗未有,六祖无传,可谓独辟法门者矣”。

 

即使如此,金和尚却趾高气扬的称:“尓等少见多怪,不懂得佛法创新,不懂得特色。我金和尚,参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谋取个人利益为中心,故有如此之成就,如此之辉煌。虽然我背弃佛祖宗旨,谋得万千财产,美人子孙如云。只要我坚持‘和尚’之名,……。天下众生都还要前来膜拜:‘南无阿弥陀佛’。哈!哈!哈!我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看尔等能奈我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