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绝望的声音
一个母亲绝望的声音
上菜市场去买菜,顺便看看有没有需要出租的房子。转了一圈后没有看到出租门面的信息,想问一问市场管理部的人员。当走到离他们只有几步路的地方,我停在了一家卖冷冻食品的摊位前,记得原来这里是一家猪肉连锁店。
冷冷清清的门店半开着,即像住处又不太像,门口大红伞下的摊位上放着一些冷冻的食品。一个女人坐在门口悠闲地织着毛衣。看上去根本不是做生意的人,大约有50岁的样子,穿着也不像菜市场一般做生意的,很像机关办公室的公职人员。
我观察了几秒后,随意问起了原来那家卖肉的连锁店。她说她来都有一年多了,那个卖猪肉的经营不下去早已搬走了。问房租是多少?她说一个全部300元。她以为我要做生意,我说我没有能力做,是帮一个公司看看,这家公司需要门店连锁卖猪肉。她说这个菜市场太小,只有早上有人,中午后就闲着了。
也许是女人,或者是年龄差距不是太大,我们又生意聊到别的。我随意问了一句,“你孩子工作了吗?”她面无表情地说,16岁了,既没有上学也没有做工作,初中毕业就天天上网吧玩游戏。我说,为何不想想办法让他跟着学习经商?她说儿子告诉她“他还在属于未成年人,不属于劳动资源。”对于学习,她的儿子这样对付她“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及早加入黑社会,有钱有势有地位,晚上还有小姐陪睡。”
她的儿子一个月要用2000元,夜里到网吧玩游戏,白天回来睡觉。不给儿子钱又怕真的去跟黑社会,给这么多钱,现在的生意已经无力支付,只有动用原来积攒的一点点雁门关老钱。有的时候真相跳楼……
还是没有一个顾客来买她的食品,我忘记了自己的目的,而站在她的摊位旁听她绝望的倾诉,时不时地劝她想开点。同时想尽量找一个离开的理由。因为再听下去,我的心会更加的痛,或许还要陪着她流泪。
对于这样的一个女人,对于这样的一个母亲,我真的无法安慰。丈夫内退后天天守着麻将桌,儿子天天上网玩游戏。如果换作我,怕是早就崩溃了。人家说,没有丈夫的肩膀做依靠还有儿子的风筝做希望,可对于这么一个女人,希望在哪里?依靠在哪里?奋斗的目标又在哪里?当一样都找不到的时候,跳楼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听过许许多多的母亲诉说他们的孩子是如何的伤透脑筋,如何如何的不懂事,但从来没有听到还有亨着“黑社会”流行歌对付母亲的事,今天真的是有一次震惊了。这也许是我太封闭的缘故,也许是太大惊小怪了?
从前不久的小学生的理想是长大了当贪官到小学生给县委书记举报黑社会,再到加入黑社会的流行歌曲,当今的中国真的是很开放了。只是,这种可种开放的后面隐藏着太多的不和谐,应藏着太多的危机。“贪官”成了社会价值的标杆,“黑社会组织”成了青少年加入的目标。
权力腐败、社会价值被颠覆、文化道德乌烟瘴气,金钱使得一切美好的价值尺度,党纪国法化为心中的泡影。可高高在上的各种改革家还在想当然地出主意给中央领导层进行所谓的改革,借改革获取部门利益的诸多好处。真正需要改革的却迟迟不见行动,比如打黑除恶,比如司法腐败,比如官员财产申报,比如高房价……
重庆打黑除恶进入深水区,薄熙来的重拳还会继续。可全国各地的呢?仅仅就是停留在找几个替罪羊给中央交待?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当现实的教科书比书包里的教科书还要精彩还要感人时,书包里的教科书就只不过是成了考试的工具,其他的还有多少作用和意义?
网络游戏难道就不能够开发得可以提升人文素质吗?流行歌曲难道就不能退出既有时代感的能够引起青少年积极进取的吗?贪官的种种危害就不能够大刀阔斧地进行手术吗?在各行各业大力鼓吹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时,童言无忌,青少年的歧途又告诉了成人什么?
“家”要像家,“国”要像国。看看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有哪一样不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成长?作为万物之灵的人,难道就不会抬头看看天,低头思思地?在天与地之间,人类的活动是否有利益自己的生存?一个个小家庭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是关于国家与人民的两个最重要的关系描述。
任何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都不能孤立地进行,想当然地试验。而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孤立地进行,失衡地发展所累积的各种社会问题不仅需要中央的大力反腐和清理,而且需要痛定思痛,尽量避免未来再继续堆积相关的问题。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