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捧“小沈阳”是一种畸形的社会文化变态
本来是计划半个月内不再写讽刺文章了,我不想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这个家伙光会讽刺别人。
但是,不少的日子了,追捧“小沈阳”的现象却令我又不得不拿起笔来,对这个令人厌恶的庸俗行为进行一下剖析,让大家的眼睛明亮一些,也替大家出出气。我文章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把人民群众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说出来,解解心头之忿。
咱们不说“小沈阳”的不是,这孩子是为了混饭吃,一个男子汉能演绎成一个半男不女的脚色,也是很不容易的。梅兰芳不是也靠男扮女装出了名吗?还被有些人们尊为特级大师。人生一世,谁不想在社会上露个脸,出人头地。多挣点银子。问题是他的这种庸俗化表演,为什么引起了网上和社会上那么多无聊的人们的关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充分说明了这个社会的文化是在一种畸形的变态的不正常的状态下运行的。
“小沈阳”能和赵本山相比吗?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赵本山是凭着自己雄厚的生活基础和卓越的表演才能登上小品舞台的,他起初的表演,生活气息浓厚。展现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才受到了大家的喜欢。我之所以讽刺他,是痛惜他,是因为他逐渐脱离了人民的生活,向媚俗的方向发展起来。他过去辉煌并不能说明现在也辉煌。但是他的潜质还在、本事还在,只不过是颜色褪了,如果他能够改变自己的思想趋向的话,还会东山再起。因为目前的情况下,在小品表演艺术方面。还没有谁能超过他。
让我们回忆一下在那些激情年代里,我们都崇拜的是什么?
是甘愿为人民洒热血,抛头颅的革命英雄,是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勇于牺牲自己的一切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如今的这种社会文化现象,都是那帮文化界的所谓“精英”们给闹腾的,这是社会的悲哀,是那些文化界名流们的悲哀,也是我们那些没有脑筋、不问青红皂白喜欢追星的那些极端崇拜“明星”的少数人的悲哀。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于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进步文艺,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风尚,这是古今往来人们赞扬进步文艺,呼唤文艺的根本原因。”
请问我们的那些文化界的名流大师们,现在的这种追捧畸形变态文化的社会现象是属于什么文化呢?是属于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吗?是属于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吗?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吗?
不是,绝对不是。他们根本没有把中央领导的正确指示放在心里,没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没有把健康向上的文学作品放在眼里。而是热衷于搞歌颂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那一套。这就是造成当今的变态文化的肆意横行。革命的先进的文艺没有市场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有思想、有头脑的善良正直的人们不要卷到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中去。心中必须有自己的是非辨别标准。知道什么是好的、健康向上的东西,什么是坏的、低级无聊的东西。也热切希望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们,能听从胡总书记的号召,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创作出属于时代的,无愧于人民的优秀艺术作品来。不要让那些庸俗的东西充斥在我们共产党的文化舞台和社会主义文艺阵地,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真正的大繁荣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