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当“严肃处理”一次次成为“滑稽小品”时,什么在失去?

火烧 2009-08-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严肃处理被演变为滑稽小品,反映权力滥用与利益链条问题,引发公众对政府形象和社会信任的担忧。

当“严肃处理”一次次成为“滑稽小品”时,什么在失去?  

   

时下的中国本来是一个炎炎盛夏,却多少有点进入秋天的感觉,麻烦事一桩接着一桩频繁地进入人们的五官,着实让人感到应接不暇。  

本来比较平常的小事,经过媒体放大后立马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引来无数议论,当权者如果能正常依法依规正确处理,事件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化为乌有。但是,每每遇到一桩桩吸引人民眼球的事件的时候,当权者往往喜欢不按牌理出牌,一个个当权者仿佛热衷于当戏剧导演一样,把本来简单的事弄成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的事件,刻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放大自己的身影。也许是咱们的当权人不太愿意默默无闻的缘故吧。  

当然象“绵羊天使~曾轶可”这样的娱乐人物,本来就需要炒作,没有了滑稽的元素自然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轰动效应,所以娱乐中人的炒作目的就是“造星”。这样的行为为社会广泛接受和欢迎。  

但是,作为“社会公共事件”的当权人的各级党委、政府、地方官员在今年这个炎炎盛夏中,仿佛再也忍受不住寂寞一样,纷纷把自己连同自己手中握着的政府、党委的权力一起带着加入了社会娱乐版的头条新闻中,把对“社会公共事件”的“严肃处理”演化一场场的“滑稽小品”演出。  

从“躲猫猫”开始,人们再不用去看赵本山、小沈阳们的表演,每天只需要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连上网络就可以看到无数的裹挟着权力的“滑稽小品”的演出:“石首的秋后算账”、“邓玉娇事件相关人员的严肃处理”、“上海楼脆脆事件的严肃处理”、“重庆假民族身份事件的严肃处理”、“欺实马事件的严肃处理”、“被就业事件的严肃处理”、“开胸验肺事件的严肃处理”……。难道不是一场场“滑稽小品”的精彩表演?  

当然,表演者裹挟着权力进行演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总有一种无所谓的感觉,但是作为观众的社会大众在欣赏这样的表演时多少是带着伤心、痛楚、无奈、愤怒的心情被迫充当观众的。  

人民不禁要问,为什么咱们的权力拥有者可以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纪律、规定不顾,凭着手中的权力肆意妄为呢?他们这样滑稽的表演下去,损害的是什么?  

老百姓明白的事,为什么当权者糊涂,如此拙劣的表演为什么能一再出现,难道这个国家没有人管?  

其实所有的一切拙劣表演的背后隐藏的多少是权力拥有者和被“严肃处理”者之间的利益链条,如果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纪律、规定进行处理,权力拥有者自身就会连同被处理者一起陷入漩涡,最后自己也要倒霉,所以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严肃处理”才会出现。  

但是,社会大众不是愚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权者再怎样掩盖事实、敷衍了事,大众只会把这样的所谓“严肃处理”当作“滑稽小品”看待。  

当然当权者自己的权力是保住了,但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被丢失了,中国的社会公信力为什么在每况愈下,就是因为在咱们的权力部门拥有无数的滑稽权力拥有者,一再表演“滑稽小品”的缘故。  

中国的危机在哪里,就在一个个把党和政府、权力机关当作表演“滑稽小品”的舞台的权力拥有者手中。  

再不改变这样一种可怕的局面,中国危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