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仰望大宋

火烧 2009-08-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仰望大宋》展开,探讨北宋与南宋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影响,分析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作用,结合个人视角与历史事件,展现大宋朝的辉煌与变迁。


    本想写写《仰望藏南》、《仰望钓鱼岛》、《仰望南海诸岛》什么的,可有点拿捏不准这里用“仰望”是否合适。虽然在汉语语境了,因为藏南、钓鱼岛、南海等地虽然是中国的,可对一般的中国人讲,又实在是“可望而不及”,用“仰望”似无不可。可藏南、钓鱼岛、南海诸岛什么的,毕竟是脚下之物,担心在这里用“仰望”会惹得那些学富五车一肚子道德文章的人讥笑:一个国家仅仅有关心脚下的这片土地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国家要有希望,总要有些……

    笔者虽然不学无术,除了上网就是看电视剧,实在是有点不堪造就。不要说在那些学富五车的才子眼里,就在一些才子眼中都不入流的网友的眼里,本人也属“朽木不可雕”之列。但好在奉承自己的人从来就不曾有过,骂自己不识时务的倒颇有几个,有道是“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自己还是可以写点自己的东西,鼓吹一点“个论”的。可正是这看电视剧的爱好或曰嗜好,让俺灵光一闪,什么?《历史的天空》!

    呵呵,俺就来写写《仰望历史》吧!

    唉,《仰望历史》,太虚!

    那就写写《仰望强汉》、《仰望盛唐》、《仰望大明》什么的。喔,不好,这三者都曾对外用兵,你看,强汉马踏匈奴、盛唐北逐突厥、大明东击倭寇,都属消耗“GDP”的不入流之辈,那经济肯定濒于崩溃的边缘,不望也罢!

    啊,“GDP”!那辉煌的“GDP”,那无与伦比的GDP”,你可就是俺魂牵梦绕的大宋朝!

    有了,俺就《仰望大宋》!

    唉,这大宋朝怎么又分什么北宋、南宋?

    奇哉怪也!

    有什么可奇怪的?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盛赞的强汉不是也有西汉、东汉之别吗?

    有理,唉,又不太对,这西汉、东汉,虽说名称有别,可前后的疆域前后的威风那可是一样的,别的不说,就是到了东汉末年,那一个曹丞相都可以远征匈奴,将之彻底灭掉,你北宋、南宋可曾如此?

    “狭隘”就是“狭隘”,目光之短浅,岂可以道理计,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什么你的我的,下面且听俺叙叙那北、南两宋。

    话说那大宋朝(北)的开国皇帝送太祖赵匡胤,委实是大宋朝长治久安的高明的设计师,高明在何处呢?有个典故,大家也许知道,就是那个“杯酒释兵权”,用现在的话通俗地讲,就是我给你美酒你给我兵权,或者说,我可以用兵权换你的美酒,有网友可能会窃笑,这不就是典型的鼓动武将经商嘛。难得的是,这送太祖虽是武将出身,却并不护犊子,而是正因其是武将出身,所以洞察武将的嚣张,对武将们动辄要杀敌的杀气甚为不屑,发出圣旨曰:尔等要忍耐!这送太祖还是有点担心这圣旨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若自己哪天驾鹤西去,这军队要是妄动惹恼四邻怎么办?有了,有道是最毒莫过诛心,要大兴“崇文抑武”之风。俺就再下道圣旨:俺大送朝是文明之邦,既要吃好穿好又要人人会吟诗作对,当然,这吟诗作对,归根到底还是秀才的事。俺大送朝要大兴八股之风、进修之风(后来南宋时终于出了一位著名的赴金进修的名士秦相公,这是后话),在俺大送朝,秀才最光荣,武将嘛,有它不多无它不少,能给俺看家护院就行了!有心腹之人,如赵普之辈,就是那个只讲半部《论语》的那位,也就是“真话不说全”的那位,私下询问送太祖:圣上,如今天下似乎并不太平,万一夷狄之辈兴师前来,奈何?送太祖曰:彼夷狄之辈,略施小恩小惠可也,大宋物产丰富,就送它几匹布也没什么!

    这送太祖真是圣人治世,一人而为万世师!

    这大宋朝在送太祖的一切以“GDP”为纲的圣人之论指导下,“GDP”一日千里,惹得北辽、西夏垂涎欲滴,纷纷兴师“观光”。这大宋的君臣恪守送太祖的教诲,但有“观光”者,均送精美布匹若干,谓之“助饷”,通俗讲就是这夷狄之辈虽然喜欢动用武力这伊那伊地四处征伐,可居然军费欠缺,可大宋最不缺就是“GDP”,就送点给他们。据说,大宋的义举曾经感动了北辽的一位君主,此人曾经涕泗横流地说:宋,兄弟之邦也!据说,此话传回大宋,大宋那是家家张灯结彩,举国欢庆,“辽宋一家”,“辽宋共治”的呼声更是声震九霄!大宋朝的那些文人更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大辽,岂可用夷狄称之,大辽,文明的中心,自由的殿堂,我辈可有此度量?可有此气魄?

    斗转星移,倏忽而至南宋。

    这北宋“GDP”如此辉煌,何以有南宋产生?

    原来,那北辽被北金取而代之,那北金承辽之策,屡次来大宋“观光”,这大宋朝甚感荣幸。后来,有那聪慧的文人出来指点江山:这北金屡次“观光”,当在“布匹”尔,与其我等筹而送之,何如让彼来此地自筹乎?我等可前往江南温柔之乡,以观风光何如?据说,那杭州的风景,远在汴州之上,当然,有愿意前往北国观赏雪景者悉听尊便!鼓掌,几乎是全体通过,真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啊!

    如此,北宋君臣“泥马渡江”来到杭州,后世史家,仿西汉、东汉事,遂将这大宋改称南宋。也有好事者,说到,不可不可,那西汉、东汉,一都长安、一都洛阳,如此而已。而今两宋,虽说一都汴梁、一都杭州,可南迁之后,失地颇多,两者所辖之地差之何止千里,当称此宋为“小宋”。当然,此等只关注脚下土地的鼠目寸光之论,自然被当时的朝臣们痛加批驳:天天普世,彼等竟愚顽至此!同一片土地,大宋治理,是那片土地,北金治理,还是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何曾消失过?何来“失地”之说?况且,北金,“父叔”之邦也,我等“子侄”之辈,拜见“父叔”,不备薄礼可乎?一番鸿篇大论,将只关注脚下土地的鼠目寸光之辈轰出了庙堂。

    这南宋,或曰小宋,本来是“萧规曹随”,行的还是送太祖那一套祖制,本没有什么好说的。颇值一说的就是那位赴金进修的相公秦桧。

    这秦桧,端的一表人才,更兼外表俊朗!尝自夸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共占一斗!

    此公行事,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此公尝与北金会商,让小宋皇帝赵构称北金之主为“叔”,约为“叔侄之邦”。没成想此约竟连一贯跟随秦相公的朝臣也加以非议,说什么祖上也没有对北辽称臣,而是约为兄弟之邦的。这番话惹急了这位相公,怒曰:赵构,尚且曰可,尔等竟敢拿祖宗来恐吓我吗?我难道是被吓大的吗?一番话摆平了群僚。鼓掌,通过。从此北金与小宋约为“叔侄之邦”。据说,那位秦相公还代那位宋高宗跪接北金皇帝的诏书呢。至于这究竟是野史还是正史留待胡适的门人去考证吧,最好请他们一并考证一下小宋的“GDP”的年均增长率,最好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位数。

    ……

    后来,后来嘛,后来不就是蒙元自己来“筹集”“布匹”了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