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各派别在今天的分化
大体上,参与文革的群众可分为造反派和保守派(保皇派),至于干部,即当时被普遍打倒和夺权的“走资派”,因为他们本来是国家和各级党政的当权者,不是文革出现的派别,可以看成特殊派别。
1976年党中央在“5.16通知”中明确指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但是在五十多天里,当时主持工作的LD二人违背中央的决议,向各大专院校派去了工作组。工作组完全按照五七年打右派的模式,在教师和学生中大抓“右派”、“小右派”、“三家村黑帮”、“反党分子”等等,制造白色恐怖。据有关资料,在不足五十天里,北京各大专院校就有一万多教师被打成反革命、黑帮等,在学生里面打了三千多反革命。当时还没有造反派,所有的只是追随工作组的保皇派。保皇派里面多以根子正牌子硬的干部子女为主体。
造反派实际是在工作组撤销之后出现的一个派别。这一派别里面好多是在五十天白色恐怖中挨整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毛泽东的支持下,这一群体逐渐发展壮大,直到1967年初夺权,取得文革阶段性胜利。但是这些人好景不长,在“二月逆流”中,他们又一次受到打击,有的进了监狱。而通过反逆流他们才得到解放。此后这部分人有的被结合到新生政权革命委员会里面。但是当时的支左部队大都思想保守,代替了原来的“走资派”,支持一部分带有保守思潮的人反对思想激进的人,这便形成了新的保守派和造反派。两派的斗争,其实质是运动初期造反派跟工作组,跟“走资派”、保守派斗争的继续。在这一斗争中,作为少数派的新造反派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他们在1968年的清理阶级队伍中被说成牛鬼社会神代理人,在1970年的“一打三反”和稍后的清查“5.16”运动中,受到到致命的打击,大批造反派遭到逮捕、判刑,甚至屠杀。当时革命委员会大都控制在地方部队手中,他们是利用专政机关整造反派的,因此相当残酷。
林彪倒台,批林批孔期间,毛主席看到造反派的悲惨命运,试图“补台”,提出对造反派要“高抬贵手”,参与领导班子。但这时造反派已经溃不成军,元气大伤。不久邓小平上台,补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虽然造反派也有参加的,但那已经是不分什么派别的群众运动了。
造反派可以说只是昙花一现,根本就没有像样地掌过权。然而在1977年的大清查运动中,这些已经碰得头破血流的造反派,又一次遭受了灭顶之灾。HGF本身是造反派扶起来的当权派,但是他对造反派的镇压最无情。到底在全国逮捕了多少,杀了多少,由于没有哪个合法机关出面进行调查,很难得到确切数字。后来连最反动的历史反革命都平反了,连地主富农都成了好人,一些人也以祖辈是贵族而自豪,但是惟独这些跟随毛主席革命的造反派却成了永远的丑角。直到今天,有人还是这么看。
右派精英在控诉文革的时候,往往谈到文革大屠杀问题,说那是造反派搞的,这其实是栽赃陷害。在一系列大屠杀中,造反派其实都是被镇压的对象。屠杀者往往是那些虽然打着革命的旗号但却反对整党内走资派的人。这些人始终未能理解党中央文件中提出的“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句话,所以一直矛头对下,或者打死老虎,或者打击平民造反派。
打倒XXX以后,随着DXP、赵紫阳之类文革受过冲击的党政干部的上台,毛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思想也就退出意识领域,而代之以阶级斗争熄灭轮。这时候,由于当局调整了各项政策,就使得文革期间各派别发生了变化。
首先说造反派。这一派别总体看是拥护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并坚决造党内走资派的反的。因此这些人在文革结束后受到最后的清洗是必然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在运动初期因为挨整而造反的。其中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DXP上台后迅速地向右转,成了DXP路线的支持者,例如季羡林等。他们造反是出于本能。但是当邓小平将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到工农以上的时候,他们便立刻觉察到邓的思想路线最能代表他们。因此他们就成了积极推进资改的精英学者。第二种情况是,少数造反派由于复杂的原因,在大清查中并没有受到伤害,而且在三制改革中进了领导班子,当了权贵,也就是今天的走资派。有的没有当官,但向右转了,例如徐友渔,已经成了精英人物。但也有不少原来的观点没有多大变化,例如老田,今天是典型的左派。第三种情况,也由于复杂的原因,一些人虽然受到清查甚至被捕入狱,但是后来获得自由,经过刻苦努力,找到工作,而且在改革开放中受益。这些人有的已经改变了原来的观点,向右转了;有的还是坚持原来的左派观点;有的曾经向右转过今天又走到左派一边来了。第四种情况是,一些在清查中遭到逮捕,被判刑,出狱后找不到工作,于是利用当时的政策,走上个体创业的道路,有的今天已经成了富翁,例如早期的蒯大富、季大斌,后期造反派张铁生等。这些人的政治观点应该说比较复杂的,一方面还存有文革情结,一方面经济地位的变化又使他们同意DXP的某些政策。当然文革造反派大量的还是被镇压了,其中活下来的也失去信心,失去信念,浑浑噩噩,苟且偷生。他们即使有观点也不再有什么表现,对政治持麻木不仁的态度。
文革期间的保守派(保皇派)。这些人在当年把文革只是理解为文革是整地富反坏右和牛鬼蛇神的,而对于“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句要害的话不甚理解。因此他们在文革中对于整党内走资派是抵制的,或者只愿意整干部中被他们认为的反革命分子。他们在当时是跟造反派势不两立的。在运动初期的五十天白色恐怖中,在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清查“5.16”,他们是积极分子。在打倒四人帮以后的大清查中,他们也没有受到打击。但这些人改革开放后也有了很大的分化。有一些保守派头头,在改革开放中是受益者,例如一些干部子女,他们在其父母恢复了昔日的地位之后,自己地位迅速上升,进入到官场、商场,而且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富豪。不用说,他们的政治态度也是精英观点。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改革开放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甚至让他们下了岗,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依据。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中觉悟到文革是对的,毛主席的论断“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是正确的,造反派造党内走资派的反也是对的。他们不再非难文革时期的造反派了。最明显的就是当年一些大企业的工人,例如武汉百万雄狮里面的大量工人。工人地位的下滑,使他们觉悟了。他们从自己的痛苦经历中体会到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这些人里面思想深刻的就成了今天的左派。
这里还需要提一提当权派。当权派在文革初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是事实。但是时间不久他们就站起来了。在毛主席的教育下,他们一些人当时就认识到文革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因此他们早就站到无产阶级左派一边了。但是这批具有马列主义水平的干部,在大清查中被当成了向四人帮卖身投靠的人,因此受到无情的清洗,甚至被逮捕判刑。我县的县委书记就是在大清查中被整死的。郑州的好多省级干部也是这样的遭遇,而且至今没有落实政策,老无所养。
打倒XXX以后,大量的干部官复原职,甚至得到擢升。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同意邓小平的路线,其中最坚决的当属赵紫阳、胡耀邦、万里等。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改革弊病越来越明显,那些当初追随D的干部渐渐觉悟到资改路线的荒谬,因此一些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尽管在文革中也受到了冲击,但还是转到左派一边来。今天形成的以乌有之乡为代表的左派和以炎黄春秋为代表的右派已经阵线分明。炎黄春秋的一些老干部从自己的个人恩怨出发,反毛反文革,今天已经走到工人阶级的对立面。
历史是发展的,一切都在变化,人的地位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不能过于计较哪一个人在过去是什么派别观点,而应该着眼于今天。左右之划分也不是根据历史,而是根据他在今天的观点和表现。在今天,我认为,一切爱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站在人民一边反对官僚资产阶级,反对将中国拖向资本主义的忧国忧民的志士应当视为左派;反之,不管他说的多么好听,都是右派。
2009-8-12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