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评克鲁格曼的《为什么经济学家如此不靠谱》

火烧 2009-09-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克鲁格曼经济学评论,质疑其对经济危机的解释能力,指出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强调市场经济泡沫与分配机制的问题,反思诺贝尔奖的权威性。

评克鲁格曼的《为什么经济学家如此不靠谱》  

   

听婵释禅  

   

看来西方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实在是太廉价了。  

   

克鲁格曼的这篇经济学评论文章,虽然自以为很清高地想做一个“旁观者清”的角色。其实,这也是在埋汰他自己,一个可以获得最近代的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也想一推六二五地独身事外地大脱干系,岂不可笑,那荣誉和奖金不也变得一文不值了吗?你都对经济金融危机没办法,还能指望谁呢?  

   

其实,西方经济学从凯恩斯以后就没有出过什么象点样的“宏观理论经济学家”,其大多数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实证经济学”的中微观层面里而不能自拔,都是徘徊在“中微观”的浩繁艰涩难懂并为少数资本家服务的“模型公式”等的经济学“学技”层面而显示着个人的所谓才华,并以此来扬名立腕和荣华富贵的。

   

可以这样说,凯恩斯和马克思一样,虽然总体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精华、精髓和精神是正确的,但他们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于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来说,还是显得太单薄,太贫穷,更无法“准确合理地解释和正确有效地指导”与他们那个时代不能同日而语的现代宏观经济世界的市场经济运行了。当然,我们是没有任何理由责怪他们的。他们能做的,在他们那个时代已经做得非常之好了,怪只怪所有的后来经济学人是那样的不争气,尤其包括这个被推上荣誉顶峰的克鲁格曼。当他对所有经济学家品评论足和指手画脚的时候,其最先责怪的应该是他自己。你干什么去了?  

   

人类的自私自利、私欲膨胀、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和不择手段等天性,孕育了贪得无厌的“金本位”资本主义和“官本位”封建主义的主流文化,并产生了这些为“资本家和官僚”等少数人服务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理念来指导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封建主义市场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等的运行。  

   

克鲁格曼没有对“市场经济”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不知道他所理解的“市场经济”是个什么东西。如果说西方经济金融危机的挤点泡沫“市场经济”就崩溃了,也是太有点天真了。以听婵释禅对“市场经济”所下定义来理解“市场经济”,金融危机也只是动了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点皮毛,“过剩的市场经济”仍然还是“过剩的市场经济”,但不管是货币也好,还是实物也好,过剩了,各国又没有什么象样的相对公平正义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市场经济规律发挥点作用来适当挤一挤泡沫,也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市场经济即是天堂,也是地狱。虽然会有运行破坏和中断的时候,并为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但不管好坏,“市场经济”还是要好死不如赖活着地运行下去。因为人类还是要活下去的,所以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衣食住行”等的市场经济运行活动,就要不断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天性。崩溃与否的责任,要怪只能怪所有的经济学家无能,和操柄着那些经济学家理论和思想理念的各国政府的依赖性太强。

其实,经济学就是人学,就是所有人在各自不同的国度里需要“和谐稳定共存共处生存和生活”学科。西方经济学通过模型公式等“物化”了经济学,从而把经济学引上了岐途,并与人类的共同追求渐行渐远。当然,克鲁格曼也没有逃脱这样的西方经济学岐途的宿命。这与其是克鲁格曼的悲哀,还不如说是整个世界经济学的悲哀。当人类希望的火炬让马克思等点燃以后,虽然在东方曾燎原了一阵,但很快就被人类的自私自利、私欲膨胀、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和不择手段等邪恶的天性所抛弃了,从而才走入这各种危机丛生的人性邪恶的陷阱。  

   

在谈到经济金融危机的鲜有人预见时,克鲁格曼竟然也是那样的目空无人,可打开互联网,人们就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了,缠中说禅和何新先生在四到六年前就已预见并反复论证唠叨了好几年,这是笔者所亲身经历的过程,难道说只是因为他们的“不知名、不权威和被边缘化”,这事就不存在了吗?看来人类有时太被“名衔”所累,以至误了大事。“兼听则明”,对于自以为是的官僚来说,有时实在是太难了。人类只有经历过这所有痛苦的折腾,才真的会长记性。在各国政府饱受那些所谓的名门正统“这家那奖”精英百般忽悠和摧残后,终于开始讨厌起这帮不学无术之辈了,终于向有如中国那样发出了“问政于民”的对主流精英不屑的怒吼。  

   

 2009年9月18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